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近一年的纠纷终于落幕。
11月14日,NewJeans全员放弃上诉,和ADOR的专属合约有效期至2029年7月31日。
![]()
早在10月30日,首尔中央地方法院判决ADOR对NewJeans成员提起的专属合约有效确认诉讼中,原告ADOR胜诉,并裁定专属合约有效,当时成员们曾表示将立即上诉。不过,在上诉期限前一天的12日,成员们最终并未上诉,而是意外地陆续以不同形式公布回归ADOR的消息。
那么,曾经象征K-pop新叙事的五个女孩,历经决裂、败诉与回归的348天解约抗争后,如今又被带回旧秩序的轨道,她们真的胜利了吗?接下来,她们又要面对怎样的现实?
NewJeans的风暴348天
此次NewJeans的“回归”,似乎并没有达到温情的效果,也没有让粉丝因此而松一口气,反而更像法律、资本与艺人处境在高压博弈下达成的妥协。
11月12日,在ADOR率先宣布Haerin和Hyein将重返厂牌后,不到三个小时内,其余三名成员Minji、Danielle和Hanni则通过单方面声明表示同样打算回归,并特别强调,由于一名成员(后经证实是Hanni)身在南极、沟通受限,只能独立于公司发声,以免造成信息滞后。
![]()
然而,当媒体向ADOR求证三人声明的情况时,公司方面的表态却显得意料之外的冷淡。ADOR表示,目前仍在审查三名成员声明的真实性,并透露正计划与她们会面,讨论仍然存在的分歧,只是具体时间尚未敲定。
Haerin和Hyein的回归理由显然更充分一些。据报道,二人在一周前就已开始与ADOR会谈,理由是“与各自家人进行了深思熟虑,并与ADOR进行了彻底的讨论”。而另外三人则是在两人回归消息公布后,才通过法律代理人正式表达立场。
![]()
另一边,在全员即将回归的消息释出后,HYBE的股价上涨了约4.5%。韩国综合性金融机构Meritz Securities将HYBE的目标股价从370,000韩元上调至380,000韩元。该机构认为,NewJeans作为HYBE旗下的重要资产,其回归将有助于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增强影响力,尤其是在K-pop的年轻市场中。
可以看出,虽说此次是看似集体回归,但内部节奏并不一致,官方立场与成员声明之间也没有完全对齐。因此,当下的局面更像是多方力量在僵局中的各退一步,毕竟公司需要稳定秩序,成员需要止损与喘息。
![]()
自去年4月“”爆发以来,围绕NewJeans的舆论几乎从未真正平息。NewJeans逐渐成为HYBE内部权力斗争、K-pop产业结构矛盾、粉丝情感投射的交汇点。
去年11月,NewJeans召开记者会,单方面宣布正式离开ADOR。在公开场合中,成员们表达了对公司管理方式的失望,并明确指出,继续与ADOR合作不再符合她们对职业路径的设想。当时,HYBE的股价随即下挫,市值蒸发约4.23亿美元。
![]()
今年2月,为了谋求新起点,成员们以“NJZ”为名尝试重新出发,但由于ADOR向法院申请禁令,这次短暂的出走很快以无限期中断活动告终。
仅一个月后,法院正式裁定NewJeans单方面解约失败,如若继续进行未经授权的商业活动,每人将面临10亿韩元罚款。这一判决对成员而言,是一次非常明确的信号,在现有法律与合约框架内,硬脱离ADOR的代价极高,甚至可以说在短期内几乎没有现实操作空间。
最终,在今年10月30日,“专属合约效力确认诉讼”一审判决出炉,法院全面支持ADOR诉求,认定NewJeans与ADOR之间的专属合约有效期将持至2029年7月。
![]()
也就是说,成员们试图提前解约的路径基本被彻底封堵,任何另起炉灶的尝试都将付出巨大法律与经济成本。
正如《朝鲜日报》所分析的,败诉带来的心理压力可能影响了NewJeans回归的决定。他们宣布这一消息的时间,就在提出上诉的最后期限之前,凸显了局势的紧迫性和复杂性。
因此,在法律围栏清晰、资本压力直接的前提下,对NewJeans来说,显然离开不再是一条真正可行的路径,如何在既有框架中重新谋求空间,成了更务实的选项。
等待NewJeans的是什么?
