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矛盾无小事,民生纠纷系民心。在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警调+民调+律调”三方联动机制正成为化解群众矛盾、守护社会和谐的“金钥匙”。2025年10月,一场因中医诊疗引发的纠纷,经由该机制的精准发力,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而永安调解室驻派出所所长续强的现场指导与统筹调度,更让这场调解成为基层矛盾化解的鲜活范本。
![]()
68岁的张女士患有心脏疾病多年,2025年10月,听闻市区某私立中医诊所口碑颇佳,便慕名前往就诊。然而,连续服用多副中药后,张女士不仅未感不适缓解,反而出现血糖持续居高不下的情况。情急之下,她前往市属中医院住院治疗,经过一周的系统诊疗,血糖指标才得以明显下降。身体的不适与诊疗效果的落差,让张女士难以接受。10月18日,她前往该私立中医诊所讨要说法,双方沟通未果后,诊所选择报警,一场潜在的冲突一触即发。
接警指令下达后,驻派出所所长续强第一时间作出部署:“医疗纠纷关乎群众切身利益,既要守住秩序底线,更要带着温度化解诉求,立即启动三方联动调解!”民警抵达现场后,按照续强所长“先稳情绪、再理事实、后解诉求”的指导原则,迅速分隔双方、安抚情绪,避免矛盾进一步激化。与此同时,续强所长同步联系驻所人民调解工作室调解员与轮值律师,明确要求“调解员聚焦情感疏导找症结,律师立足法律框架明权责,民警做好秩序保障强引导,三方形成合力高效处置”。
调解现场,续强所长全程统筹把控,既当“协调员”又当“引导员”。面对张女士的激动情绪,他耐心倾听其就医经历与诉求,用“阿姨,您的身体不适我们感同身受,一定会帮您讨个公道”的暖心话语拉近距离;针对诊所负责人的抵触心理,他则从“诚信经营是立所之本,主动担责才能赢得信任”的角度释理明义。在他的指导下,调解员细致梳理诊疗全过程,律师结合《民法典》《医师法》就诊疗责任、补偿标准等进行专业解读,三方协同发力,逐步打消了双方的顾虑与分歧。
最终,在续强所长的见证下,双方达成一致协议:该私立中医诊所一次性补偿张女士两万元,双方就此次纠纷互不追究其他责任。签字确认时,张女士紧紧握住续强所长的手说:“多亏了所长主持公道,让我们老百姓的诉求有了着落!”诊所负责人也表示:“所长的指导既讲法理又讲情理,让我们认识到了自身不足,这样的调解心服口服。”一场剑拔弩张的纠纷,在科学调度与温情调解中圆满化解。
![]()
从剑拔弩张到握手言和,这场纠纷的顺利化解,既彰显了永安人民调解室“警调+民调+律调”三方联动机制的实践优势,更离不开基层派出所所长的精准指导与责任担当。警调筑牢秩序防线,民调架起沟通桥梁,律调守住法治底线,再加上基层领导的统筹引领,形成了“上下联动、左右协同、情理法融合”的化解合力,既保障了群众合法权益,又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更让群众在纠纷解决中感受到了公平正义的温度。这一典型案例,为基层矛盾多元化解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经验,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理念,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了强劲动力。
案例点评
本案例是基层永安调解室“警调+民调+律调”三方联动化解医疗纠纷的成功实践,更凸显了基层派出所所长在矛盾处置中的核心引领作用,其价值亮点尤为突出。其一,统筹有力,精准定调,续强所长第一时间明确处置原则与分工,为调解工作划定清晰方向,避免了处置碎片化;其二,情理兼顾,温度赋能,既以法治思维守住处置底线,又以人文关怀化解情绪对立,实现了“案结事了”与“人和”的有机统一;其三,机制落地,示范引领,通过具体纠纷的化解,将三方联动机制从“制度设计”转化为“实战成效”,为基层同类纠纷处置提供了“定方向、聚合力、暖民心”的可复制路径,是基层治理“力度、精度、温度”三位一体的生动诠释。孝义政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