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衢州日报)
转自:衢州日报
本报讯 (记者 王继红 通讯员 程耀庭 李景慧) “随着今年DeepSeek大热,如何让人工智能(AI)赋能政企业务?我们认为关键在于将AI功能从工具升级为智能体,让智能体融入政企业务协同运行。”11月17日,在浙江巨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巨化信息”),总经理江永忠向记者演示公司自主研发的政企业务人工智能平台“巨信Agentops”的相关功能。
从去年起,巨化信息累计投资近千万元,打造了“巨信Agentops”政企业务人工智能平台,同时积极构建开放、安全、可持续的智能体生态。除了“巨信Agentops”,公司研发的财务机器人、客服机器人等智能体项目进展顺利。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加快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创新,突破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强化算力、算法、数据等高效供给。全面实施‘人工智能+’行动,以人工智能引领科研范式变革,加强人工智能同产业发展、文化建设、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相结合,抢占人工智能产业应用制高点,全方位赋能千行百业。”
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1-9月,我市规上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实现营收超22亿元,同比增长50.7%,超过全省平均28.7个百分点;泛人工智能产业(集成电路、具身智能、智能网联、数据服务)实现营收超160亿元,已初具规模。集成电路已形成半导体硅片、电子化学材料、模组及元器件制造三大特色集群。宏景智驾总部项目、海易智慧交通产业总部项目落地。人形机器人产业加速布局,禾川科技等联合研发的人形机器人“青龙Lite”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正式发布,并已收获市场订单。
算力是抢抓人工智能风口机遇的基础,我市AI底座初步构建。今年我市新增本地智能算力资源101.6P,浙西人工智能公共算力服务中心云化资源达130P;普洛斯算力中心项目落地衢州,并与禾川科技共同组建首期规模2亿元的仿生机器人基金,彰显我市算力设施的发展潜力;云图智联部署高德云睿大模型,通过开放平台提供城市三维模型、互联网数据以及各类应用。
AI赋能产业发展成效初显。今年,我市仙鹤股份、禾川科技、金维克等10个项目入选省级人工智能“五个百项”案例。中天东方氟硅、浙江创柔等14家企业入选工信部《2025年5G工厂名录》,创历史新高;砖助智联被认定为“浙江数商”;凯沃化工、衢化氟化学等5家企业入选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维达纸业入选省级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典型案例。
“五链”融合机制优势明显。近年来,我市打造浙大衢州“两院”、电子科大长三角研究院(衢州)、东南数字经济发展研究院等高能级科创平台,推进衢州海创园、衢时代创新大厦、未来大厦、智慧谷科技园等产业孵化平台建设,为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和产业合作提供强有力支撑。
下一步,我市将坚持以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场景打造为主要抓手,以产业再造为发展目标,构建“人工智能+产业”“12345”工作体系(“1”即夯实“算力—算法—数据”三位一体底座;“2”即赋能两大方向,横向推动“AI+企业”、纵向推动“AI+产业”;“3”即实施3个“一批”,打造一批应用场景、实施一批AI项目、树立一批示范标杆;“4”即提升四大产业,重点聚焦集成电路、具身智能、智能网联、数据服务四大产业;“5”即强化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和服务链“五链”融合),奋力打造四省边际人工智能发展新高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