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房子三面环海,济州岛灰蓝色的海浪拍打礁石,这里曾是著名韩剧《蓝色生死恋》的取景地。窗内,廖元赫和丁浩分坐棋盘两端,这场顶尖的棋坛对弈在11月17日下午定格——在事关大龙的关键胜负处,丁浩一招不慎导致形势一泻千里,廖元赫则敏锐抓住对手失误,执白胜出,最终以2:0首夺世界冠军。
当晚,抱得“三星杯”凯旋归国的廖元赫,在深夜接受了红星新闻专访。
![]()
▲三星杯比赛现场
“用平常心下棋,反而有了好结果”
本届三星杯,廖元赫在预选赛里连胜成家业、李元道、尹畯相以及成都队队友屠晓宇,杀进本赛。本赛11月9日开赛,廖元赫胜唐嘉雯晋级16强,随后他淘汰韩国“第一人”申真谞,扫清最大强敌。之后在八强赛战胜傅建恒,半决赛胜韩国朴廷桓,首进决赛,并最终夺冠。
谈及夺冠,廖元赫说:“很开心、很激动。世界冠军是我学棋以来最大的梦想,如今梦想成真,就像开花结果,内心也有一种平静的感觉。”
![]()
▲廖元赫在三星杯比赛现场
连胜申真谞、朴廷桓、丁浩三位世界冠军,廖元赫首次登顶含金量十足。近年来他屡次冲击世界冠军未果,此次突破,他归因于心态的转变:“过去我过于渴望胜利,太想赢,难以保持平常心;如今我用平常心去下棋,反而有了好结果。”
夺冠当晚,廖元赫回国下榻杭州一家酒店,随即奔赴贵阳参加围甲第十轮,成都队将客场对阵贵州队。成都围棋队主教练、成都棋院副院长李亮在恭喜爱将之余,只叮嘱了一句:“围甲要下好。”
李亮是廖元赫的恩师之一,廖元赫也向他的老师们表达了感谢:“特别感谢李老师,他是一位严中带慈的教练。也感谢所有教导过我的老师,以及成都棋院和棋协的用心栽培。没有他们,我不一定能拿到这个冠军。”
“成都是我的家,能带给我温暖的地方”
廖元赫是成都人,2000年12月20日生于成都,历经何四祥6段、李亮5段等蜀中围棋高手栽培。作为成都围棋队的主力队员,他两次帮助队伍获得常规赛冠军,今年联赛也一度以八连胜高居胜率榜榜首。
常年辗转各地参赛,持续应对高强度脑力挑战,廖元赫坦言:“这样的生活很充实,但也非常累——毕竟脑细胞消耗太大。”
回家,是他调整状态与心态的“法宝”。“成都是我的家,很多家人都在这里,总能让我感到温暖。状态不好时,我就回来慢慢调整。”他说。业余时间里,除了陪伴家人,他还喜欢和朋友相聚,吃火锅、打球,偶尔也打打游戏。
![]()
▲廖元赫获得世界冠军
廖元赫说,他将此次夺冠视作新起点,接下来的目标是与成都队一起,争夺围甲联赛冠军。
成都棋院:其意义远超一座世界冠军奖杯本身
廖元赫夺冠的消息传回成都,成都棋院和广大棋类运动爱好者,无不为此感到欣慰与振奋。
“廖元赫的胜利,是棋城的新里程碑,对成都而言,其意义远超一座世界冠军奖杯本身。”成都棋院院长弓科表示,这个含金量极高的世界冠军,不仅是个人的突破,更是成都乃至中国围棋在世界棋坛整体实力提升的强有力证明,彰显了棋城深厚的围棋氛围和本底。
弓科说,廖元赫作为一位“00后”棋手,继上月队友党毅飞刚取得个人第二个世界冠军殊荣后,廖元赫的登顶,标志着四川省围棋新生代人才已成功接棒和崛起。从竞技体育的周期培养体系来讲,成都棋院多年构建的人才培养体系进入了收获期。廖元赫出自“棋城”成都的培育体系,他的成功,极大提升了成都作为中国围棋西部文化高地的城市形象,让这张传承千年的文化名片更加闪亮。
成都围棋能持续产出优秀棋手,得益于其全方位、系统化的人才培养生态,为国家队输送了众多顶尖棋手。成都棋院副院长李亮介绍,成都的培育体系呈现出金字塔式结构,构建了从普及层(中小学、幼儿园兴趣班)→提高层(重点班、少年队)→精英层(成都围棋队)的清晰梯队,确保了人才选拔的广泛基础和层层递进。其目标,是要建成“中国一流、世界领先”的青训体系和后备人才基地。
弓科和李亮介绍,在赛事运行与文旅融合方面,历史悠久的中国围棋西南棋王赛,是成都自主品牌赛事的典范。它已从一个单纯的棋赛,升格为成都打造“三城两都一市”自主IP体育精品赛事之一,将成都厚重的历史沉淀与传统体育、城市文化与商业消费相结合,创新“体育+旅游+人文”的模式,为赛事注入了独特的文化魅力,成为文体旅商融合发展的典范,走出一条独特的“棋城”发展之路。
红星新闻记者 王拓
编辑郭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