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上海频道
人民网上海11月18日电 (记者董志雯)今日,2025全球创业周中国站首次在上海杨浦复兴岛国际创新创业集聚区船台PARK举行。这个拥有30万平方米存量的工业建筑以及2500套储备人才公寓的区域,如今,已具备国际创新创业新地标的雏形。
![]()
本届全球创业周中国站期间将举行“复兴岛科创孵化大会”,来自全球一流孵化器、全国各大科研院校、著名投资机构和创新标杆企业的300余位嘉宾为打造复兴岛科创孵化新集群汇智献策,并见证“复兴岛创孵汇”这一重要创新创业孵化平台的启动。
这场备受瞩目的盛会,是一次立足上海、辐射全球的创新力量集结。各国嘉宾跨越地域和国界的深度参与,赋予了本届创业周中国站活动及复兴岛科创孵化大会浓厚的全球化色彩。
拥有19年历史的创业周中国站与城市转型典范、未来产业高能级创新枢纽强强联手,为全球创新创业者锚定下一个梦想栖息地与科创突破大本营。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褚君浩,上海市科技工作党委副书记、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骆大进,杨浦区委书记薛侃,杨浦区委副书记、区长周海鹰,共青团上海市委副书记、上海市团校党委书记、校长王江,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徐明前,杨浦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尼冰,杨浦区副区长刘晋元,欧洲商业天使网络(EBAN)荣誉主席 保罗·安德烈兹(Paulo Andrez),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冯艺东等嘉宾出席开幕式。现场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骆大进致辞。
![]()
自2007年以来,全球创业周中国站活动已成为汲取全球智慧资源、分享创新创业理念、汇总未来洞察的重要国际交流平台。
2025全球创业周中国站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褚君浩以《科技创新与未来产业机遇》为题发表主旨演讲,他认为科学与技术交叉推动构成了“多学科支撑、多领域应用、多方向延展”的人工智能时代基本态势。他梳理科学历史谱系、推演技术进化路径,勾勒出覆盖“未来能源、未来制造、未来材料、未来健康、未来空间、未来信息”的新质生产力未来全景,与本次大会五大产业方向不谋而合。
本届创业周注重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最先一公里”的扶持,以耐心资本赋能早期科创企业成长。2025全球创业周中国站开幕式上,创业基金会首次安排两家“天使基金”资助的优秀“雏鹰企业”和“概念验证项目”展示分享,分别来自2023创业基金会主办的“海聚英才”创业训练营首期学员创办企业最终序列(上海)科技有限公司,以及来自上海创智学院的上海万物灵犀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给予“天使基金”资助企业现身说法的机会和舞台,同时联动后续几天主办的“周六扒早期”天使基金资助企业投融资路演、GCC年度创业课堂等活动,关注概念验证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发现并帮助青年大学生创业者在早期科技成果从“试验品”走向“产品化”的进程中,提供“天使基金”“从0到1”的公益服务。
在为期5天的创业周中国站期间,40余场高质量活动将吸引500余位全球投资人、1000余位创业者和10000余位专业观众参与。多方合力搭建起一个分享时代洞察、创造投资契机、助力成果转化、促进产业发展的综合性实效平台。
创设19年来,全球创业周中国站始终坚持传播创新创业理念,吸引了来自国内123个城市、近160所高校、120多家媒体参与,发起投融资对接5000余次,大企业创新需求对接1000余次,10余万有志于创业的青年、企业家和创业服务机构代表以不同形式参与,覆盖总人数超过15万,影响力和吸引力持续攀升。
截至2025年10月,创业基金会累计资助项目4664个,资助金额超12亿元。通过创业周平台,创业基金会汇聚创业者、投资人、创服机构三方紧密协作,一批优秀科技项目通过“天使基金进校园”“创业训练营”“GCC年度创业课堂”等公益创服生态圈获得资助和成长,为服务国家产业战略、助力上海城市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本届创业周中国站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作为支持单位,杨浦区人民政府作为特别支持单位,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主办,上海杨浦滨江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创业接力科技金融集团有限公司承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