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编号:03 阅读
全文1950字
欢迎通过公众号后台获取文中引用书籍
![]()
第一次读《小王子》的时候,还是小学。
当我看到那只被蛇吞到肚子里的大象时,便不自觉地笑出了声。
还有那只毛茸茸的狐狸,让我觉得非常可爱,想养一只一样的小狐狸。
至于最后那条毒蛇就让我感到有点害怕了,我总觉得小王子是被它毒死了。
除了这些有趣的插图外,文字实在是没看进去多少。
第二次读是在高中。
那时候正处于情窦初开的年纪,我以为自己看到了书中的爱情。
当时觉得爱情就该是这样,即使玫瑰满身是刺,还挺任性的,
但小王子依然执着地爱着玫瑰,每天为她浇水捉虫子。
但令我不解的是狐狸和小王子说的话,
什么是驯养?为什么驯养会让人流泪呢?
直到今天再次翻开这本童话,带着更加复杂的感情经历,
我才突然发现,作者其实已经在这本两万字的小书里写明白了爱情。
只是那时的自己没看懂什么是爱情。
这不仅是一本写给孩子的童话,更是一则献给爱情的寓言。
小王子深爱着玫瑰,那是一朵口是心非又傲慢的玫瑰。
她明明渴望着小王子的爱,却总是用虚荣和傲慢来武装自己。
她会装模做样地咳嗽,表现得柔弱不堪,只为了博取小王子的关注;
她也会时不时炫耀那四根刺,试图用这份张牙舞爪来掩饰内心的不安。
当时的小王子,就像那时的我一样,
只用眼睛看到了她的刺,听信了她那些赌气的话,
却没能用心读懂她那份笨拙的深情。
于是,他选择了逃离。
直到后来,当狐狸告诉了他那个秘密,他才痛苦地承认:
“我那时什么也不懂!我应该根据她的行为,而不是根据她的话来判断她。她香气四溢,让我的生活更加芬芳多彩,我真不该离开她的……我那时太年轻,不懂得怎么去爱她。”
这让我想想起自己在初次遇到爱情时,也和当时的小王子一样天真。
那时我总是听不懂对方在说什么,甚至弄不清争吵背后究竟是讨厌还是爱。
现在想来,玫瑰当然是爱小王子的,
只是那时的我们都忘了:
爱不仅需要一颗真诚的心,更需要用对的方式去表达。
![]()
与玫瑰那份懵懂的爱相比,
狐狸对爱的理解透彻得近乎悲凉,却又成熟得令人动容。
狐狸深刻地明白,驯养不仅仅是陪伴,更是一份关于“独一无二”的契约。
这份独一无二并非来自客观的筛选,而是来自心灵的认定。
哪怕世间有千千万万个一模一样的小男孩,
但在驯养的那一刻起,他们便互为唯一。
但狐狸更清醒地知道,这份契约的背面,写着责任,也写着代价。
它预见到了小王子的离开,也预见到了自己终将流下的眼泪。
但他依然选择了伸出前爪,去建立这份注定会心碎的联系。
这种带着清醒的沉沦,正体现了爱的最高含义:
爱不仅需要真诚,更需要正确的方法,以及承担离别痛苦的勇气。
玫瑰只有单纯的真心,而狐狸却拥有看透结局依然拥抱过程的孤勇。
这正如罗曼·罗兰在《米开朗基罗传》中所言: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
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而在《小王子》里,唯一的英雄主义,
或许就是在认清了爱的羁绊与苦涩后,依然选择去爱。
大人们总认为这样的爱是天真的。
书中的商人痴迷于冰冷的数字,他们忙着计算、忙着占有,
以为把星星锁进账本就是拥有了整个宇宙。
数字能计算玫瑰的香气吗?数字能衡量那份爱的真诚和勇气吗?
所有的大人曾经都是孩子,
但是他们却在现实的洪流中任由自己那颗原本真诚、包含爱意的心蒙上了厚厚的灰尘。
小王子要回到他的星球去了,这么久没有照顾玫瑰,她一定已经非常难过了。
可是自己的躯壳太重了,他没办法飞回自己的星球。
这时一条金色的蛇出现在他身边,蛇说它可以把人送回他们来时的地方,
同样可以让小王子摆脱沉重的躯壳,飞回自己的星球。
那天晚上,小王子倒了下去。
但沙子是柔软的,那具身体倒下的时候没发出什么声响。
小王子并非无所畏惧,面对冰冷的死亡,他那柔弱的身体也曾颤栗。
但为了那朵玫瑰,他灵魂中爱的火焰瞬间烧掉了所有的恐惧。
故事随着小王子的倒下就结束了。
剩下的是作者对他无尽的思念。
作者并没有告诉我们小王子是被毒死了还是回到了自己的星球。
但每一个读者都相信小王子带着自己的对玫瑰的爱和狐狸告诉他的一切回家了。
![]()
我也曾困惑,
究竟是什么力量,让那个会对毒蛇感到恐惧的小男孩,敢于抛下沉重的躯壳?
其实,这个答案早在狐狸的爱中展现出来。
爱不像是一个知识或一门技术,可以在别人的指导中学会。
只有一颗真诚的心全然的爱着我们的时候,
我们才能明明白白的看到什么是爱。
让小王子敢于直面死亡的正是爱里面的那份勇气,和他对玫瑰的那份责任。
当我回想自己的感情时,总会觉得自己像孩子一样天真。
但是当我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
我却被小王子、狐狸、玫瑰那同样天真的爱深深感动。
此时我才知道这不是天真,是感情最为真诚的部分。
之所以觉得天真,是因为自己不敢直面爱情中的那些痛苦。
曾经的自己以为爱情总是幸福快乐的,
却没有看到真正的爱所需要承担的那份责任和直面痛苦的勇气。
也许我也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大人,
但我仍然希望自己没有忘记自己曾经是一个孩子。
也希望读过这本书的人,都能发现自己心里的那个小王子。
本文提到书籍:
《小王子》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
《米开朗基罗传》罗曼·罗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