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机是现代办公环境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根据知名调研机构IDC的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打印机出货量7904万台,同比下滑3%;中国打印机出货量1444万台,同比下滑11%。
因其快速、经济、环保和高质量的打印效果,激光打印机仍然是打印机行业出货量最大的品类,虽然近年来规模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但在办公领域的核心地位短期内难以动摇。去年全球出货量2771万台,同比下滑4%。中国市场出货量715万台,同比下滑12%。
![]()
全球打印机市场高度集中,惠普、爱普生、佳能、兄弟等国际品牌占据重要份额。国产品牌快速崛起,通过技术创新和性价比优势,不断抢夺市场份额。纳思达(Ninestar)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公开资料显示:这家企业创立于 2000 年,总部位于广东珠海,主营激光打印机、集成电路芯片、通用耗材及核心部件三大业务板块,已实现打印全产业链覆盖,业务遍及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奔图(PANTUM)、极海(Geehy)、艾派克(APEXMIC)、格之格(G&G)、Static Control等多个品牌。
![]()
提起纳思达,自然绕不开创始人、董事长汪东颖。1966年10月,他出生于河南南阳唐河县一个普通家庭,18岁考入兰州大学物理系磁学物理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格力磁电,这是格力集团下属的中外合资企业,也是我国成立最早的打印机耗材和电脑软磁盘生产厂家之一。
这一干就是12年,他从一线员工做起,先后当过技术员,销售员,后来担任过海外办事处负责人、公司总经理。千禧年,汪东颖决定辞职创业,瞄准打印耗材领域的技术空白,只用了三年时间,“格之格”通用墨盒的产销量就跃居全球首位。
值得一提的是,纳思达从一开始就坚持自主创新,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公司刚成立不久便投入研发“打印耗材大脑”耗材芯片,突破技术壁垒。成功研发墨盒微压阀供墨技术,解决行业内残墨污染问题。
07年的时候,汪东颖决定研发激光打印机,填补中国在这个行业的空白。功夫不负有心人,2010年12月,国内首款自主知识产权A4黑白激光打印机“奔图打印机”正式发布,一举打破了国外长达三十余年的技术垄断,也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后第三个掌握激光打印机核心技术的国家。
两年后,纳思达成功研发基于国产CPU的专用SoC芯片技术,使国产打印机真正实现安全可控,顺利切入信创领域,完成从“耗材供应商”到“整机与核心技术提供商”的转型。
往后发展,我国首款自主品牌彩色激光打印机(CP2500系列彩色打印机)、中国首台全自主A3激光复印机陆续推出,形成了从A4到A3、单功能到多功能、黑白到彩色的全系列产品矩阵。
![]()
2015年成功上市之后,纳思达借助资本力量“买买买”,不断发展壮大。先后将SCC、杭州朔天等芯片公司收入囊中,整合拓佳、中润靖杰等墨盒业务,还以“蛇吞象”方式并购美国高端激光打印机品牌利盟国际(原IBM打印机事业部)。
2020年,纳思达开始拓展非打印领域芯片业务,在郑州、成都等地成立新研发中心,并扩充珠海、上海、杭州研发团队。目前,其通用MCU(微控制器)业务已应用于工控、汽车、新能源、高端消费等领域。
纳思达已成为全球排名第四的激光打印机厂商、全球打印耗材芯片领导者、行业领先的专用集成电路芯片设计企业,去年营收同比增长9.78%至264.15亿元,净利润扭亏为盈,同比增长112.11%至7.49亿元。
截至2024年底,格之格品牌占据全球25%打印耗材市场份额,累计销量达1.68亿支。自主打印机品牌“奔图”销往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销量超过2000万台。6月26日,奔图第二代“扛打”系列产品实现“连续打印40万页、卡纸率低于0.02‰”的性能,获得世界纪录认证WCRA。
![]()
今年7月份,纳思达发布公告称,向施乐公司出售利盟国际的交易已完成交割,对价约为9000万美元。【注:利盟国际去年贡献22.4亿美元收入,占总营收六成】。受该项重大资产出售影响,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同比下降25.21%至145.04亿元;净利润-3.56亿元,止盈转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