栋察楼盘
东北味成今冬洗浴消费新亮点
连日来的降温,让沈阳有了北方冬日的模样,也随之带来一波洗浴消费的热潮。加之今冬沐浴休闲消费季启幕,让“沐浴经济”冲上沈城市民今冬休闲消费榜“C位”。11月18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经过几年的火热发展,今冬沈城沐浴休闲消费市场呈现出诸多新特点。
“美食”成洗浴中心重要标签
随着沈城冬季沐浴消费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各大洗浴中心都在寻求新亮点吸引更多消费者。走访中记者了解到,今冬沈城各大洗浴中心可谓“美味缤纷”,从过去仅提供一些简餐,到如今粤菜、川菜、湘菜、韩餐等各式餐饮轮番登场,让来洗浴的消费者仿佛置身美食天堂。还有的洗浴中心专门从全国各地聘请专业大厨、烹饪大赛获奖者等制作各地特色美食,以此为宣传“爆点”吸引沈城及全国各地消费者。“美食”已成为今冬沈城洗浴中心人气高、口碑佳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标签。
随着洗浴餐饮的兴起,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在享受泡澡的同时大快朵颐。消费者对洗浴的热情,从单纯的清洁需求转向“吃喝玩乐一体化”的沉浸式消费,洗浴场所变身“美食+社交”的超级综合体。
洗浴中心“情绪装备”频上新
无论是加班后的深夜,还是出差转车的清晨,“洗浴+宵夜+过夜”的组合,都是“00后”刘新和他的好朋友们的最佳选择。“最近每次大夜班后,我都会去洗浴中心,舒舒服服泡个澡,再钻进单身胶囊舱睡一觉,全身紧绷的神经都放松了,那感觉可真爽!”刘新笑着说。
这一代年轻人是“感觉型”消费者,他们买的不仅是服务,更是服务所带来的情绪价值和社交货币。洗浴,恰好提供了这样一个完美的“容器”。有调研显示,如今新场景类洗浴业态的市场份额在不断攀升,远超传统澡堂。这背后,是人们生活方式的重构。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把洗澡当作功能性需求,而是一种休闲、社交、情绪疗愈的新方式。沈城的各大洗浴中心,也正抓住了年轻人这样的消费心理,频频上新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情绪价值的各种新设备,单人胶囊舱、静音躺椅、树洞包间、家庭聚会榻榻米……形式多样的休闲区域,为消费者提供了满满的情绪价值。
采访中相关专家告诉记者,纵观全国洗浴行业趋势,从早期“北搓澡、南汤泉”区域特色各自主导,到逐步创新业态融入餐饮等基础休闲项目,如今的洗浴中心已成为一站式综合休闲场所。年轻群体社交聚会、异地游客过夜住宿等新场景快速崛起,推动行业形成全国洗浴大发展态势。
今冬沈阳洗浴奉上“东北特色大餐”
伴随冬季来临,东北地区正式进入洗浴旺季。这个冬季,沈城5000平方米以上的沐浴经营主体将达到55家,为沈阳吸引游客、拉动冬季消费注入新活力。
日前,沈阳第二届沐浴休闲消费季启幕,40余家大型沐浴企业策划推出10余种特色套餐以及系列主题促销和互动体验活动。全市各大特色洗浴中心也将推出一系列“沐浴+餐饮”“沐浴+康养”“沐浴+亲子”“沐浴+休闲”的消费新场景,打造一站式休闲社交空间。让八方来客深度体验沈阳沐浴文化的独特魅力,持续点燃冬季沐浴消费热情。
与此同时,今冬沐浴休闲消费季期间,各大洗浴中心还将奉上丰富多彩的“东北元素”,有冰糖葫芦、冻柿子、冻秋梨、东北酸菜血肠等各式体现东北特色的美食,还增加了各式东北老字号特产的供给。让冬季来沈的外地游客体验极具东北特色的文旅元素,已成为如今沈城洗浴中心提升服务品质的一种新趋势。(来源:沈阳日报)
沈阳人工智能中心发布三年规划
11月18日上午,沈阳人工智能中心发展三年规划暨战略合作发布会在和平湾数字经济总部基地举行。
