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新华日报)
□ 本报记者 艾培 通讯员 李媛
“十四五”以来,镇江以“双碳”目标为引领,系统推进绿色转型、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美丽镇江”的底色日益鲜明、愈加厚重。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和美画卷,正是镇江牢记嘱托、实干笃行的生动写照。镇江市委书记马明龙表示,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更加坚定不移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扎实做好绿色低碳转型各项工作,加快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镇江画卷。
三大保卫战,让绿色成为幸福底色
“十四五”以来,镇江聚焦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以更严格的标准、更系统的治理,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让城市更宜居、更宜业。
蓝天更蓝。2024年,全市PM2.5年均浓度改善至35微克/立方米,为有监测记录以来最优水平,优良天数比率81.1%,改善幅度分别位居全省第二、第三。
碧水更清。镇江坚持“控源、截污、治水、修复”并举,系统推进流域治理。地表水国、省考断面优Ⅲ类比例连续三年保持100%,长江干流镇江段稳定保持Ⅱ类水质。
净土更安。严格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市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连续保持100%,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保持100%,农村黑臭水体基本消除。
今年8月,《镇江市工业固体废物管理规定》正式实施,首次在全省设区市中提出“无废城市”“无废园区”建设要求。目前,全市完成140个“无废细胞”建设,危险废物收集利用处置能力达到54.095万吨。
镇江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坚持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任务,全面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十四五”生态环保规划目标落实落细。
长江大保护,让山水更“灵动”
“十四五”以来,全市累计新增造林面积6.8万亩、森林抚育面积11.2万亩。自然湿地保护率提升至76.5%。开展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修复,已建成生态安全缓冲区8个,在建2个,累计修复矿山面积5.83平方公里,完成湿地修复5000余亩,完成长江沿岸森林质量提升1.45万亩,“一带多点、绿美长廊”长江生态保护格局初步形成。
镇江市实现第一轮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工作全覆盖。全市共记录各类生物3577种,其中维管植物1330种,陆生脊椎动物283种,陆生昆虫1136种,淡水水生生物828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物种75种。
生态修复带来了可感的生命回归。今年秋天,高桥镇“江豚湾”进入“最佳观豚季”,一幕幕“豚跃江天”的画面见证着生态回暖。曾经,由于非法捕捞、航运干扰和水质污染,长江江豚种群数量一度锐减。随着长江大保护战略深入实施,长江镇江段生态持续向好。最新科考结果显示,镇江长江豚类省级自然保护区内共有野生动植物946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物种41种,江豚种群数量已恢复至26头,占江苏段总量的21.3%。
创新引领,让“碳”路渐入佳境
苏南地区规模最大的渔光互补发电项目——丹阳市三峡27万千瓦渔光互补发电项目不久前并入江苏电网。项目投运后,预计每年发电量约3.08亿千瓦时,可满足600余家民营企业或15.4万户家庭全年的用电需求。据测算,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约27.14万吨、节约标准煤超9.56万吨。
能源结构的“绿色转身”,正成为镇江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截至今年6月,全市发电装机1378.9万千瓦,其中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403.6万千瓦,占总装机的29.3%,较“十三五”末提升18.1个百分点。
在绿色低碳发展的探索中,镇江敢为人先、勇于创新。全国首创的城市碳排放核算与管理平台已成为全市“双碳”工作的智慧中枢。镇江市发改委主任谈沁磊介绍,碳平台综合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了覆盖“市—区(县)—园区—企业”四级能耗监测体系,实现综合能耗5000吨标煤以上重点用能企业在线监测全覆盖。
在绿色风潮引领下,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建设次第展开。全市累计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26家、省级绿色工厂71家,市级以上绿色工厂达到237家。十年来,全市单位GDP能耗下降37.3%,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达38.6%、53.8%。
山水有灵,城市有魂。回望“十四五”,镇江用5年的坚守与创新,描绘出一幅从“绿水青山”走向“金山银山”的生动画卷——蓝天更多了,江豚回来了,产业更绿了,生活更美了。迈向“十五五”,镇江正以更加坚定的步伐,走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征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