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蓬松的羽绒服,在冬天为我们抵御寒风,可很多人不知道,万一落水,它还能在关键时刻提供宝贵的浮力。
前不久,陕西安康一名17岁女孩从上游落水,在河中漂流3公里后获救,事后救援人员分析,除了女孩全程保持冷静,她那件羽绒服也起了大作用,内部充满空气,让她得以漂浮在水面,等到了消防员的救援。
![]()
之前湖南郴州也有一位女子失足落河,在家人的提示下,她借助羽绒服浮力,在水中保持“躺平”姿势,最终也成功获救,两起事件共同揭示:看似普通的羽绒服,在落水瞬间可能成为重要的求生工具。
羽绒服为什么能让人浮起来?关键在于其内部储存的大量空气,羽绒蓬松的结构在入水后会形成暂时的气室,产生足够浮力,帮助人体上浮,不过不同厚度羽绒服的浮力效果也有差异。
![]()
消防员曾进行过实验:穿着较厚的羽绒服入水,人可以轻松浮起,十分钟后头部仍能保持在水面以上;即使模拟轻微挣扎,浮力依然足够,而换上薄款羽绒服后,虽然也能浮起,但下半身更容易下沉,一旦剧烈动作,空气容易逸出,浮力会减弱。
与羽绒服相比,普通棉服的表现则大不相同,实验显示,聚酯纤维填充的棉服浸水后迅速吸水,变得沉重,仅能支撑人体漂浮约两分钟,之后就像被水浸透的负重,将人往下拉,可见在突发落水的情况下,羽绒服的临时浮力优势非常突出。
![]()
需要明确的是,羽绒服仅是应急辅助,绝不能因此对水域安全掉以轻心,预防始终优于自救,远离没有安全防护的河道、湖泊,才是避免溺水意外的根本。
但万一不慎落水,掌握“躺平式漂浮法”或许能为你争取到关键的救援时间,首先,尽量保持镇定,不要慌张乱动,手臂挥舞反而容易导致身体下沉。
![]()
正确的做法是屏住呼吸,全身放松,让头部后仰,口鼻露出水面,用嘴呼吸,如果身体能够稳定,可以将双手向前平伸,膝盖微微弯曲,抬起下巴,这样既能保持平衡,也有助于减少体温流失,延长等待救援的时间。
![]()
若发现他人落水,切勿盲目下水施救,自然水域情况复杂,即便擅长游泳的人也容易发生意外。此时应立即拨打119、120等急救电话,寻求专业救援,才是对落水者最有效的帮助。
![]()
了解了事情之后,网友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这姑娘真是临危不乱,心理素质太强了!”
“从上游漂下来3公里还能这么冷静,绝对是教科书式的自救!”
“赶紧看了一眼我的长款羽绒服,瞬间觉得这钱花得值!”
“看来冬天去水边玩,还真得穿对衣服,关键时刻能顶大用。”
“以后买羽绒服,浮力成了新的性能指标,销售是不是该多一个‘浮力系数’?”
在看完这个案例和实验后,除了羽绒服,你觉得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看似普通的物品,在紧急情况下可能发挥出人意料的救命作用?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脑洞”或听说过的小知识!
信源:大河报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