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高福利社会不适合我们,而996又有其必要性?一般刷到这种视频,我会马上划走,以免让算法觉得我感兴趣。但这个是粉丝发给我的,而且点赞有点多,我就十分好奇他是怎么说服这十几万人放弃高福利而崇尚996的?于是我决定把它看完,强忍着不适听他说了13分钟,内容可以总结为三句话:历史阴谋论加经济学奇观式解读加马克思主义术语包装的民族主义。
下面逐步拆解,尽量保持其原汁原味,但有些口语化较多的段落还是提炼其观点。老规矩,避免侵权,不使用原话。
资本主义扩张的方式就是殖民,无论是最开始的暴力殖民还是现在的资本殖民,道理都是一样的,都是通过殖民地的廉价劳动力进行生产,然后再把产品高价在殖民地倾销,从而获得巨额利润,而资本家们只有拿着这个利润才能够回去建设所谓的高福利社会。说白了就是往外插几根吸血管,不停吸血来反哺国内。
这里有个bug,我不知道你们发现没有,那就是A残酷剥削完了B的劳动力之后,B仍然有强大的购买力去购买A的高价商品,让A获得巨额利润。有人可能会联想到越南,特斯拉在越南建厂,利用越南的低廉劳动力生产,生产出的车辆再高价卖给越南本地人。但是且不说特斯拉这个高价是不是真的比越南同档次的国产车价格更高,你就想想在这个过程中,越南的工人有没有受益?特斯拉的工资是比越南本土企业高还是低?越南工业发展有没有受益?特斯拉的技术转移有没有促进本土企业进步?越南政府有没有受益,对就业、税收甚至法律环境有没有贡献?如果你不能理解这个世界上存在互利这件事,那么你为什么会认为B能同时具备廉价劳动力和强大购买力这两个属性?
资本主义扩张确实是利用了全球劳动分工的不平等,但是发展中国家也通过融入全球化体系实现了人类历史上最快速度的发展。作者默认了一个十分荒谬的前提,那就是资本家全是爱国的,但是为什么他要用在国外掠夺回来的钱乖乖地投回国内给那些国内的穷人呢?难道不应该是哪里的税负更低,他去哪里吗?这个根本性的错误认知在后边会多次出现。
资本家发现,打造高福利社会对他们来说也是好处多多。
第一,可以防止被殖民。高福利社会首先就是提高了劳动力的价格,那他们本国的劳动力就不会变成廉价劳动力,也就不会被其他国家殖民。这不,马上就出现了为了本国国民不被外国殖民吸血而主动提高劳动力价格,资本家化身成为了爱国企业家。那我们这儿的爱国企业家为什么不提高劳动力的价格?为什么要实行996呢?欧美的这些个爱国企业家,为什么十八、十九、二十世纪几百年,都没有想到这个好办法,非得等到二战结束,凯恩斯主义盛行,工会运动高度发展后,他们才集体良心发现呢?这是完全的因果倒置了。
第二是可以防止经济泡沫产生。高昂的劳动力价格可以防止国际资本大量涌入炒作泡沫,引发系统性风险。遇到这种假设性的问题,先问是不是。高工资真的能防止国外资本涌入吗?2004年美国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额2788亿美元,中国1162亿美元,越南201亿美元。美国劳动力价格无疑是高于中国的,中国又高于越南,但是越南外国直接投资流入远低于中国,中国又低于美国,和作者的理论正好相反,这也是我看此类视频总要强忍不适的原因之一。他们总喜欢拍脑袋搞“发明”,就算你是小白,不查数据,但是97年的金融危机总知道吧,08年的次贷危机总知道吧,10年的希腊债务危机总知道吧。高福利国家泡沫破裂的例子比比皆是。高工资不仅不能防止泡沫,还会给杠杆提供信用基础,从而更容易产生泡沫。
第三,可以避免内卷,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啊,这条倒是没有说错,这是其中少有的合理观点之一。
第四,可以给自己打造人设,吸引全球人才汇聚本国,这就又开启了一条新的人才吸引途径。作者似乎总是认为资本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利益是一致的,资本家十分乐意承担高昂的税率,以提高社会福利来支持国家,通过高福利来吸引外国人才。我跟你说,这纯粹是臆想,资本家最讨厌的就是高税收和高昂的人力成本。大家可以对比一下社会福利支出占GDP比重和外籍高技能人才比例,然后就会发现,吸引人才的核心是什么?是语言壁垒、经济规模、产业链核心地位、顶尖大学、友好的移民政策、高薪酬——注意,是高薪酬而非高福利。这也是美国这个中等福利国家对全球人才的吸引力远大于北欧和日本这样高福利国家的原因。
第五,他还能粉饰资本主义那套民主自由的说辞,搞得他们好像真的为国为民一样,实际上是基建不行,医疗不行,菜市场里全是罐头,一吃一个不吱声。当然这都不重要,他们依然是美丽且富饶的高福利社会。这个就叫做不做调查、坐井观天。基建包括什么?只有高铁吗?高铁、机场、公路、供电、通信、供水,哪个行哪个不行,取决于其社会的取舍。单一对比和综合对比,你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医疗行不行?看最直观的两个数据便知。至于说市场里全是罐头是什么意思,我理解的是他想说高福利社会的人吃不起生鲜,还是说他们的食品安全有问题?
