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曾经用情书点燃了无数少女心的男人,最后却用同样的笔,在报纸上亲手给自己的妻子贴上“下堂妾”的标签。
这事发生在1938年,烽火连天的日子里,大作家郁达夫没去找日本人拼命,却在报纸上跟他老婆王映霞开了战。
这一切的起点,还得从十一年前的杭州说起。
![]()
那时候的王映霞,才十九岁,是杭州城里响当当的美人。
怎么个美法?
这么说吧,当时有句话叫“天下女子数苏杭,苏杭女子数映霞”。
![]()
她不光长得好看,家里也是有头有脸的人家,外公是杭州城里的名士王二南,从小耳濡目染,诗词歌赋都懂一点,气质这块拿捏得死死的。
这样的姑娘,心气高,想找的不是个有钱的,而是个能懂她的。
恰好,郁达夫出现了。
![]()
他那时候已经是文坛的大腕,写的文章,字里行间都是化不开的愁绪和滚烫的情感,迷倒了一大片文艺青年,王映霞就是其中一个。
在朋友孙百刚的家里,她第一次见到了自己的偶像。
郁达夫后来自己说,看到王映霞的第一眼,就跟丢了魂一样,觉得这辈子就是她了。
![]()
接下来就是文人最擅长的套路,写信。
一封接一封,滚烫的词句,剖心掏肺的爱恋,全都塞进了信封里。
但这里头有个大问题,郁达夫家里有老婆,叫孙荃,是老家包办的,他看不上,但名分还在。
![]()
王映霞一个黄花大闺女,哪能去给人当小老婆?
她犹豫,她挣扎。
可郁达夫是什么人,他把爱情看得比天大,为了王映霞,他摆出了不惜跟全世界翻脸的架势,又是发誓又是保证,说一定会给她一个堂堂正正的名分。
![]()
一个十九岁的姑娘,哪顶得住这种攻势,最终还是陷了进去。
1928年,他们在西子湖畔结婚了,场面搞得很大,柳亚子还写诗夸他们是“富春江上神仙侣”。
婚后,郁达夫更是砸下重金,在杭州盖了一栋小楼,取名“风雨茅庐”。
![]()
听听这名字,多浪漫。
那几年,确实是他们最好的日子,家里天天高朋满座,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王映霞作为主妇,风光无限。
可日子不是光靠风花雪月就能过的。
![]()
激情一退,两个人骨子里的不一样就全冒出来了。
郁达夫是个典型的文人,才华是真的,但生活上也是真的邋遢。
他可以几天不洗澡,稿子扔得满地都是,花钱更是没计划,今天有钱今天醉,明天的事明天说。
![]()
他要的是灵魂伴侣,是缪斯女神,至于女神也要吃饭穿衣,家里也要开销,这些他不太在乎。
王映霞不行。
她从小生活优渥,嫁了人,就想把小日子过得精致体面。
![]()
她喜欢社交,喜欢家里干干净净,喜欢丈夫是个受人尊敬的样子。
郁达夫的随性,在她眼里慢慢变成了不负责任。
她对生活品质的要求,在郁达夫看来,又成了庸俗和虚荣。
![]()
更要命的是,郁达夫虽然跟孙荃分开了,但老家的孩子和开销,他还是得管。
这份断不干净的联系,就像根刺,扎在王映霞心里。
她要的是百分之百的爱,但郁达夫给的这份爱,始终带着个“但是”。
![]()
“风雨茅庐”里,风雨欲来。
1937年,日本人打过来了,把所有人的生活都搅得天翻地覆,也把他们俩婚姻里最后一点遮羞布给扯了下来。
一家人跟着逃难,郁达夫去了福州当官,王映霞带着几个孩子暂时躲在丽水。
![]()
两地分居,本来就有裂痕的感情,这下更是雪上加霜。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叫许绍棣的男人走进了王映霞的生活。
他是当时的浙江省教育厅长,是个有权有势的实在人。
![]()
郁达夫远在天边,还时不时寄信来抱怨生活苦闷,而许绍棣近在眼前,嘘寒问暖,帮着解决实际困难。
一个女人拖着几个孩子在乱世里过活,有多难,只有她自己知道。
许绍棣的出现,就像一根救命稻草。
![]()
风言风语很快就传到了郁达夫耳朵里。
后来他还在家里翻出了许绍棣写给王映霞的信,信里话说得不清不楚,但足够让一个敏感多疑的丈夫发疯。
郁达夫感觉天都塌了,他捧在手心里的女神,他爱情的象征,居然背叛了他。
![]()
他那股子文人的偏执和占有欲一下就爆了。
他没选择关起门来解决问题,而是干了一件最狠的事——把家丑捅到了报纸上。
他登了那则所谓的“寻人启事”,公开说王映霞“与人私奔”,接着又发表《毁家诗纪》,把自己写的那些充满怨恨的诗拿出来,把王映霞描绘成一个水性杨花的女人。
![]()
他用最锋利的笔,把自己曾经爱过的女人,钉在了耻辱柱上。
这一招,直接把王映霞逼上了绝路。
一个女人,尤其是一个名女人,最看重的就是名声。
![]()
郁达夫这是要彻底毁了她。
心灰意冷之下,王映霞也豁出去了。
你不是说我跟人有染吗?
![]()
那我就染给你看。
这时候,另一个更厉害的角色出场了——戴笠。
戴笠是军统的老大,早就听说过“杭州第一美人”的名号。
![]()
他看准了这个时机,以一个保护者的姿态介入了进来。
对王映霞来说,郁达夫有笔,戴笠有枪。
在那个乱世,枪杆子显然比笔杆子管用。
![]()
她半推半就地接受了戴笠的“照顾”。
很快,在当时的陪都重庆,王映霞住进了戴笠安排的公馆,两个人的关系,圈子里的人都心知肚明。
据说,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王映霞的一次流产。
![]()
诗人汪静之回忆,王映霞曾找他帮忙联系医院做手术。
那时候她跟郁达夫已经分居很久,孩子是谁的,不言而喻。
这事传到郁达夫耳朵里,两人复合的最后一丝可能也断了。
![]()
1940年,这场闹得满城风雨的婚姻终于走到了尽头。
他们在新加坡办了离婚手续,协议里,郁达夫一条条列着王映霞的“过错”,矛头直指她和戴笠的事。
王映霞一言不发,全都认了。
![]()
跟戴笠的日子也没过长。
戴笠这样的人,身边的女人换得比衣服还快。
新鲜劲一过,也就淡了。
![]()
1942年,王映霞经人介绍,嫁给了一个叫钟贤道的商人。
这个男人,没郁达夫的才气,也没戴笠的权势,但他给了王映霞最需要的东西:安稳和尊重。
他不在乎她的过去,把她和郁达夫的孩子视如己出。
![]()
王映霞的后半生,就这么平平静静地过去了。
她跟钟贤道相濡以沫了38年,直到1980年钟贤道去世。
晚年,她自己也写回忆录,评价这两段婚姻时说:“如果没有前一个他,也许没有人知道我的名字…
![]()
如果没有后一个他,我的后半生也许仍漂泊不定。”
2000年,王映霞在杭州去世,享年92岁,最后还是回到了她开始的地方。
![]()
而郁达夫,早在1945年就在印尼苏门答腊,被日本宪兵带走后神秘失踪,至今连尸骨都未寻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