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跟两个在乡镇上班的朋友聊天,发现他们都卡在同一个选择题上——手里攥着一个马上能兑现的晋升机会,这时候有个更高平台的岗位抛来橄榄枝,到底要不要接?说白了,就是“眼前的踏实”和“远处的可能”该怎么选。
第一个朋友小王,在城郊镇党政办干了三年,主任上个月调去县里当副局长,书记找他喝了次茶,说年底考核完就提他当副镇长,管农业和乡村振兴。结果没几天,县委组织部干部科打电话来,问他愿不愿意去帮忙,说那边人手紧,以后表现好有留用机会。小王当时就懵了,跑来问我意见。我先问他,组织部那边有没有说去了具体干啥?他说就是跟着整理干部档案、下乡调研写报告,没提岗位的事。我说那你可别犯傻啊!你在乡镇这边,副镇长的位置是明摆着的,年底就能到位,到了副镇长,两年后进班子是常规操作,30岁出头就能碰副书记的门槛。去组织部当普通科员?先不说要熬多久,干部科本身人就多,你一个新人进去,啥资历都没有,想混到股级都得三四年吧?而且每天写材料跑基层,比你在乡镇党政办还累,关键是看不到头。小王后来没去,年底顺利提了副镇长,现在天天泡在村里搞产业,说比在办公室写材料踏实多了。
另一个朋友小李,情况就不一样。他在山区镇民政所当副所长,平时帮老百姓办低保、弄养老补贴,镇上老人都认识他。去年组织部人才股找他,说让他去当股长,负责全县乡镇人才驿站的建设。小李一开始也犹豫,因为民政所的所长明年退休,他也是候选人之一。但他偷偷问了下在组织部的同学,同学说人才股现在是核心股室,直接对接县委领导,做的都是引才留才的重点项目。他想了想,还是去了。去了之后,股里就他和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他牵头做了几个返乡创业的扶持项目,县里领导开会还表扬过。不到两年,他就被提为部务委员,后来下到原来的乡镇当副书记,去年转成了镇长。
其实这种选择吧,没那么复杂。核心就两点:一是看眼前的确定性够不够硬——要是你在原岗位有明确的晋升时间表,比如半年内就能到位,那除非新岗位给的是能独当一面的核心位置,不然真没必要动;二是看新岗位的诚意——要是人家喊你去,只画饼不交底,说白了就是拿你当苦力;要是直接给你核心岗,让你挑大梁,那说明真打算培养你,这种机会才值得赌一把。说到底,选岗位就像挑水果,要么选手里这个熟透的苹果,要么选那个看着饱满但得等几天的桃子,要是给你个没熟的青枣,那还是算了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