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模式已经进入了完美阶段,全世界除了俄罗斯和乌克兰,没有国家希望俄乌战争停下来! 可以说,当下俄乌战争打的让全世界太舒适了。
一、美国:双重收割的战略赢家
美国成为战争最大受益者,实现了军事、经济、地缘的三重收益。军事上,2023 年美国武器出口占全球份额飙升至 42%,“标枪” 导弹、“爱国者” 系统等装备订单让洛克希德・马丁、雷神等企业赚得盆满钵满,仅对乌援助的 840 亿美元中,90% 最终回流美国本土,带动俄亥俄州等军工重镇失业率从 4% 降至 3%。经济上,欧洲能源危机让美国液化天然气对欧出口量暴增 60%,占欧洲进口总量的 60%,每艘 LNG 船可获利超 1 亿美元,彻底取代俄罗斯成为欧洲第一大能源供应国。地缘上,北约成员国同意 2035 年前将国防开支提升至 GDP 的 5%,美国通过军援绑定欧洲安全,既削弱了俄罗斯,又遏制了欧洲战略自主倾向,完美实现 “一石二鸟”。
![]()
二、欧洲:可控依赖下的长期红利
欧洲看似承受能源成本上涨压力,实则收获了更深远的战略利益。俄罗斯为维系出口,被迫接受欧洲的 “议价主导权”,2025 年前八个月欧盟对俄能源支出增加 11 亿欧元,却通过长期协议锁定了稳定供应,匈牙利、法国等国悄然增购俄能源,实现 “表面制裁、实质掌控”。更重要的是,俄罗斯从 “张牙舞爪的毛熊” 沦为 “议价能力弱化的能源供应方”,2024 年俄气工业净亏损 1.076 万亿卢布,被迫对华出口天然气价格比欧洲低 39%,未来更可能成为欧洲专属的 “能源奶牛”。同时,战争倒逼欧洲加速军工自主,欧盟防务基金规模三年增长 50%,德国、法国军工企业产能翻倍,摆脱了对美武器依赖的潜在风险。
![]()
三、东方大国:战略纵深与经济红利的双重收获
北方威胁的实质性解除,让东方大国获得关键战略缓冲。俄乌冲突让俄罗斯陷入西线消耗,2023 年其军费占 GDP 比例飙升至 7.5%,无力再维持远东军事存在,反而需依托东方大国稳定经济,形成 “安全互信” 的正向循环。经济上,中国享受着史无前例的能源红利,2025 年俄对华天然气价格低至每千立方米 247.3 美元,三年累计节省能源开支超 500 亿美元。同时,欧洲去工业化浪潮带来优质资产转移,德国巴斯夫湛江项目、大众汽车对华产能扩容等,让中国收割了高端制造产能。俄罗斯远东地区更成为合作前沿,2024 年跨境铁路货运量增长 23.8%,煤炭、铁矿石出口激增 70%,一亿多人的俄罗斯市场向中国商品全面开放,形成 “能源 - 市场 - 资产” 的三重收益链。
![]()
四、其他国家:战略喘息期与套利空间
对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俄乌战争分散了美国的全球干预精力,带来难得的发展窗口期。土耳其通过 “左右逢源” 实现经济逆势增长,2023 年 GDP 增速 4.5%,既向乌克兰出口无人机,又成为俄罗斯贸易结算通道,里拉结算规模暴涨。印度则通过 “低价购俄油、精炼售欧” 的套利模式,2023 年获利近百亿美元,日均进口 180 万桶俄原油,成为能源贸易的最大黑马。拉美左翼政府趁机推进区域一体化,非洲国家加速债务重组,中东实现沙特 - 伊朗和解,这些都得益于美国 “无暇他顾” 的战略真空,让各国获得了自主发展的空间。
![]()
这场战争本质上是全球利益格局的重新洗牌,各国通过不同方式参与 “利益分账”。美国收割军事与能源红利,欧洲锁定能源安全与战略自主,东方大国拓展战略纵深与经济空间,发展中国家获得喘息之机。只要这种 “利益共振” 持续存在,俄乌战争的长期化就有了现实基础,成为一场 “让多数国家舒适” 的特殊博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