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被誉为 “唐朝第一美人” ,她的美貌在史书上留下了“光艳动天下”的惊人评价。
她的人生标签,除了美貌,还与“毒杀亲父”、“与母侍一夫”这些骇人听闻的词语纠缠在一起,最终的结局更是令人唏嘘。
她,就是唐中宗李显与韦皇后最宠爱的小女儿,安乐公主李裹儿。
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要说安乐公主,就必须先从她的父亲唐中宗李显说起。李显这个人,一辈子活得相当憋屈。他是武则天的儿子,两次登基,又两次被赶下台。第一次当皇帝,屁股还没坐热,就因为说了句“我就是把天下给韦玄贞(韦皇后之父)又如何”的气话,被他强势的母亲武则天直接废黜,流放到了房州。
![]()
而我们的主角李裹儿,就是在这段最艰难的流放岁月里出生的。当时天寒地冻,条件艰苦,刚出生的女婴连一件像样的襁褓都没有。李显看着这个在苦难中降临的女儿,心疼不已,只能脱下自己的外衣,将她包裹起来。
也正因为如此,他给这个女儿取了一个小名,叫做“裹儿”。
或许正是因为这份出生于患难的特殊情谊,当李显后来在“神龙政变”后重登帝位时,他对这个小女儿的宠爱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他册封李裹儿为安乐公主,给了她当时一个公主所能想象到的一切。
![]()
可以说,前半生的苦难,换来了后半生的补偿式溺爱。李显对她几乎是有求必应,而她的母亲韦皇后,同样野心勃勃,也将安乐公主视为自己未来掌控权力的重要棋子。
在父母的纵容下,安乐公主长成了一位“光艳动天下”的绝色美人。《新唐书·公主列传》中对她的美貌用了极为夸张的笔墨,称其 “姝秀辩敏” ,也就是既漂亮又聪明伶俐。
在她的时代,她的美是公认的,甚至可以说,在杨玉环还未名动京城之前,安乐公主才是长安城里最耀眼的那颗明珠。
![]()
公主的野心有多大?
从房陵回到繁华的长安,从一个流放犯的女儿变回帝国最尊贵的公主,这种巨大的落差让安乐公主对权力和财富产生了近乎病态的迷恋。
她大兴土木,修建的公主府邸,在规模和华丽程度上公然模仿皇宫,甚至有的地方比皇宫还要讲究。她为了在自己府中的池塘里模拟出真实的溪流山涧,不惜强拆百姓民房,开凿渠道。
更有甚者,她命人搜罗天下奇珍异鸟,用它们的羽毛编织成一件 “百鸟裙”,这件裙子“正视为一色,傍视为一色,日中为一色,影中为一色”,裙上还能呈现出百鸟的形态,可谓巧夺天工。
![]()
如果仅仅是生活奢靡,或许还能被看作是小女孩的骄纵。但安乐公主的野心,远不止于此。
她利用父亲的宠爱,公然卖官鬻爵,将朝廷的官职当成商品一样明码标价出售。她甚至不通过中书省和门下省,自己写好“敕令”,然后用布巾蒙住父亲的眼睛让他盖章。
唐中宗李显对此竟然也一笑而过,从不拒绝。这种荒唐的 “斜封官” ,在当时几乎成了一道公开的风景线,严重破坏了朝廷的政治生态。
随着权力的膨胀,安乐公主的野心也开始显露出来。她不满足于仅仅当一个有权有势的公主,她想要一个前无古人的名分,“皇太女” 。
![]()
她多次向父亲李显请求,希望能够成为皇位继承人,理由是“既然祖母(武则天)可以当皇帝,我作为她的孙女,为什么不能当皇太女?”
这个请求在当时无疑是石破天惊的。李显虽然懦弱,但在立储这种原则问题上,还是拒绝了她。
弑父的千古悬案
公元710年,唐中宗李显在神龙殿突然暴毙,年仅55岁。
那么,最耸人听闻的指控,毒杀亲父,又是怎么回事呢?这究竟是历史的真相,还是政治斗争的污蔑?
