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西方从罗马共和国时期(公元前509年-公元前27年)就有了由祭司团执行的正式宣战仪式,东方则从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师出有名”的说法,强调开战前必须告知对方理由。
即使是按照现代国际法,1907年颁布的《海牙第三公约》中也明确规定到,开战之前,必须以有理由的宣战书形式,或以最后通牒形式,预先并明确地通知对方,否则敌对行动不应开始。
下面就来盘点下,日本历史上8次不宣而战的偷袭行为。
![]()
- 1952年日本偷袭朝鲜(万历朝鲜之役/壬辰倭乱)
1592年(明神宗万历二十年),日本丰臣秀吉下令倾全国之兵,悍然入侵朝鲜半岛。日本的目标是吞并朝鲜,进而侵占中国。
- 1874年日本偷袭中国台湾(牡丹社事件)
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日本以琉球渔民在台湾遇害为借口,派遣3600余人的部队入侵台湾南部,残酷杀戮当地高山族平民。这次行动是日本明治维新后首次对外用兵,未事先对清政府宣战,具有明显的武力侵犯性质。
- 1894年日本偷袭清朝海军(甲午战争)
1894年7月25日,日本海军在未对清朝宣战的情况下,在朝鲜半岛西海岸的丰岛海面突然袭击了清军的运兵船“高升”号及其他船只,挑起了丰岛海战,甲午中日战争由此爆发。
- 1904年日本偷袭俄罗斯太平洋舰队(旅顺口海战/日俄战争)
1904年2月8日晚至9日凌晨,日本联合舰队在没有事先宣战的情况下,突然袭击了停泊在中国旅顺港(当时被俄国租借)的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史称旅顺口海战,拉开了日俄战争的序幕。
- 1931年偷袭中国东北军(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晚,日本关东军自行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一段南满铁路,反诬中国军队所为,并以此为借口突然炮轰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攻占沈阳。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
- 1937年偷袭卢沟桥中国守军(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1937年7月7日夜间,日本军队在北平郊外的卢沟桥附近进行夜间演习,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方拒绝后,日本军队向中国守军开枪开炮,进攻宛平城和卢沟桥。
- 1941年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太平洋战争)
1941年12月7日(夏威夷时间),日本海军偷袭了美国太平洋舰队基地珍珠港。虽然日本方面计划在袭击前向美国递交宣战书,但由于各种原因,宣战书在美国遭受袭击后才被递交,实际上构成了事实上的“不宣而战”。
- 1941年日本偷袭英属香港和东南亚
1941年日本偷袭完美国珍珠港后,随即对马来亚(马来西亚)、新加坡、英属香港、菲律宾、关岛和威克岛、荷属东印度群岛(印尼)、缅甸、柬埔寨和老挝等殖民地发动了不宣而战。
虽然日本武士道精神强调荣誉和正面战斗,但在实际战略中,战术的灵活性和出其不意也被重视,在特定情况下,日本又认为“奇袭”是最为高效的制胜之道,且没有负罪感。
明治维新后,日本积极学习西方列强的扩张模式,并在其中加入了自身特色(武士道),将偷袭视为一种有效的地缘政治手段。
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的日本军国主义鼎盛时期,这种以偷袭为切入点的战略手段被系统性地运用,并最终导致日本在国际上形象受损,乃至在二战中走向覆灭。
由于历史上日本这种不宣而战的偷袭行为,为其赢得了不少阶段性胜利或是完全胜利,收益极大,即使是在部分战争中以失败告终,日本本土也几乎没有任何损失,或是很快振作起来。
抛开道德不谈,日本未来依然会随时会偷袭其他国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