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宁夏灵武市“非遗+助残”铺就残障群体自立自强路

0
分享至

近年来,宁夏灵武市以非遗刺绣、手工编织等妇女手工产业为抓手,创新构建“企业+基地+培训+订单”帮扶模式,通过政策扶持、技能培育、市场对接三重发力,带动残疾人实现稳定就业,让“指尖技艺”成功转化为“指尖经济”,为残障群体铺就了一条自立自强的致富路。

在灵武市城区街道水上锦都商业街的“奇迹”残疾人手工坊,45岁的精神二级残疾人黄菊红正专注地为刺绣作品《栽下梧桐树迎来金凤凰》收尾,丝线在她手中穿梭,脸上洋溢着自信从容的笑容。谁能想到,四年前的她因抑郁症闭门不出,“当时在家无所事事,没有收入,整个人都很消沉”。一次技能培训让她结识了李芳老师,从此与刺绣结下不解之缘。

手工坊针对她的情况定制了“刺绣基础+简易编织”专属课程,一对一的悉心指导让她逐渐走出阴霾——从绣制简单荷包、鞋垫时的频繁出错,到熟练掌握双面绣“不落线、排密整齐、正反如一”的精湛技艺,再到独立设计融入灵武镇河塔、西湖美景等地方元素的文创挂件,四年深耕让她不仅获评刺绣非遗传承人,更借助“巾帼就业创业基地”的电商直播间开启直播带货,收获了稳定收入。“刺绣让我变得不急躁、能静心,和姐妹们一起做事每天都很开心,睡眠也好多了”,黄菊红的蜕变,正是灵武市助残就业成效的生动写照。

为让更多残障人士共享发展机遇,灵武市在“奇迹”残疾人手工坊的基础上持续发力:盘活农村闲置校舍建成“石榴籽工坊”,打造“灵秀”非遗刺绣特色品牌,开设刺绣针法、钩针编织、串珠等多元课程,针对不同残疾类型量身定制教学方案,创新推行“集中培训+居家制作”灵活模式,让农村残疾妇女、重度残疾人等群体实现“家门口就业”,让非遗成为助残就业的“金钥匙”。

来源:灵武市委宣传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金台资讯 incentive-icons
金台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
1467993文章数 20079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