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最近干了一件夸张的事:他们在南非一块33亿年前的泥巴石头里,找到了类似哈气的东西——只是留言者不是人类,而是地球最早的小细菌。
![]()
一、石头里的“幽灵指纹”
过去我们找古生命,得靠化石。可化石就像身份证,得完整才行。33亿年太久,身份证早碎成渣。研究团队换思路:不找壳,改找味。他们先用高温把石头里残存的分子烤出来,再用气相色谱-质谱仪给这些分子“拍X光”。最后把数据丢给AI,让它学“活的”和“死的”味道差别。结果AI一眼认出:这批样本里90%以上都飘着“活过”的味道,比老记录往前翻了16亿年。
![]()
二、AI怎么学会闻“生命味”
训练AI就像教狗认人。科学家先给它闻400多种味道:新鲜树叶、恐龙骨、海底泥、甚至陨石。狗闻多了就知道,活物会留下脂类、蛋白质碎片、色素这些“体味”。哪怕只剩万亿分之一,AI也能揪出来。团队开玩笑说,这相当于在整座北京城的灰尘里,找到三年前你掉的一根睫毛。
![]()
三、光合作用提前8亿年上线
更惊喜的是,他们在25.2亿年前的石头里,挖到了光合作用的化学残影。过去教科书说,大氧化事件发生在24亿年前,现在证据往前推了8亿年。简单说,小细菌们早就开始“放氧”,地球换大气层的时间表得重写。没有这一步,后面别说恐龙,连你我都还在排队等号。
![]()
四、火星和欧罗巴的同款侦探术
既然这招在地球好使,换张地图也许一样灵。NASA下次带回的火星岩芯,可以直接送进同款仪器。就算找不到化石,只要闻到那股“活过”的味道,就能给外星生命判个“到场”。团队里最年轻的博士补了一句:也许欧罗巴的冰下海洋,正飘着类似的幽灵指纹,只是我们还没去闻。
五、下一步,听更老的石头讲故事
研究没打算停。他们盯上了澳大利亚34亿年前的条带状铁岩,以及加拿大可能有38亿年历史的岩层。用AI当翻译,把石头里的化学耳语一句句转成人话。谁知道,下一块石头会不会把生命起源再往前推几亿年?
如果给你一块33亿年前的石头,你最想让它告诉你什么?是地球第一顿“细菌午餐”吃了啥,还是它们也熬夜?留言聊聊,咱们一起给老地球翻旧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