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down
七旬夫妻同床五十二年 过日子这点事全在炕头上
天还没大亮,村东头郑大爷的窗户就泛起黄光。
![]()
灶台上熬着玉米糁的锅噗噗冒泡,他摸黑给老伴的被角又压了块棉垫——昨儿后半夜听着李婶咳嗽了三回,准是老寒腿又犯了。
菜市场卖豆腐的摊主最清楚这老两口的规矩。
![]()
郑大爷挑菜,李婶就攥着零钱袋子站三步远,隔一会儿往他棉袄口袋塞块烤红薯。
摊主递豆腐时手一滑,郑大爷胳膊肘早伸过去托住,豆腐没碎,倒把李婶逗得直拍大腿:“你年轻时候接绣球都没这么利索!”
老郑家那张枣木炕沿磨得油光锃亮。
![]()
三伏天李婶贪凉,蜷在凉席边边睡,郑大爷半夜总能摸黑把薄毯给搭上。
去年腊月李婶高烧说胡话,老郑把棉被卷成筒裹住她,自己披着军大衣在炕沿坐了一宿,天亮时胡子结满冰碴子。
![]()
村口修车铺王师傅见过稀罕事。
李婶那辆老式二八车脚蹬子松了,郑大爷蹲在道牙子上拧螺丝,李婶举着蒲扇给他轰苍蝇。
过路的小年轻起哄“大娘咋不搭把手”,李婶把眼一瞪:“你懂啥?这活儿就得老爷们干才牢靠!”
![]()
最让街坊念叨的是前年那场暴雨。
李婶娘家老屋漏雨,郑大爷踩着梯子补瓦片,李婶在底下扶着梯子,雨水顺着斗笠往下淌。
![]()
补完最后一处,老郑脚底打滑崴了脚,硬是瘸着腿把丈母娘背到自家炕头,回头跟李婶说:“你娘就是我娘,咱家不缺这口热饭。”
有回镇上搞金婚庆典,主持人让说爱情秘诀。
郑大爷搓着手直咧嘴:“啥情啊爱的,俺就知道她怕黑得留盏灯,喝药得配冰糖。”李婶捅他胳膊:“净瞎说!上个月谁偷摸给我缝棉裤腰来着?”
![]()
三轮车筐里总搁着两样——李婶的降压药和老郑的痒痒挠。
去邻村赶庙会,李婶看中个雕花木梳,老郑掏钱时嘟囔“这玩意儿中看不中用”,隔天早起就见梳子摆在她梳妆匣最上头,裹着块新手绢。
这么些年咋过来的?
街坊邻居老问,老两口就笑,说没啥大道理。
有回见着小两口吵架摔碗,郑大爷蹲地上捡碎片,说了句:“碗碎了能粘,人心凉了可捂不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