![]()
根据司马光在 《资治通鉴》 中的详细描述,这件事的起因,依然是安乐公主的“皇太女”之梦。在请求被拒后,安乐公主与母亲韦皇后感到失望和愤怒。
与此同时,韦皇后与大臣武三思(武则天侄子)等人的私情在宫中已是公开的秘密,朝中正直的大臣对此多有议论,这让韦后集团感到威胁。
为了彻底掌控权力,效仿武则天临朝称制,她们决定铤而走险,除掉那个唯一阻碍她们的、既是丈夫又是父亲的皇帝。
![]()
《资治通鉴》记载得非常具体,说韦后让她的情夫马秦客和光禄少卿杨均负责执行,在一个炎热的夏日,将剧毒掺入唐中宗爱吃的汤饼(一种面食)之中,亲手断送了李显的性命。
在这场阴谋中,安乐公主被认为是积极的同谋者,因为皇帝一死,母亲临朝,她成为“皇太女”的梦想就近在咫尺了。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另一面。《旧唐书·中宗纪》的记载则相对简单,只写了“安乐公主志欲皇后临朝称制,而求立为皇太女,自是与后合谋进鸩”,以及“帝遇毒,崩于神龙殿”,并没有《资治通鉴》中那么生动的细节。
![]()
因此,后世的一些学者也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李显本身就有心脑血管疾病的家族史,他可能是因为疾病而猝死 。而“毒杀”的罪名,很可能是后来发动 “唐隆政变” 的李隆基(后来的唐玄宗)和太平公主为了师出有名,特意加在韦后和安乐公主身上的“欲加之罪”。
毕竟,弑君弑父是十恶不赦的大罪,有了这个罪名,他们的政变就具备了天然的正义性。
所以,安乐公主是否真的亲手参与毒杀了那个曾经用衣服包裹她的父亲,成了一桩千古悬案。我们无法给出100%确定的答案。
![]()
但无论真相如何,有一点是肯定的:在当时混乱的政治环境下,安乐公主的野心和跋扈,已经让她成为了一个为了权力可以不择手段的危险人物,以至于“毒杀亲父”这样的指控安在她的身上,竟让当时和后世的许多人都深信不疑。
与母侍一夫?
在所有我们能够查阅到的正史,包括 《旧唐书》、《新唐书》和《资治通鉴》 中,都找不到任何关于安乐公主与母亲韦皇后“共侍一夫”的明确记载。
![]()
那么,这种骇人听闻的谣言又是如何产生的呢?这与当时唐中宗一朝极度混乱的宫廷关系密不可分。唐中宗李显性格懦弱,对韦皇后和安乐公主极度纵容,导致了后宫对前朝政治的深度干预。
韦皇后本人私生活极不检点,她与武三思、马秦客、杨均等多名朝臣都有私情,这在当时几乎是半公开的秘密。
她甚至鼓励唐中宗与自己的宠臣们一起玩“双陆”(一种棋类游戏),以便她能在旁边和情夫眉来眼去。
而安乐公主在这方面也“不遑多让”。她先是嫁给了武三思的儿子武崇训,但同时又与武崇训的堂兄弟武延秀关系暧昧。
![]()
在武崇训死后,她便立刻改嫁给了武延秀。整个宫廷的男男女女关系,就像一团乱麻。甚至有野史传闻,说韦皇后与自己的女婿武崇训也有染,这就构成了“母女共侍一夫”的另一个版本传闻。
正是因为韦后与安乐公主母女的私生活都充满了各种为人不齿的丑闻,才让后人将这些混乱的关系进行艺术加工,最终演变成了“母女侍一夫”这种极具冲击力的说法。
血溅梳妆台
毒杀李显(无论真假)之后,韦皇后立了一个年幼的傀儡皇帝李重茂,自己临朝称制,距离成为第二个武则天只有一步之遥。
![]()
安乐公主也如愿以偿,权势达到了顶峰,她相信自己的“皇太女”之梦马上就要实现了。
然而,她们低估了李唐皇室中其他人的力量,尤其是另外两个狠角色,李显的妹妹太平公主,和李显的侄子李隆基。
韦后和安乐公主的倒行逆施,早已让朝野上下怨声载道。太平公主和李隆基都清楚,一旦韦氏集团彻底稳固了权力,下一个要被清除的,就是他们这些李氏皇族。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先发制人。
![]()
于是,就在唐中宗驾崩后不到一个月,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李隆基联合禁军将领,发动了著名的 “唐隆政变”。叛军如潮水般涌入皇宫,直扑韦皇后和安乐公主的寝宫。
韦皇后在混乱中被叛军斩杀。而那位不可一世的安乐公主,据说在叛军冲进来的时候,她正在梳妆台前,对着镜子精心描画自己的眉毛。她或许还在做着第二天登基为“皇太女”的美梦。
然而,冰冷的刀锋瞬间划破了寂静,这位年仅25岁、曾被誉为“唐朝第一美人”的公主,还没来得及反应,就身首异处,血溅梳妆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