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内蒙古日报)
转自:内蒙古日报
![]()
![]()
□张阿泉
散文之美,在文辞的温润,更在精神的丰盈。它无需繁复的架构,以平实笔触勾勒世间百态,于烟火日常中藏哲思,在山川草木间寄真情;它不避心性流露,或直抒胸臆见赤诚,或浅吟低唱见温婉,让文字成为心灵的镜像,传递绵延不绝的精神力量。本期版面,我们选取几本散文佳作,与读者共赏散文的语言之妙、意境之远、情怀之深,在字里行间感受文字的温度与思想的重量,于慢读细品中汲取心灵的滋养。
出版于2024年11月的《自然的善意》,采用经典的32开小精装制式,列内蒙古教育出版社品牌丛书“纸阅读文库”之“书事书人系列”,这是生于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草原、长期工作于北京的作家张汉明的最新散文随笔结帙。全书以真诚温暖的笔调展示了“人的自然情怀”,也是“向一百本趋近”的“纸阅读家族”新增的一张清丽面孔。
该书是一本具有实木质感、飘荡着草味与泥土气息的自然主题作品,含目录444页,分“知光”“步园”“赏微”“情山”“听水”“懂草”“读角”“探友”“品馔”“悟茶”“居家”“逢春”12个归类小辑,省去了常规序跋的程序与交代,直接就“上菜”,足足95篇临风而立、瓷实且性灵的散文随笔,每一篇都涉及对自然风物的观察与觉知。
作者生于1970年,在纯自然的环境中长大,特殊的时代印痕、苍茫朴厚的故乡水土,再加上聪慧敏感的少年心性,共同钟毓拔萃出一名优秀的自然文学作家。
作者身居繁华而心寄旷野、远膏腴而近简素,以野人怀土、小草恋山般的原发性内在骨力深耕在自然文学领域,始终秉持“在天人合一中寻找本真,在一草一木中遇见自我”的写作初衷。作者宛如“穿着一双草鞋”徒步走来,虽免不了汗水与疲累,却从未懈怠与迷茫,越走越有后劲儿,无论是较早期的小说集《到乡村去恋爱》,还是近些年的散文集《克什克腾体验》《紧挨着大地的生活》,以及这本最新的散文集《自然的善意》,其朗朗文心都一以贯之,即“带领读者在自然人格与内心丘山之间努力打通点儿什么”“倡导读者一边要忙碌于谋生的工作一边要收割日常生活的诗意,最终经由自然找到自我”。
所谓“自然文学”,即是以自然为主题、展现人与自然之关系的文学形式。其渊源可追溯到遥远的古代,其内核主张人与自然之间要“互动”而非“征服”;自然文学不仅是一种文学形式,更代表一种敬畏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
在自然文学发展史上曾涌现过许多杰出的著作,它们像珍珠一样在时间深处闪耀着光芒,启迪洗沐着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灵。“纸阅读家族”推出的自然文学新裁《自然的善意》虽称不上“大珍珠”,却是成色十足、毫不羞愧的“小珠贝”,无疑是为自然文学写作做出的一次意义非凡的尝试。
该书所含95篇短章,越过了小清新式的浅抒情层面,在新闻式纪实述说中融入精细入微的观察,在被忽略的细节与角落潜默发力,引领读者发现和感受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无穷无尽的“自然的善意”。严格地讲,它们不是纯散文,行文渗透着严谨的新闻素养,更像是从采访札记、调查笔记、导演手记中誊抄整理而得,只是它们无意中都涉及了自然的话题;它们粗划为12个小主题,大到写山河湖海,小到写草木虫鱼,诗意到写风花雪月,烟火到写市井饮馔,俯拾皆是、涉笔成趣,篇篇皆以个人经历、情感及哲思贯穿全文,坦诚真实出之,这种夫子自道、私家后花园般的“自叙状”文字,最富于沉浸式、代入感与共情性。
《自然的善意》是激扬自然风物的散文集,又何尝不是作者别样的精神自传呢?
尽翻《自然的善意》全书,发现编入第四小辑《情山》的一篇长札记《秋日还乡》写得满纸生风、满目乡愁,读之尤令人叹赏。2023年8月的一次“奔走于大沟与漫甸间”的回乡访旧之旅竟触发了作者记忆的闸门,一口气写下了19段睹物思亲的生动实录,从中可大量了解到张汉明许多少年时期的人生往事,也可感知到那个小村——赤峰市克什克腾旗书声乡玉泉龙村,正是赋予了作者自然之魂的“孵化地”。从1988年考学离开原乡奔赴呼和浩特和北京的37载浮生梦影里,张汉明始终以故里“克什克腾”为酵母、来发酵情怀、标记来处,可以说“克什克腾”就是他心中梦绕魂牵、百写不厌的“普罗旺斯”,一如在这篇长札记的末段《高原上的向日葵地》结尾处作者所作的饱含依恋的独白:“自登车的那一时刻起,随着双脚所落下的簌簌泥土,现实再次让位给梦幻与思念,欢迎故乡的山山水水再次入梦,陪我走过余生,走过天涯!”
可以说,张汉明的自然文学写作是以“写故乡”为基点和支撑点的,他的自然文学理念与实践也同样是这种“故乡情结”的外延与折射,离开了故乡的同时也“从未离开过故乡”。
一卷《自然的善意》只是作者在自然文学探索途中的阶段性成果,果实累累的枝头还在前路等着他去踮脚采摘。在该书以“草味小书”面貌完美出版后,作家张汉明如此感怀也如此提醒他深爱的读者,就像保护恐龙时期留下来的古桫椤种子一样,人类要保护古老的童心、保护劳作及在户外欢歌的传统风尚,要到有风的地方去,迈开脚、拥抱光。
《自然的善意》,其观察生活精细入微、体悟自然独到,努力达成与客观世界、土地伦理的理解与契合,近乎篇篇值得品咀玩味。作为中国自然文学领域的珠玉之作,此书对日益繁忙的现代人来说不啻一剂清凉散,具有清神醒脑之功效。在已入库的近百本“纸阅读家族”著作中,该书无疑属于后浪级别,涌动着,层层向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