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这个号的客官们 ♥ 都变得更美 更好了 *
2025
![]()
那天下午,我们被“蜜蜂”叫走了
那是个平常的周四下午。刚准备整理资料,突然接到一个小学的紧急电话——需要我们马上去给学生上一个有关“蜜蜂”的自然课。时间紧到只剩一个小时四十分钟。
没有太多准备的时间,也没办法安排完整流程,我们临时砍掉了部分环节,直接启动一场“简配版”的自然课堂。
而就在我们赶去学校的路上,司机师傅还因为定位失误,让活动时间再次被压缩。幸好,现场的老师和班主任们都特别给力:有序集合、维持秩序、引导学生入场,一切都在紧凑中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
![]()
⬆️:白马湖这边营地环境还是相当不错滴!
|| 小小讲堂,甜蜜开场
活动从一段简短的蜜蜂科普开始。孩子们坐得整整齐齐,眼睛亮晶晶地望着我们——
“蜜蜂为什么会酿蜜?”
“蜂王每天都在做什么?”
“它们会不会蜇人?”
一连串的问题像连珠炮似的丢过来。那种好奇的神情,比任何一堂书本上的知识都要鲜活。
![]()
![]()
我们给他们讲解了蜂群的分工、蜂王与工蜂的职责,还有在接近蜜蜂时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记住,蜜蜂不是坏孩子,只要我们不打扰它,它也不会主动攻击。”
他们点点头,眼神里多了几分敬畏——那是一种对自然的小小尊重。
![]()
![]()
![]()
![]()
|| 勇敢地靠近,第一次与蜜蜂面对面
讲解结束后,每个孩子都穿上防蜂服。那一刻,他们个个像准备出征的小探险家,互相检查着拉链是否拉好,帽子是否扣紧。
走进透明观察室,几百只蜜蜂在他们眼前“嗡嗡”飞舞。
有人屏住呼吸,有人偷偷伸长脖子,还有人忍不住低声惊叹:“它们好快啊!”
蜜蜂从耳边飞过,嗡嗡的声浪震动着空气,但孩子们没有哭、没有退缩——那种“第一次靠近自然”的紧张与兴奋,在每个人脸上闪闪发光。
一个小男孩轻声说:“原来蜜蜂的翅膀这么透明。”
那一瞬间,你会觉得,这个世界上最好的课堂,从来不在教室,而在自然本身。
![]()
![]()
|| 寻找蜂王——一场专属于孩子们的“自然侦探游戏”
第二个环节是走近蜂箱,观察蜜蜂真实的生活。
打开蜂巢,整齐的蜂脾像一座城市的街道,每只蜜蜂都有自己的“岗位”——
有的在喂幼虫,有的在扇动翅膀调节温度,还有一只体型略大的蜂王正缓缓移动,身后紧跟着“侍卫蜂”。
![]()
![]()
![]()
![]()
“找到了!那只大的就是蜂王!”
孩子们一阵惊呼,齐刷刷地往前挤,生怕错过那难得的瞬间。
我一边笑,一边提醒:“别太靠近哦,小蜜蜂也在努力保护她的女王。”
那种专注的表情,像极了科学家的样子。原来,在童年的世界里,“探索”就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
![]()
![]()
![]()
|| 最甜的结尾——现尝蜂蜜的幸福瞬间
活动的最后一环,是他们最期待的部分:品尝现取蜂蜜。
蜂蜜一被舀出,空气中立刻弥漫起花香。每个孩子都分到一小块蜂巢,透明的蜜汁在阳光下闪着金光。
“哇,好甜!”
“我还要一口!”
![]()
![]()
有的小朋友直接放进嘴里嚼着,有的细心地蘸一点在勺子上品味,还有个女孩突发奇想,把自己的蜂蜜和杯子里的水混在一起——“这样就变成蜂蜜水啦!”
周围立刻响起羡慕的惊呼,所有的笑声都被阳光照亮了。
短短的几十分钟,却像一场关于甜与勇气的冒险。
![]()
![]()
活动结束,孩子们脱下防护服,排队和我们道别。有人还不舍地回头看那一箱嗡嗡作响的蜜蜂。
“老师,下次我们还能来吗?”
“当然能,不过要早点出发,不然蜜蜂也要下班啦。”
所有人都笑了。
那一刻我忽然明白,教育有时不需要多宏大,只要让孩子真切地感受一次生命的温度,让他们明白——蜜蜂不是课本上的“昆虫”,而是一群有秩序、有分工、有生命力的“小工匠”。
这一小时四十分钟的课堂短暂却饱满,它像一罐刚封好的蜂蜜,甜在心里,也会在记忆里慢慢发酵。
![]()
最甜的学习,不在课堂上,而在那一刻——
当孩子勇敢靠近自然,尝到一口真正的蜂蜜,
也尝到了成长的滋味。
愿所有的等待
终将变成美好的遇见
2025,用记录触碰世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