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8亿美元,3座厂,2024年落地”——美国能源部这条圣诞前的拨款消息,像给硅谷和五角大楼同时打了一针肾上腺素。
![]()
稀土圈的老同事直接甩来一句:白宫这回是真把“备胎”当“正宫”养了,可惜娃还没出生,尿布钱已经烧掉大半。
![]()
热闹归热闹,算盘珠子其实扒拉得挺响。
三座示范厂,一座落在得州沙漠边,一座贴着内布拉斯加玉米地,一座干脆安在加州旧金矿的尾矿堆旁——选址就透着“先占地盘再谈技术”的鸡贼。
政府只肯给不到两亿四,却指望2024年底出产能,业内给出的土味翻译:先搭棚子,再哄资本进来接盘,真量产得看2027年老天赏不赏脸。
![]()
更现实的是,厂房图纸刚打印,五角大楼已经飞澳洲去抱Lynas的大腿。
新合同写得赤裸:2025年前,重稀土分离必须在西方阵营里跑通,产量指标直接对标中国去年出口量的十分之一。
Lynas老板在电话会议里没忍住笑:设备、化工辅料、熟练工,最后还得跑中国买,澳洲工厂顶多算“二传手”,真正的“球”还是要传回亚洲。
![]()
中国这边也没闲着。11月海关数据一出,稀土出口环比掉12%,可对美出货仍占三成五。
圈子里的解释很直白:总量水龙头拧小,但大客户不能立马断粮——让对方尝点渴,又不敢真休克,分寸感比稀土还稀缺。
同月,行业协会把“追溯码”抬上台面,每批矿从矿山到港口全程扫码,后台对接海关系统,想夹带“私货”冲关的难度瞬间拉高。
![]()
用交易员的话说:以后报关单比矿本身还值钱。
一边是“我要自己生”,一边是“你断奶得按我的节奏”,两边拉扯,把中间商先挤得嗷嗷叫。
包头一家分离厂的老销售最近天天被欧洲电话吵醒:之前囤的钕铁硼边角料,现在每公斤报价跳涨30%,还要求“必须写不是中国原矿”。
![]()
销售哭笑不得:磁材在中国回炉三次了,你让写“外星矿”也改不了DNA。
对方沉默三秒,甩下一句“那先装船,标签到了鹿特丹再贴”,魔幻现实主义在稀土圈日常上演。
华尔街的分析师趁机出来打圆场:美国想彻底去中国化,最少还要五年到七年,期间任何“断供”剧本都会先让特斯拉、通用和洛克希德坐过山车。
![]()
于是市场出现诡异平衡——中国不掀桌子,美国不喊封锁,两边一边互瞪,一边偷偷递订单。
交易员总结得更损:这像两口子闹离婚,房产证写谁的名字还没吵清,晚上照旧回一张床。
更微妙的信号藏在债市。
![]()
这边稀土出口收紧,那边中国反手在沙特发行20亿美元主权债,期限3年,利率比美债还低一截。
官方话术说是“丰富融资渠道”,市场读出的潜台词却像提醒:美元筹码我们不缺,还能帮别人发,真要打资源牌,后面还有金融牌。
于是彭博社的标题干脆写:“稀土水龙头”遇上“美元回流阀”,谁更慌一目了然。
![]()
回到产业本身,美国喊得再响,也绕不开一道小学算术:一座完整重稀土分离厂,从土建到稳定量产,正常需要七年,中国把弯路都跑完了,西方想抄近道,就得接受“贵+慢+毒”的debuff。
德州新厂旁边居民已经举牌抗议——担心“酸溶+萃取”把空气调成泡菜味,环评官司一打,投产日期直接改写成“待定”。
环保、人工、化工原料,条条都是吞金兽,2.38亿听着唬人,真花起来也就听个响。
![]()
所以热闹看完,桌面上只剩一句大实话:稀土这张牌,中国握的是产量,美国赌的是时间,中间隔着全球制造业的命根子。
谁也不敢先拍桌子,只好一边敬酒,一边踩脚。
五年窗口期,足够让市场再讲几轮“今天脱钩、明天复合”的狗血故事。
![]()
至于朋友圈里那些“稀土价要上天”的尖叫,老矿工抽着烟回一句:别慌,真上天也得先把我这铲车油钱报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