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电商天下
狠人雷军,终于忍不了了。
![]()
雷军亲自出马,连续发文怒怼
就在前两日,雷军在微博上罕见连发数条动态,逐条澄清自己一年前的采访——这一次,雷军亲自对“黑公关”下手了。
彼时,他一改往常风格,接连转发采访原文作证,公开反驳网络剪辑片段带节奏的行为,直言:
在去年4月的一次采访中,我在谈产品定义时说,“一辆车,好看是第一位的”,这和“安全是基础、安全是前提”矛盾吗?
还是在这次采访,我谈设计时候说轮毂最难设计,这有啥问题?
![]()
事实上,这场反击并非突如其来,而是压抑已久的情绪集中爆发。
早在9月的发布会上,雷军就曾表示小米汽车“可能是全网被黑得最惨的品牌之一”,呼吁行业共同抵制恶意剪辑与黑水军。
这一次,他选择不再隐忍。
而小米汽车的安全数据,其实早已摆在台面上:
SU7以2024版C-NCAP五星、2023版Euro NCAP五星、C-IASI 3G+为设计底线;
车身采用90.1%的高强度钢铝材料,扭转刚度高达51000 N·m/deg;
小米自研电池具备14层物理防护、165片气凝胶隔热,热失控状态下“无明火、无热蔓延”。
从设计结构到材料用料,小米显然下了功夫——
只不过这些“下功夫”的部分,被某些片段剪辑直接掐掉了,仅留下“好看是第一位的”这类引战语句反复传播。
于是,微博上、视频平台上、社交账号中,雷军逐渐从“最努力的CEO”变成了“忽视安全的汽车商人”。
不过,即使黑子持续带节奏,市场也并未给出否定票。
据媒体报道,小米汽车10月销量达48654辆,连续两月交付突破4万辆,在新能源汽车中十分能打。
![]()
也就是说,当舆论场声量一片喧嚣时,消费端却在用实际订单表达信任。
在这样的背景下,雷军的发飙,不再是情绪宣泄那么简单,更像是一位CEO为自己打下的江山正名。
![]()
王化离任,小米公关的“换挡时刻”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雷军开火的同一天,小米内部也迎来一场重要人事变动:小米公关部总经理王化,被曝即将换岗。
要知道,这位在小米任职近十年的资深公关人,见证了小米从“性价比手机”走向“生态科技集团”,再走向“新势力造车企业”的全过程;
他的微博,曾是舆论风向的晴雨表;他本人的社交动态,甚至被认为是小米对外话术的外延。
但如今,王化突然从“品牌守门人”退场,不再负责小米公关事务;
而与此同时,多位知名科技品牌的公关负责人正在“小米一号位”的面试名单中——
外界不由得猜测:小米正在经历一场舆论策略与公关体系的换挡。
回看过去一年,SU7、YU7的发布无疑让小米汽车品牌声量飙升,但与流量同步增长的,还有无休无止的争议与剪辑式抹黑。
电池、设计、内饰、定价、智驾,每一个话题都可能被单独拎出解构成“新槽点”,每一场直播、每一次采访,都可能被加工成“断章取义”的传播片段。
尤其在汽车这个口碑驱动最强的行业,情绪性传播往往大过产品理性比较。
谁能掌握话语权、稳住消费者心智,谁就能在高端新能源竞争中占得先机。
在电商天下看来,如今雷军公开回击,也许不是偶然,而是在王化退场之际,小米试图用新的沟通方式建立更强公关护城河的信号。
毕竟,在电动汽车的赛道上,技术战与舆论战并行,企业稍有迟疑,就可能被信息战碾压得粉碎。
![]()
从“讲情怀”到“打硬仗”
要说雷军是在什么时候被“重塑”的,大多数人都会指向那个节点——SU7发布会。
站在舞台中央,他的声音里有热气,语气中有呐喊,说出那句“我们这次,是认真的”时,
不只是小米的信徒热泪盈眶,就连许多竞争对手也开始重新审视小米的造车企图心。
从手机到汽车,从硬件到出行,小米这一步并不轻松。
而雷军本人更是经历了从“互联网讲故事高手”到“愿为造车耗尽十年”的转型。
![]()
他曾说造车是自己人生最后一次重大战役,这种押上全部声誉的孤注一掷,让雷军从一个企业家,变成了一个“创业者的精神代表”。
事到如今,他的个人IP也在被重塑——雷军,不再是那个“爱讲故事”的CEO,而是一个“开始落地”的技术主义者。
更重要的是,他对小米汽车的态度也在变:从最初“我有信心”,到如今“我们把安全做到极致”,语气少了诗意,多了底气。
但越往前走,风险也就越大。
车圈里没有谁能永远高歌猛进,越是冲在前面,就越容易被盯紧。
小米汽车,正走在这样一条高压但充满希望的道路上。
![]()
从微博风波到高层换将,从雷军发飙到王化离任,我们不难看出,属于小米汽车的战斗,恐怕是一场真正的持久战。
众所周知,当下的小米汽车,依旧面临着巨大的产能压力;
然而,比交付更难的是品牌认知,尤其是在情绪密集、高频传播的中文互联网环境中,如何不被“负面流量”牵着鼻子走,是小米的必修课。
正因如此,我们更应该理解“安全”一词在小米体系中的分量:
它不只是产品安全、技术安全,也意味着品牌安全、传播安全、情绪安全。
一个企业的高光,不代表永远稳坐第一;但一个企业愿意在波折中迎着风走,总比那些只懂营销、不敢硬刚的同行更值得尊敬。
有一句话说,小满未满,正在长成。
今天的小米,还没有完美,但它正在路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