这也解释了同样是签了广场协议,怎么日本就经济衰退了30年,英国、法国、德国就没事儿呢?这和劳动力廉价是否有着直接的关系呢?其实,80年代末正是日本最纸醉金迷的年代,1990年,日本人年薪49070美元,高于英法,低于美国,但总体都在一个档次。日本失去的30年,你可以赖产业结构严重依赖出口,可以赖日本央行操作失当,也可以赖人口老龄化,但唯独跟劳动力便宜扯不上任何关系,因为当时劳动力并不便宜。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高速发展的时候,不仅自己劳动力廉价,还招募了大量东亚其他国家的廉价劳动力加班加点,996创造了日本历史上的神武景气和岩户景气。但实际上,日本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社会,历史上从来没有过哪个阶段是大量招募外国廉价劳动力的。至于996,日本人的工作时长比欧美要长,这是事实,源自于其民族文化和发展阶段,但是要说能和996比,那你就太看得起日本人,也太看不起我们自己吃苦耐劳的能力了。1960年,日本人平均每年工作时长2256小时,平均每周5天,每天8.6小时;之后缓慢下降,到1990年是2031小时,平均每周5天,每天7.8小时。
但资本热钱涌进日本不是来做慈善的,这些资本热钱不仅会吸血,还会制造泡沫,最典型的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房地产。日本当时就是因为房地产泡沫破裂,导致经济一蹶不振,一直延续到现在。同理,隔壁的韩国也是泡沫破裂导致经济崩溃。国际资本在一番骚操作之后,不仅收割了他们的钱,还逼迫他们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导致他们彻底沦为了半资本半殖民地社会。这个逻辑是国际资本吸血导致国内房地产泡沫,导致经济崩溃、半殖民化,这压根儿没有搞清楚日本泡沫的成因。
我是看明白了,对于日本,他完全是道听途说,历史完全不懂,数据一个不查。可是中国的房地产你总经历过吧?哪个楼盘是外国资本炒起来的?崩盘又是因为哪个外国资本撤资呢?说韩国因为泡沫崩溃,韩国啥时候崩溃了?97年、08年不是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吗?然后“崩溃”的韩国,被“吸干了血”的韩国,成了“半殖民地”的韩国,强势复苏,成为了亚洲第四个发达国家吗?
但是再看英国、德国、法国,他们的劳动力价格很高昂,所以就没有资本热钱会涌入他们那儿去吸血和制造泡沫,这个我就不重复解释了,参见2008年美国房地产泡沫引发的全球危机。而且欧美还有一个非常大的优势就是人口优势。诶,有人就心想了,怎么欧美人那么少,还成为人口优势了?正是因为人少才有了“吸血”的可能,因为原则上只有多数人供养少数人才能实现高福利,少数人供养多数人是实现不了的。你想想是不是?假设我们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他们是被殖民的国家,让他们加起来8亿人口来共享我们14亿人口的资源,你觉得可能吗?所以资本主义这条路在我们国家就走不通了。
你先想一个问题:高福利的这个福利是对本国富人征的税,还是少部分资本家去外国掠夺完、抢劫完之后老老实实地送回来,送给国内的穷人?搞不懂这一点,你就会天真地以为资本家和你一样天真。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