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1月18日)高等教育评价专业机构软科今日正式发布2025“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ShanghaiRanking's Global Ranking of Academic Subjects,简称GRAS)。2025年排名新增人工智能、机器人科学与工程两个学科,排名学科数达到57个,覆盖理学、工学、生命科学、医学和社会科学五大领域。GRAS的排名对象包括全球3000多所大学,最终发布的榜单展示了92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余所高校的近2万个学科点。
![]()
中国内地高校在21个学科排名世界第一,相比去年增加3个,其中清华大学有7个冠军学科,冠军学科数仅次于美国的哈佛大学(11个),上海交通大学有2个冠军学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12所高校各有1个冠军学科。中国高校冠军学科数量逐年增加,显示出中国高校的学科建设在服务国家战略和产业需求的牵引下正在加速突破,一批高校在各自的优势学科上正在实现从追赶者到全球引领者的转变。
![]()
美国高校保持领先
中国内地高校稳步提升
美国大学在今年的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仍然保持领先,在27个学科占据榜首,上榜总次数达到4281次,位列全球第一。中国内地高校持续进步,在21个学科拔得头筹,上榜总次数3747次,位列全球第二,上榜高校数量达到359所。中国内地高校在各学科排名中的上榜总次数和上榜高校数量近10年来稳步提升。
哈佛大学在11个学科中夺冠,在全球高校中位列第一。拥有1个以上冠军学科的高校还有清华大学(7个)、麻省理工学院(4个)、斯坦福大学(3个)、香港理工大学(3个)、上海交通大学(2个)、芝加哥大学(2个)。上榜学科总数最多的前三名高校分别是浙江大学(55个)、牛津大学(53个)、新加坡国立大学(53个)。
![]()
![]()
![]()
![]()
![]()
中国内地高校再创新高
21个学科位列世界第一
2025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中国内地高校在电力电子工程、生物医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3个学科首度问鼎世界第一,使得中国内地高校的全球冠军学科增加到21个。分别是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电力电子工程、化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纳米科学与技术、能源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东南大学(通信工程)、哈尔滨工业大学(仪器科学)、同济大学(土木工程)、河海大学(水资源工程)、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航天工程)、武汉大学(遥感技术)、中南大学(矿业工程)、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工程)、东华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中国农业大学(农学)、扬州大学(兽医学)。其中,扬州大学首次拥有全球冠军学科。
![]()
从上榜学科数来看,浙江大学延续了去年的优势,以55个上榜学科数登顶中国内地第一,同时也成为全球上榜学科数量最多的学校。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中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厦门大学的上榜学科数也都达到或超过40个。
第二轮“双一流”建设新晋入选高校在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表现优异。南方科技大学有33个学科上榜,其中23个学科进入世界百强。上海科技大学有18个学科上榜,1个学科进入世界百强。华南农业大学有13个学科上榜,3个学科进入世界百强,2个学科跻身世界前十。南京医科大学有2个学科进入世界百强。广州医科大学有1个学科进入世界百强。
非“双一流”高校中,深圳大学有38个学科上榜,上榜学科数领跑非“双一流”高校。青岛大学、江苏大学分别以29次、27次上榜数位列第二、第三。
![]()
![]()
![]()
![]()
2025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
中国内地高校表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5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
排名指标
2025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的指标体系包括“世界一流教师”、“世界一流成果”、“高水平研究成果”、“科研影响力”、“国际合作”五个模块,下设九项反映学科国际竞争力的客观指标。“世界一流教师”模块包括四项指标,分别是获国际权威奖项教师(Laureate)、高被引科学家(HCR)、国际期刊主编(Editor)、国际学术组织负责人(Leadership)。“世界一流成果”模块包括顶尖期刊论文(TJ)、国际权威奖项(Award)两项指标。“高水平研究成果”模块下设重要期刊论文(Q1)指标。“科研影响力”模块下设论文标准化影响力(CNCI)指标。“国际合作”国际合作论文比例(IC)等指标。
![]()
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采用软科“学术卓越调查(Academic Excellence Survey)”得到的46项国际权威学术奖项、175本顶尖学术期刊(以及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科和人工智能学科的26个顶尖会议)、33个国际重要学术组织作为衡量各学科世界一流学术表现的客观依据。“学术卓越调查”的对象是世界百强大学的院长、系主任和正教授,即全球各个学科的顶尖学者。有别于常见的专家调查,软科“学术卓越调查”邀请学者推荐提名其所在学科的顶尖期刊、权威奖项、重要学术组织等代表学科卓越的标志,而非直接评价高校的学科声誉。为保证调查的透明度和质量,所有参加调查的学者都需要同意公开姓名和单位。多位中国知名学者也参加了本次问卷调查,“学术卓越调查”的详细信息可参见软科英文官网。
关于软科
软科(ShanghaiRanking)是全球领先的高等教育评价机构。软科旗下拥有众多在国内外具有深远影响力和业内认可度的排行榜,2003年首次发布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简称ARWU)”,是全球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大学排名之一。英国、法国、日本、荷兰、俄罗斯等国在人才引进政策中以ARWU排名作为标准,曼彻斯特大学、西澳大学等世界百强名校将提升ARWU排名定为学校战略规划的明确目标。软科每年定期发布的“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国大学排名”、“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国大学专业排名”等受到《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国内权威媒体的关注和报道。许多国外高校在录取中国学生时公开将“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作为判断申请者背景的参考标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