据了解,和平区以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化运作模式聚焦算力、算法、数据核心要素,成功引育阿里达摩院分院、商本大数据平台等优质项目,构建起完善的产业生态。今年10月,和平湾数字经济总部基地一期提前10个月竣工,总算力达1012P的沈阳人工智能中心同步启用,为产业发展筑牢算力底座。作为连续四年入选赛迪全国创新百强区的城区,和平区将以“人工智能+”行动为抓手,推动技术与产业、政务、文化、民生、治理深度融合,助力沈阳争创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
会上,沈阳人工智能中心首席运营官韩少野详细解读了《沈阳人工智能中心发展三年规划》。规划明确“三步区域扩张+三级营收增长+三轮基石融资”的市场拓展策略,将以算力基础设施为支撑,重点深耕政务、医疗、交通、人才培养等关键领域,构建开放协同的产业生态,助力沈阳打造东北地区人工智能创新高地,为辽宁全面振兴注入智能动能。
战略合作签约环节成为发布会亮点。中心首批与美高域集团、迈富时集团、阿里云、中信泰富等战略投资人达成合作,随后又与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中数(北京)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辽宁省数据局、武汉大学、中国计算机学会等机构,就算力运营、AI+数据、AI+医疗、AI+交通以及人才培养等领域签署合作协议,构建起资金、技术、应用、人才全方位协同体系。中数(北京)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阿里云、迈富时集团、武汉大学等签约代表在发言中一致认为,本次合作将通过资源互补与产学研协同,推动人工智能技术高效赋能实体经济与社会治理。
在与会嘉宾共同见证下,沈阳人工智能中心三年发展规划正式启动,标志着区域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按下“加速键”。此次发布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明确了中心的发展路径与目标,更通过多方战略合作,为辽沈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来源:沈阳日报)
中信银行沈阳分行长白岛私行中心盛大开业
恰逢成立三十周年的重要节点,中信银行沈阳分行再添服务新地标——沈阳首家长白岛私人银行中心盛大开业。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该行私人银行服务迈入“人-家-企-社”综合服务的全新阶段,以“专业团队+定制服务+特色空间” 三重优势,为辽宁高净值客户带来超越传统财富管理的尊贵体验,为东北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三十载深耕 规模与专业双突破
自扎根辽宁以来,中信银行沈阳分行聚焦打造有温度的财富管理银行,紧跟区域经济发展,依托总行资源持续为高净值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当前私人银行管理资产规模迈过200亿元新台阶,实现跨越式增长。私行大单品稳步推进,全权委托、家族信托业务规模双双突破10亿元,累计服务超百名超高净值客户家庭。
服务升级 特色空间 + 全维生态
长白岛私行中心践行“用信念守护传承的温度”,打造特色空间与全维生态,聚焦私行核心服务需求。以“人生四喜”为主题的洽谈室温馨雅致,独立的活动室、会议室将定期举办各类私享活动,搭建交流平台。
专业护航 “1+1+N”团队筑牢根基
长白岛私行中心配备“1+1+N”专业化团队——以私行客户经理为首席服务官,联动投资顾问提供专业资产配置建议,同时整合税务师、律师等法税专业团队、中信私行专属钻石团队及其他跨领域人才协同支持,实现“7×24小时”响应+“0时差”对接。客户纷纷表示,这种“懂金融、懂家庭、懂需求”的模式,真正解决了个人与家庭财富管理的核心痛点问题。
展望未来 续写三十载服务新篇
站在双重起点,未来中信银行沈阳分行将以该中心为支点,深化“金融+文化+产业+公益”融合,持续提升私人银行服务能力,升级特色空间与私享活动体验,让长白岛私行中心成为该行服务辽沈高净值客户、助力区域金融发展的全新引擎。(来源:沈阳晚报)
