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一个村一年能卖350万元煎饼 特色产业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0
分享至

走进淄博市沂源县西里镇大刘庄村,连片的“沂源红”育苗基地生机勃勃,煎饼工坊里香气四溢,校舍中孩子们共同学习非遗文化……近年来,大刘庄村不断激发村民共建共享的内生动力,绘就了“产业兴、村庄美、百姓富、民族亲”的和美画卷。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大刘庄村把产业振兴作为村庄发展的突破口,村干部率先攻坚,通过盘活资源、引进项目,铺就增收致富路。村集体借助西里镇党委、政府大力实施果业振兴、打造全产业链的机会,流转100亩土地,引进社会资本,建成沂源最大的“沂源红”育苗基地,年培育优质脱毒苗20万株,带动村集体年增收10万元。同时依托省派第一书记资源,盘活闲置校舍建成800平方米的“沂源红”煎饼工坊,如今,10条生产线全线运转,生产以苹果煎饼为主的十余种特色煎饼,年产值达350万元。产业的蓬勃发展,使村集体年增收稳定在25万元以上,村民们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对村集体的信任度与日俱增,参与村内事务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在各项村庄建设中,自发参加义务劳动的场景已成为常态。


乡村振兴,既是物质的富裕,也是精神的丰盈。大刘庄村通过一系列文化活动,持续推进移风易俗,涵养文明新风。邀请老干部、老党员共同修订村规民约,将“互帮互助”“杜绝浪费”等文明理念纳入其中,并完善红白理事会制度,倡导文明新风尚。村里还举办“共写春联”、“邻里故事会”等多彩活动,成为连接村民情感的桥梁,特别是近年来开办的假期“美育课堂”,让孩子们一起学习花鸟字、剪纸等传统非遗文化,在共同成长中增进友谊,让互助互爱的乡风民脉在下一代心中延续。

当共同携手播下发展的种子、浇灌文化的活水,便能在团结奋斗中收获幸福“治理聚合力、产业强底气、文化铸灵魂”已成为大刘庄村的发展密码。未来,大刘庄村将继续做大做强育苗基地、煎饼工坊等特色产业,让发展的成果惠及每一位村民,把和美乡村建设得更加美好。

(大众新闻·鲁中晨报记者 任灵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鲁中晨报 incentive-icons
鲁中晨报
知热点,阅天下。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旗下新媒体。
249912文章数 6430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