NewJeans 的最新动向,再次将韩国娱乐产业中最隐秘、复杂的问题公之于众。
长期以来,韩国娱乐行业在光鲜亮丽的舞台背后,存在严重的法律滞后与监管空白,尤其在对未成年偶像的劳动权益保障方面问题尤为突出。NewJeans中的成员Danielle、Haerin、Hyein都是在未满十八岁的年纪便与 ADOR 签约,正式进入偶像培训轨道。
![]()
而直至2023年,韩国才终于通过修订版《大众文化艺术产业发展法》,明确限制未成年艺人的工作时长,并初步推动合同透明与代理责任的制度化。直到NewJeans案之后,政府才宣布成立第一个偶像工会,正式承认偶像是具有合法权利和保护的成熟工人,无疑是迟来的一步。
即便如此,韩国现行法案仍将偶像归类为“服务提供者”,意味着他们无法获得工伤保险、反骚扰机制以及职业病保障等基本权益。这种身份模糊造成的法律盲区,已多次引发精神健康危机乃至悲剧事件,成为韩国文娱系统中无法回避的伦理难题。
![]()
在产业结构失衡的背景之下,NewJeans 的“重返舞台”显得格外具有象征意义。表面上是合体复出,实则揭示了偶像在资本面前缺乏实质话语权的现状。
而NewJeans的复出之后,要面对的麻烦也不少。
首先,一审判决虽然确认了专属合约的有效性,但这并不等于“必须维持合约关系”。判决实际上指出,ADOR在本案中不需承担任何责任,责任主体反而是NewJeans。
基于此,多位韩国法律专家推测,ADOR完全有可能不接纳Minji、Danielle、Hanni的回归。目前的法律框架下,ADOR甚至具备充分理由终止与三人的专属合约,而三名成员也可能因此承担违约赔偿。
所以,三人能否回归并无定论。如果协商失败,NewJeans未来有一定的可能以Haerin、Hyein的双人组合继续开展活动。
![]()
此外,这长达一年的纠纷,也引发了一系列向外溢出的余波。NewJeans接连宣布回归后,同公司组合LE SSERAFIM的粉丝公开在HYBE大楼前发起卡车示威。标语写道:“出道延期代表为何拿LE SSERAFIM出气?”
他们认为,自己所支持的偶像,在这场风波中无端成为舆论工具,被裹挟进与其无关的纷争之中。
同时,HYBE旗下厂牌Belift Lab女团ILLIT的粉丝也感到被“连坐”。NewJeans团队曾暗指ILLIT抄袭其品牌识别度,并声称其出道损害了NewJeans的市场价值。
![]()
如今随着“回归”消息的发布,部分舆论又开始重新审视公司旗下艺人、组合之间的关系。这样病态的氛围中,NewJeans的回归并没有带来人们预期的重新开始,反而进一步加剧了HYBE内部各团体间的敏感,让原本分散的矛盾在同一时间被迫集中爆发。
另一方面,NewJeans曾以其独特的美学风格、音乐叙事的敏感捕捉,获得《纽约时报》《BBC》《Dazed》和《时代》杂志等全球主流媒体的高度评价。其视觉与概念设计背后的灵魂人物,正是掀起这场风波的核心人物闵熙珍。
因此,也有观察者认为,随着NewJeans败诉,闵熙珍美美隐身,HYBE是否会借此将其纳入更商业化、标准化的偶像模型中,抹去那些使其成为“现象级女团”的鲜明标签。更深层的风险,或许在于企划理念与作品品质能否保持一贯的独立性与完整性。
![]()
之于部分NewJeans的粉丝,对于此次复出,在欣慰之余,也多了一些心疼。他们普遍认为,这一决定并非出自成员们的自由意志,是商业利益主导下的系统性回收。
当NewJeans几位成员在HYBE与ADOR的纷争中试图表达自我、争取控制权时,粉丝看到的不仅仅是五个女孩的职业选择,而是她们代表着整个偶像群体,在和资本权力做一次正面碰撞。
![]()
但结果是,NewJeans照常回归,甚至搞了一波令人一头雾水的“分批次”回归。整件事显得既仓促又刻意,明显是公司方掌握了主动权,对于早已投入情感与信念的粉丝来说,很难不感到落差。
这样的回归让人感觉并不基于真正的选择,少了所谓的“胜利者光环”。她们没有取得预期中的结果,而是在各种力量的推动下,被带回了那个她们试图逃离的地方。剧情从“我们一起度过难关”,反转成了“我们无法真正离开”。
或许正因如此,Danielle在颁奖台上喊出的那句“NewJeans never die!”才显得如此沉重而震撼。她们依然存在,但代价是什么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