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十五五”,北京发展活力胜过压力,机遇大于挑战。在系统总结“十四五”时期主要指标、重点任务实施等情况,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阶段性要求的基础上提出规划建议,对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作出系统谋划,将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作为重要方向,把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放在突出位置。“十五五”序幕将启,我们这座城市将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北京新篇章。
11月17日,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描绘了首都未来5年的发展蓝图,为我们这座城市在新的起点上接续奋斗明确了前进方向。
再过一个多月,“十四五”即将收官。过去5年,我们亲眼见证了这座有着3000多年建城史、870多年建都史的伟大城市与国家同频共振的奋进,亲身体会到了民生愿景变成幸福实景的跃升。这是深入实施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5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迈上新台阶的5年,是在减量发展背景下地区生产总值即将跨越5万亿台阶的5年,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5年,是市场环境更加公平、企业经营更有活力的5年。同时,也是城市宜居水平全面提升,民生福祉不断增进的5年。北京坚持以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统领,在奋斗中蓄积力量拔节成长,书写出不平凡的京华篇章。
“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未来5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北京的“十五五”规划建议与国家规划相衔接,在全国大局中精准定位,自觉在“十五五”时期应承担的历史任务中展现首都担当。这不仅是在深刻认识发展形势基础上积极识变应变求变,牢牢把握战略主动的精准谋划,也是确保北京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努力在全国现代化进程中走在前列的前瞻布局。
展望未来5年,北京发展的战略定力、必胜信心源于对发展形势的深刻认识。“十五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处于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完整产业体系优势、丰富人才资源优势更加彰显。对于北京而言,直面挑战、发挥优势,既需要锚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方向,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也需要创新生态持续优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高精尖产业领先优势全面增强;既需要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深入交融,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充分释放,社会文明不断进步,也需要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超大城市治理体系不断健全,宜居品质不断跃升;既需要民生福祉不断增进,共同富裕取得重要进展,也需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如果说,过去5年北京攻坚克难所取得的成绩为我们继续前行增添了底气,那么,北京“十五五”规划建议就为我们未来5年努力在全国现代化进程中走在前列增加了信心。
放眼“十五五”,北京发展活力胜过压力,机遇大于挑战。在系统总结“十四五”时期主要指标、重点任务实施等情况,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阶段性要求的基础上提出规划建议,对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作出系统谋划,将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作为重要方向,把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放在突出位置。在接续解答“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一重大时代课题中,围绕“都”的功能谋划“城”的发展,以“城”的更高水平发展服务“都”的功能这条高质量发展的逻辑线清晰可辨,绘就了首都功能持续提升、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群众生活品质不断提高、首都文化影响力明显增强、美丽北京建设取得更大成效、首都安全水平全面提升的未来发展蓝图。
“十五五”序幕将启,我们这座城市将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北京新篇章。锚定到2035年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努力建设好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首都、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国首都、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北京,将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特约评论员)
编辑/汪浩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