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文1741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医生,我家老头子就是出去打了个太极拳,结果现在高烧不退,咳得像破风箱……”
入冬以来,甲型流感病毒卷土重来,尤其对老年人构成巨大威胁。门诊里,越来越多六七十岁的患者因高烧、剧烈咳嗽、甚至呼吸衰竭被送进医院。
有医生无奈表示:“每天都在劝老人们别出门,别聚会,可他们还是觉得‘感冒而已,不碍事’。”
![]()
可甲流不是一般感冒。
尤其是对本身就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等基础疾病的老人来说,它更像是一颗“定时炸弹”,一旦引爆,后果可能是住ICU,甚至丧命。
在此,我们必须敲响警钟:当甲流进入高发季节,老年人有5件事千万别做。宁愿窝在家打麻将,也比出去“锻炼身体”更安全。
一、别去人多的广场跳舞:你以为在锻炼,其实在冒险
很多老人喜欢傍晚去公园、广场跳舞,认为能强身健体。但甲流传播途径主要是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而广场舞现场通常人挤人,空气流通差,一旦有人带毒,几分钟就能“全场共享”。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流感流行病学监测周报》,65岁以上老年人感染甲流后的住院率是青少年的8.4倍,且更容易并发肺炎、心肌炎或多器官功能障碍等严重后果。
![]()
就算你身体硬朗,也别太自信。病毒并不会因为你“每天锻炼”就放你一马。
二、别去菜市场闲逛:病毒也“爱热闹”
“我不跳舞、不聚餐,我就去买个菜,总行吧?”
错。菜市场是另一个高风险场所。
尤其是早上和傍晚,市场内人流密集、通风差,手来手往的零钱、菜篮、秤砣,处处可能藏着病毒。不少老人还习惯用手摸菜、摸水果,手上沾了病毒再摸口鼻,感染几率直线上升。
医生建议:能网购尽量网购,实在要去,也要戴好口罩、快进快出、别扎堆聊天。
三、别去医院“串门”:不是每个咳嗽都需要挂号
“我这两天嗓子有点哑,是不是也得去医院查查?”
![]()
不少老人一有风吹草动,就往医院跑,结果本来是轻微过敏或喉咙干,反而在医院排队时被真病毒“袭击”。
医院是高风险场所,特别是呼吸科、发热门诊区域,挤满了甲流、支原体、肺炎患者,空气中病毒浓度极高。65岁以上老人的免疫系统本身就偏弱,哪怕接触5分钟都有感染可能。
医生建议:轻症先居家观察,多喝水、注意休息;症状严重或高烧不退再就医。
四、别到处串门聚会:亲情很暖,病毒更狠
“老朋友打电话让我去喝茶,我都推了三次了,不好意思再拒绝……”
的确,情分难却,但病毒更不讲情面。
很多老年人社交圈稳定,朋友聚会频繁,尤其是在冬季节假日,“老同学聚一聚”、“打牌搓两圈”成了常态。但在密闭空间里长时间聊天、吃饭、打牌,是最容易传播病毒的场景之一。
更何况,不少人是“无症状感染者”,你看他咳嗽都没有,其实病毒早就携带在呼吸道中。
![]()
医生提醒:少聚餐、不串门,能线上视频就线上聊,能电话问候就电话说,别让一顿饭换来一次住院。
五、别忽视疫苗接种:这不是“年轻人专属”
很多老人一提疫苗就说:“我都七十多了,打不打也无所谓了。”但事实恰恰相反——你越老,越该打。
国家卫健委明确指出,老年人是甲流疫苗的重点接种人群。研究显示,流感疫苗对65岁以上人群的保护效力可达40%–60%,虽然不能100%预防感染,但能大幅降低重症和死亡率。
此外,医生建议老年人还应考虑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和新冠疫苗加强针,构建更全面的“免疫屏障”。
别再说“我扛得住”,病毒从不认人,只认免疫力。
老人感染甲流后有多凶险?这组数据不容忽视
![]()
据中华预防医学会数据显示,每年因流感导致的呼吸系统并发症死亡病例中,65岁以上老人占比超过80%。而甲型流感一旦引发病毒性肺炎、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难度极大,死亡率可高达30%以上。
而且,甲流的变异速度快,部分毒株对常规抗病毒药物敏感性下降,一旦错过黄金治疗窗口,后果不堪设想。
那么,老年人该如何防范甲流?
第一,戴口罩。尤其在密闭或人群密集场所,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或N95口罩。
第二,勤洗手。外出回家后、饭前便后、擤鼻涕后,及时用流水和肥皂洗手,或用含酒精的免洗手消毒液。
第三,开窗通风。家中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保持空气流通。
第四,接种疫苗。每年一针流感疫苗,保护自己也保护家人。
第五,规律作息、营养均衡。提升免疫力,是对抗病毒的根本。
![]()
我们理解,很多老人不愿意“宅”在家,总觉得活动活动才是健康之道。但在甲流流行的特殊时期,“动”得不对,反而更危险。
宁愿在家打麻将,也别出去跳舞、串门、排队挂号。
亲情的表达不止一种方式,健康才是给子女最好的安心。愿每一位老人都能平安过冬,健康迎春。
参考资料: [1] 国家卫健委《流感疫苗接种技术指南(2022-2023)》 [2] 中国疾控中心《2023年中国流感监测周报》 [3] 中华预防医学会《老年人流感防控专家共识》
感谢关注!有你在,我们会变得更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