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吃萝卜赛人参,说的是哪种萝卜呢?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这句老话你肯定听过,尤其是前半句“冬吃萝卜赛人参”,简直把萝卜捧上了天。
但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菜市场里的萝卜五花八门,有白萝卜、青萝卜、樱桃萝卜……老祖宗嘴里能“赛人参”的,究竟是哪一种呢?
难道是说那种当水果吃、爽脆清甜的青萝卜?还是说小巧可爱的樱桃萝卜?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话题,看看哪种萝卜才能担得起“小人参”的美誉!
![]()
萝卜家族,人丁兴旺
首先,我们得搞清楚,我们平时说的“萝卜”到底指的是谁。从植物学上讲,萝卜是十字花科萝卜属的植物,它的老家其实在欧亚大陆,种植历史已经有几千年了。 现在市面上常见的萝卜,主要分为这几大派系:
- 白萝卜:最常见的一种,体型硕大,皮肤白皙,肉质也是白色的。炖汤、腌菜、擦丝,样样都行,是厨房里的“万金油”。

- 青萝卜:又名“水果萝卜”,比如有名的天津沙窝萝卜、潍坊萝卜。它通体翠绿(皮和肉都是绿的),口感脆甜多汁,生吃尤其美味,几乎没有辣味。

- 胡萝卜:哎,注意了!胡萝卜虽然也叫萝卜,但它其实是伞形科胡萝卜属的植物,跟白萝卜、青萝卜算不上“直系亲属”。只是因为外形相似,才被叫成了萝卜。

- 红萝卜/樱桃萝卜:这种萝卜个头小,外皮鲜红,内心洁白,常用来做凉拌菜或沙拉点缀,爽口可爱。

这么一看,萝卜的家族还真不小。那“赛人参”的殊荣,到底花落谁家呢?
“赛人参”的宝座,当属白萝卜
答案其实很明确——老祖宗说的“冬吃萝卜赛人参”,主要指的就是白萝卜。
为什么是它呢?这得从中医理论和古代的生活环境说起。 在古代,冬天天气寒冷,人们为了御寒,往往会吃一些温补的热性食物,比如牛羊肉,也喜欢围着火炉取暖。这样一来,容易在体内产生“积热”,导致消化不良、内生痰火。同时,冬季人们活动减少,气血收敛于内,脾胃功能相对旺盛。
而白萝卜性凉,味辛甘,正好有下气消食、除痰润肺、利尿通便的功效。冬天吃点凉性的白萝卜,可以中和体内的积热,促进消化,疏通气血,起到一种“以通为补”的平衡效果。
这种顺气、消食、打通身体淤堵的好处,在古人看来,就如同补药一样珍贵,所以形象地比喻为“赛人参”。
相比之下,青萝卜虽然生吃口感更佳,但其清热消食的功效与白萝卜相似,只是药性记载和临床应用上,白萝卜更为经典和突出。而胡萝卜,则更侧重于补肝明目,是另一种补益思路。
白萝卜,才是真正的“宝藏蔬菜” 你可别小看这普普通通的白萝卜,它除了好吃,还真是个“宝贝”。
- 食用价值高:白萝卜做法多样,堪称百搭。冬天来一碗热乎乎的白萝卜羊肉汤,萝卜能吸收羊肉的膻气,化解油腻,还能让汤味更鲜甜;切成丝做成萝卜丝饼,外酥里嫩;甚至简单腌成泡菜,都爽口开胃。
- 营养价值好:它富含水分、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而且热量极低,是健康饮食的好选择。
药用价值久: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称赞萝卜为“蔬中最有利者”,强调其消食、解渴、治咳的功效。民间也常用萝卜煮水来缓解咳嗽。
为何如今我们感觉不到它“赛人参”了? 既然白萝卜这么好,为什么我们现在冬天吃了,好像也没觉得有多“神奇”呢?
- 生活条件变了:古人冬天饮食结构单一,且多温补厚味,萝卜的平衡作用非常明显。而我们现在一年四季果蔬不断,饮食均衡,取暖设备先进,体内不易产生古人那样的“积热”,所以对萝卜的“药效”感受自然不深。
- 可选择的“保健品”太多了:过去物资匮乏,萝卜是平民百姓易得的“保健品”。如今各种营养品、保健品琳琅满目,我们的注意力被分散了,萝卜也就回归了它作为普通蔬菜的本色。
烹饪方式差异:很多人不喜欢白萝卜自带的一股淡淡的辛辣味(其实这是其药用成分芥子油的味道)。但如果用炖煮的方式,比如和肉类一同久煮,这种味道就会转化为鲜甜,口感也变得软糯。
所以,“冬吃萝卜赛人参”这句谚语,既是对白萝卜营养价值的中肯评价,也蕴含着古人“顺时而食”的智慧。
它提醒我们,在最应季的时候,吃最寻常的食物,就是对身体最好的呵护。 这个冬天,不妨也为自己和家人炖上一锅暖暖的白萝卜汤,感受一下这份传承千年的朴素温暖吧!
那么,你最喜欢白萝卜的哪种吃法呢?是萝卜炖牛腩,还是清汤萝卜?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独家做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