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美国为什么快要顶不住了?因为美国再也出不了一个罗斯福了

0
分享至

美国现在最大的问题是缺钱,政府入不敷出,欠了一堆债。反观华尔街的大佬们,贝莱德、罗斯柴尔德家族,哪个不是钱多得花不完,随便从他们兜里掏点出来,美国就能缓口气继续当老大。可美国政府宁愿看穷人睡大街,也不碰富人的钱包。
最新数据显示,美国国债总额在2025年已经突破37万亿美元,人均负债逼近11万美元。
单是今年的国债利息支出,就高达1.4万亿,超过了军费预算。这意味着美国政府每挣4块钱,就得拿出一块还利息,什么教育、医疗、住房统统只能靠边站。
2024财年的财政赤字高达1.83万亿美元,财政收入根本赶不上开支速度,债越滚越大,利息越付越多,像个停不下来的黑洞。




和这些数字并列的,是另一组刺眼的现实。美国最富的10%人群掌握了全国近70%的财富,而排名后50%的人,加起来只有不到3%。
街头流浪汉人数创下历史纪录,尤其在旧金山、洛杉矶、纽约等大城市,帐篷比公寓还多。有人在华尔街开香槟,有人在街角啃面包,贫富差距已经不是裂缝,是悬崖。
更难堪的是,这些有钱人并没有在危机中“共克时艰”,反而成了体系的得利者。
贝莱德一家资产规模超过10万亿美元,差不多是美国GDP的40%。
罗斯柴尔德家族靠着信托基金、离岸账户、慈善壳公司,实际税率极低。
他们不仅不交多少税,还能通过政治捐款控制议程,仅2024年,华尔街对国会和总统竞选的捐款就超过28亿美元。钱投得越多,政策越听话,资本市场成了民主制度的“遥控器”。
更讽刺的是,法律本该是平衡器,结果反倒成了保护伞。
媒体呢?CNN、福克斯这些大牌,全都有财团背景,说白了,谁给钱谁发声。不光控制了钱包,还控制了话筒。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摩根大通趁机扩张,成了“太大不能倒”的典范。政府出手救市,百姓买单,银行却越救越大。
这里就得提到一个老名字——罗斯福。上世纪30年代的美国,也曾经历大萧条,但罗斯福敢动刀,敢得罪人。
1933年,他拆分摩根财团,把资本利得税提到75%,政府雇了300万人搞基建,修大坝、建公路、铺电网。
他用“炉边谈话”把老百姓团结起来,用行动赢得信任。那时候的美国,还能出一个为底层说话的总统。
反观现在,2025年的美国政坛,谁还敢这么做?
拜登时代的《通胀削减法案》,名义上是抑制物价,实则增加军费和企业补贴,社会保障却被压缩。
特朗普回锅后更是直接减税、砍监管,资本市场一片欢腾,普通人却连房租都付不起。
过去20年里,超过60%的联邦议员在离任后都去了财团做顾问,政治和资本早已绑在了一起。选票只是门面,钞票才是引擎。
美国的问题,并不只是账本上的赤字,更是制度上的空心。
两党在债务上限问题上吵得不可开交,但都不敢动真正的问题——资本利益。
民主党不肯砍福利,共和党死守军费,谈来谈去就是不谈怎么让富人多掏点钱。政治成了资本的延伸,改革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种结构性的僵局,正在酝酿系统性风险。中产阶级实际收入已经比2000年下降,中产阶级比重也在萎缩,信用卡违约率创下14年新高,不少年轻人连汽车贷款都还不起。
而在国际层面,美元也正在褪色。2000年全球外储中美元占比是72%,现在只剩58%。
金砖国家加速去美元化,推动本币结算,美元霸权开始松动。
美国还想继续当世界老大,但没钱就没法维持这个牌面。印钞不是万能的,债务总要有人买单。
问题是,美国老百姓已经快买不起了,外国投资者也开始犹豫,连日本和中东的主权基金都在减持美债。接下来要是再碰上利率上升、经济放缓、金融动荡,整个系统都可能出问题。
那有没有出路?理论上有,但得有人敢做。
像参议员桑德斯就提出,对超过5000万美元的资产征收2%的年财富税。这不是仇富,而是让资本承担一点社会责任。
还有人主张恢复《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把银行业务拆分,防止金融机构再度膨胀成“系统性炸弹”。
美国如果真想走出债务泥潭,就得有人站出来说“不”,对资本说不,对既得利益说不。
问题在于,现在的美国政坛,已经很难再出一个罗斯福。那个时代的政治家敢讲真话,敢得罪大资本,敢对民众负责。
而现在的政治家,更多是在为连任铺路,为选票下跪。财富越集中,权力越封闭,体制越容易失控。
美国的问题,不只是缺钱,是缺勇气。不是没方案,是没人执行。不是没病识感,是没人愿意吃药。
这个国家已经进入了“资本绑架政府”的阶段,财政成了提款机,民生变成背景板。
如果再不拆这套游戏规则,债务危机只是起点,社会撕裂才是真正的终点。
没人指望明天就能解决所有问题,但如果美国连“动富人一毛钱”的勇气都没有,那它离“顶不住”的那一天,怕是真的不远了。
真正的问题,不是美国有没有罗斯福,是美国还敢不敢有一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人老了,只剩一个人的时候,请记住:1、不再找老伴儿;2、不去养老院;3、不雇保姆,干不动了,就请钟点工

