(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转自: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本报记者 仇兆燕
近期,美国纳斯达克指数单周下挫超过3%,以英伟达为代表的AI龙头企业市值普遍回落。一时间,关于“AI概念估值是否过度膨胀”的讨论再度升温。在近日举办的太湖世界文化论坛钱塘对话上,多位与会专家就“AI投资是否出现泡沫”等议题展开探讨。专家普遍认为,人工智能的应用发展具有“双刃剑”属性,应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对人工智能投资进行系统性考量。
人工智能应用是一把“双刃剑”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迈克尔·斯宾塞在分析美国经济时指出,美国股市已显现某种“狂热”迹象,这主要源于数字领域尤其是人工智能所激发的投资热情。“整个市场正大规模投入AI模型研发与量子计算领域,同时积极建设数据中心及配套电力设施。随着电力需求持续攀升,未来发电能力的投资预计还将扩大。我认为当前市场已存在一定泡沫。”他说。
斯宾塞将这种“疯狂”归因于一个现实逻辑:“投资不足所付出的代价远高于投资过度带来的成本。”以美国科技巨头为例,一旦在竞争中落后,且差距持续拉大,就可能面临被淘汰的命运。因此,各方纷纷加大投入,其中不乏过度投资现象。这导致标普500指数超过30%的市值集中在前七大科技公司。
在被问及AI领域大规模投资是否会引发泡沫风险时,斯宾塞提出了“理性泡沫”这一概念。他解释道:“硅谷流传着一种普遍观点——人们往往高估重大技术突破的短期影响,而低估其长期影响。”
斯宾塞进一步指出,站在谷歌、微软、Meta或亚马逊等企业的立场,因落后而跌至行业第三所带来的损失远大于因过度投资或效率低下所造成的成本。因此,这些企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投资,形成一股投资浪潮,并带动金融市场持续跟进。他认为,这种投资行为并非不理性,其逻辑在于:一旦在竞争中被淘汰,企业将付出比当前投资高得多的代价。
结合全球趋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原副院长蔡昉指出,当前全球正掀起一股人工智能投资热潮。据美国经济学家预测,美国今年超过90%的GDP增长来自AI相关投资。他表示,历史上所有颠覆性技术周期都伴随着巨大的投资泡沫,有科技革命就难以避免泡沫的存在。“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认为,AI存在产业泡沫与金融泡沫两种泡沫,这种分类具有一定意义。”蔡昉强调,人工智能是一种“创造性的破坏”,有创新就必然伴随破坏,关键在于如何引导。
构建“智能向善”的中国路径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指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突破,人工智能作为核心驱动力,正引发各领域的深刻变革与创新。“要把握主动权,就必须加强原始创新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他强调,中国需着力实现三大转变:从跟跑转向领跑,目前国内在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已取得突破,未来应在更多战略性领域增强非对称反制能力;从终端产品创新转向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着力攻克零部件、基础材料、基础软件等“卡脖子”环节;从鼓励集成创新转向鼓励原始创新,强化基础研究,发挥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作用。
王一鸣还指出,从科学研究到大规模产业化,中间需跨越多个“死亡之谷”,创新主体往往难以独自承担全部风险,因此需要建立风险分散与转移机制,实现风险在各参与主体间的合理分担。他表示,科技、产业与金融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无论是科技创新还是产业创新,都离不开金融特别是资本市场的支持。金融可以在创新投入、风险降低与效率提升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AI必将为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带来巨大机遇。”浙江大学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潘士远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机遇表示认同。他进一步指出,企业可利用AI技术对供应链、生产、运营、管理、销售等环节进行全面优化,实现降本增效,创造更大价值。但他同时提醒:“由于机器人不消费,AI赋能产业升级可能带来社会消费不足的问题,这需要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面对人工智能日益凸显的“双刃剑”效应,中国专家提出,应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对人工智能投资进行系统思考。蔡昉指出,我们难以简单选择遏制革命或鼓励泡沫。对中国而言,最大优势在于庞大的应用市场和丰富的应用场景,但在应用过程中,“双刃剑”效应也将充分显现。要实现“智能向善”,就必须让人工智能在全流程、各环节精准对标高质量发展目标,具体可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大维度协同推进。
在谈到人工智能如何推动供给侧与需求侧改革时,蔡昉提出三点建议:一是通过制度建设平衡AI的创造性与破坏性,使创造性大于破坏性;二是完善制度设计,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养”;三是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释放需求侧红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