我省打造玩冰戏雪新场景满足多层次需求
统筹系列省级特色冰雪主题活动、配套“1+N”亮点冰雪活动、创新冰雪旅游场景、丰富城乡便民冰雪游乐空间……一系列促进冰雪旅游提质升级的举措,将让广大游客在辽宁畅玩冰雪、花式过冬。
抢抓冰雪季、备战“十五冬”,省文化和旅游厅日前推出2025年至2026年冰雪季系列举措,以大众冰雪为核心,积极构建“冰雪+”“+冰雪”等玩冰戏雪多元业态和场景体系,加快推动“冷资源”变成“热产业”,力争这个冰雪季实现全省接待游客人次同比增长15%,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增长13%。
省文化和旅游厅将统筹省级特色冰雪主题活动,通过举办冬游辽宁消费季主场活动暨第二届辽宁海洋冰雪节、开展“回辽过年 来辽过年”等活动,持续提升冬季文旅市场消费热度,让辽宁成为更多游客的冰雪旅游首选目的地和重要中转地。推动各地将民俗、非遗、节庆等元素嵌入冰雪场景,通过“一市一品”和特色冰雪活动,培育一批具有鲜明地域文化标识的冰雪文化品牌。
其间,我省将推出冰雪游精品线路,如沈阳—丹东等冰雪运动激情之旅、大连—鞍山等温泉康养休闲之旅、阜新—朝阳等历史文化探寻之旅,将玩冰戏雪同游景区、览名胜、过大年、逛灯会、观冬捕、泡温泉、看演出、听音乐相结合,满足冰雪旅游大众化、多层次需求。
我省还将创新“冰雪+”“+冰雪”业态场景,深度开发冰雪旅游产品,促进冰雪旅游与体育赛事、海洋旅游、温泉康养、非遗民俗、特色美食、精品民宿等业态双向融合,构建“日游+夜娱”“传统元素+现代科技”全时段、全龄段冰雪旅游消费新模式,支持在文博场馆、景区、度假区、街区等场所打造互动式、体验型、社交化大众冰雪旅游消费场景。围绕重点冰雪赛事,探索打造集观赛、互动、消费于一体的“第二现场”活动区域,支持发展“票根经济”。
同时,城乡口袋公园、社区(文化)广场、滨水空间等公共区域将被充分利用起来,因地制宜建设小型滑冰滑雪场、冰雪互动体验区、雪人堆砌区等群众性冰雪活动设施,丰富城乡便民冰雪游乐空间。
东北三省一区冰雪资源丰富,今年,辽宁海洋冰雪、吉林长白山雾凇、黑龙江冰雪大世界、内蒙古呼伦贝尔雪原等特色资源将有效整合起来,共建跨区域精品线路,串联G331国道边境风情线与沈白高铁冰雪体验线,推出主题联游产品,共享冰雪赛事、冬捕文化、海洋冰雪节等资源,打响“东北冰雪”整体品牌。
为促进冰雪旅游消费链条扩容升级,我省还将深度研发冰雪旅游文创产品,支持鼓励冰雪装备制造,拓展冰雪装备消费场景,支持冰雪场馆与装备企业合作,提供“试用—租赁—购买”一站式服务。
此外,我省还将强化冰雪旅游服务保障,大力提升入境旅游便利化水平,完善旅游交通接驳服务,打通冰雪旅游“最后一公里”。(来源:辽宁日报)
沈阳3岁以下普惠托位占比达41%
沈阳市围绕推动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这一核心目标,加快构建多部门协同、政策密集发力、服务精准供给的托育服务发展体系。11月18日,记者从沈阳市卫生健康委获悉,截至目前,全市共有托育服务机构1037个,可提供3岁以下托位4.23万个。其中,普惠托位1.72万个,占比达41%。千人口托位数达到4.58个。
为积极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沈阳市卫生健康委联合多部门,先后出台8项政策文件,形成覆盖规划、投入、场地、补贴、运营等环节的生育支持体系。针对三孩家庭,沈阳市还出台专项育儿补贴政策。
在托育机构运营保障方面,沈阳推出一系列务实举措,明确托育机构水电气热执行居民价格,大幅降低运营成本。2025年起,沈阳开展普惠性托育服务机构认定,正式启动“幼托一体化”试点。通过分级发放普惠托位补贴,引导更多机构提供质优价廉的托育服务。同时,沈阳市大力加强托育专业人才培养,已在沈阳师范大学、沈阳大学等28所院校开设相关专业,全市托育从业人员总数达13866人。(来源:辽宁日报)
责任编辑:大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