人老了,只剩一个人的时候,请记住:1、不再找老伴儿;2、不去养老院;3、不雇保姆,干不动了,就请钟点工

二胡的岁月如歌
2025-11-18 19:30:26
男女越轨前都有两个默认信号,第二个尤其关键,几乎无人能躲过

男女越轨前都有两个默认信号,第二个尤其关键,几乎无人能躲过

晓艾故事汇
2025-11-11 08:03:07
Cloudflare发生网络故障,ChatGPT、X等网站访问受影响

Cloudflare发生网络故障,ChatGPT、X等网站访问受影响

界面新闻
2025-11-18 22:01:27
笑掉大牙!雷军喊抵制水军,网友却扒出小米操纵水军被罚记录

笑掉大牙!雷军喊抵制水军,网友却扒出小米操纵水军被罚记录

吃瓜局
2025-11-16 17:42:38
雷士照明创始人吴长江:一晚输5亿,赌掉300亿公司,送自己进大牢

雷士照明创始人吴长江:一晚输5亿,赌掉300亿公司,送自己进大牢

霹雳炮
2025-11-17 23:20:46
中国解放军64机舰围台,回应日本涉台挑衅!

中国解放军64机舰围台,回应日本涉台挑衅!

杨风
2025-11-18 22:54:15
51年一特务被捕后语出惊人:杨靖宇不是自杀,害他的人在北京当官

51年一特务被捕后语出惊人:杨靖宇不是自杀,害他的人在北京当官

春秋砚
2025-10-27 21:06:10
阿森西奥带女友重返伯纳乌,与齐达内一同观看了NFL比赛

阿森西奥带女友重返伯纳乌,与齐达内一同观看了NFL比赛

懂球帝
2025-11-18 17:17:32
郑永年:我对当下形势的判断

郑永年:我对当下形势的判断

新浪财经
2025-11-18 17:34:08
就高市早苗涉台错误言论 联合国最新回应

就高市早苗涉台错误言论 联合国最新回应

新京报
2025-11-18 14:27:08
余承东公布华为Mate X7真机 网友直呼:“柒”’开得胜

余承东公布华为Mate X7真机 网友直呼:“柒”’开得胜

财闻
2025-11-18 10:30:54
胡春华发表署名文章

胡春华发表署名文章

社评
2025-10-31 10:11:37
3-2,85分钟绝杀,波兰将踢世预赛附加赛,莱万惊艳头球+妙传

3-2,85分钟绝杀,波兰将踢世预赛附加赛,莱万惊艳头球+妙传

侧身凌空斩
2025-11-18 06:08:33
争议升级!勇士记者暗讽库明加无用,经纪人火力全开强硬回怼

争议升级!勇士记者暗讽库明加无用,经纪人火力全开强硬回怼

夜白侃球
2025-11-18 21:30:41
通用、特斯拉的“大撤退”:一场草蛇灰线的供应链阳谋

通用、特斯拉的“大撤退”:一场草蛇灰线的供应链阳谋

生活魔术专家
2025-11-18 09:13:32
霍启仁大婚!霍震霆、朱玲玲出席两人关系融洽,新娘子父母气质好

霍启仁大婚!霍震霆、朱玲玲出席两人关系融洽,新娘子父母气质好

娱乐团长
2025-11-17 16:07:52
亚朵大战全季,传统五星级酒店输麻了

亚朵大战全季,传统五星级酒店输麻了

IC实验室
2025-11-13 15:50:52
东莞市虎门镇党委书记李惠勤,已兼任滨海湾新区管委会主任

东莞市虎门镇党委书记李惠勤,已兼任滨海湾新区管委会主任

南方都市报
2025-11-18 20:26:06
42岁刘翔近况曝光,长期在国外旅游,靠终身合同吸金,远离喷子!

42岁刘翔近况曝光,长期在国外旅游,靠终身合同吸金,远离喷子!

情感大头说说
2025-11-18 12:08:06
四川舰刚出海三天,就突然返回造船厂码头,发生了什么事?

四川舰刚出海三天,就突然返回造船厂码头,发生了什么事?

军机Talk
2025-11-18 10:00:54
2025-11-18 23:31:00
扶苏聊历史 incentive-icons
扶苏聊历史
山巅俯瞰兴衰史
4877文章数 578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中美机器人爆发了一场论战

头条要闻

荒野求生成流量风口:有女子辞职参赛结果烫伤花光积蓄

头条要闻

荒野求生成流量风口:有女子辞职参赛结果烫伤花光积蓄

体育要闻

结束最后一次对决,陈梦和朱雨玲笑着相拥

娱乐要闻

宋佳夺影后动了谁的奶酪

科技要闻

谷歌CEO警告:若AI泡沫破裂,没公司能幸免

汽车要闻

硬核配置旗舰气场 岚图泰山售37.99万起

态度原创

健康
本地
亲子
数码
公开课

警惕超声报告这六大"坑"

本地新闻

这档古早综艺,怎么就成了年轻人的哆啦A梦?

亲子要闻

添孙子祝福语

数码要闻

M1芯片问世五周年,苹果高管直言:Mac从未如此出色!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