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元就能约美女上门服务”
长沙的何先生(化名)在公共厕所看到这样的小广告,一时好奇扫码尝试,没想到一步步陷入诈骗陷阱,不仅被榨干11万余元存款,手机还被诈骗分子远程操控消费。
![]()
从38元到11万:一场步步为营的诈骗:
2025年10月28日中午,何先生在长沙市望城区一处公共厕所如厕时,被隔间墙上的“同城约会”小广告吸引。广告上的“上门服务”“38元会员费”字样极具诱惑力,还附带了二维码。
扫码后,何先生被引导下载了一款非正规应用商店的APP,注册登录后,很快有“客服”主动联系。对方发来大量女性照片,声称只需支付38元会员费,就能安排线下见面。尽管价格低得离谱,但何先生还是动了心,当即完成支付。
![]()
紧接着,客服表示需要完成“三次认证”才能解锁服务,每次需缴纳几百元费用,还承诺认证完成后会全额返现。
前两次缴费后,何先生果然收到了小额返现,这让他彻底放下了戒备。
第三次认证时,客服要求支付1453元,可转账后系统突然提示“操作失误,账户锁定”。
![]()
客服随即告知,需缴纳6000元激活费才能解锁账户,且所有资金会连本带利返还。为了追回之前投入的钱,何先生只能继续转账。
可这只是骗局的开始,之后客服又以“操作失误”为由,要求他购买2万元面值的购物卡并提交卡密。
更离谱的是,对方以协助提现为名,让何先生开启屏幕共享,随后直接远程操控他的手机,完成了近4万元的消费。
直到客服要求再缴纳4.9万元“保证金”时,何先生才幡然醒悟,急忙报警。此时,他的损失已高达11万余元,银行卡被榨干,还险些失去对个人账户的控制权。
骗局揭秘:精准拿捏人性,技术加持作案
这起“艳遇诈骗”并非个例,近年来全国多地频发类似案件,背后藏着一套“人性操控+技术作案”的完整套路。
从目标筛选来看,诈骗分子精准锁定两类人群:90后男性以及35岁至50岁的中年男性。他们大多独居、单身或离异,情感空缺明显,生活状态相对孤立,在遭遇艳遇诱惑时,更容易降低防范意识。尤其在夜间、节假日或情绪低落时,这类人群更易成为诈骗分子的精准目标。
在心理操控上,诈骗分子巧妙利用“沉没成本心理”。
先以38元低价、小额返现作为诱饵,让受害人尝到甜头建立信任;再制造“账户锁定”等危机,诱导受害人为了追回前期投入,不断投入更多资金,最终越陷越深。
何先生的遭遇正是如此,明知后续转账可能有风险,却因不愿承认“前期钱已损失”而持续加码。
技术层面,涉诈APP是关键工具。
这些APP不在正规应用商店上线,仅通过二维码或链接传播,界面看似正规,实则内嵌固定脚本,受害人的所有操作都被后台监控,全程按预设流程被引导转账。
更危险的是,部分APP带有远程控制功能,一旦受害人开启屏幕共享,诈骗分子就能实时操控手机,完成支付、转账等操作,完全绕过用户本人。
而那些出现在厕所、共享单车、电梯口等公共场所的小广告,成本低、传播快,背后有专门团队按区域投放,甚至通过微信打卡领取“投放工资”,形成了完整的诈骗产业链。
警方提醒:这4点一定要记牢
针对此类诈骗,警方结合案件特点,给出四点核心提醒:
1. 洁身自好,远离诱惑。
不浏览色情网站,不下载来源不明的APP,网络招嫖本身就是违法行为,背后大概率是诈骗。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最好的“防火墙”。
2. 拒绝“低投入高回报”陷阱。
所有结合色情诱导的“返利”“返现”,都是诈骗!前期小额返现只是诱饵,目的是诱导你投入更多资金。
3. 警惕“账户异常”话术。
凡是自称客服、平台人员,以“操作失误”“账户冻结”“涉嫌违法”等理由,要求转账“解冻”“验证”的,一律是诈骗。公检法机关绝不会通过电话、网络要求转账。
4. 严守资金安全底线。
不向陌生账户转账,不随意开启屏幕共享,不泄露银行卡密码、验证码等敏感信息。一旦发现被骗,立即保存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证据,第一时间报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