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句直白的,同样是主角,拿到手的钱能差到让人怀疑人生,这事不聊不痛快。我这两天刷《新闻女王2》的宣传,Man姐一站出来那股气场,真是把一屋子人的目光收拾得服服帖帖。可网友讨论的重心,偏偏不在她的戏,而是在那份疯传的“片酬表”。你说戏拍得好不重要吗?重要。可这年头,演员到底拿了多少,也太能刺穿大家的好奇心了。
![]()
先把事拢一拢。网传这次《新闻女王2》的主要演员片酬,比上一季都涨了一截。佘诗曼这一季被传总片酬100万港元,上一季是47万港元;黄宗泽据说50万港元;高海宁传35万港元,上一季28万;李施嬅传50万港元,上一季31万;马国明上一季是42万港元;王敏奕、邓智坚约20万港元;何广沛大概11万港元。我强调一遍,这些数字都是网传版本,暂时没有获得权威认可,到底怎么算、是不是总包还是按集,还存在不同口径。但就算先按这个版本看,涨幅已经能让人咂舌:Man姐从47万到100万,这不只是一点点提速,是直接按热度拉了个杠杆。
我刚把这表翻出来的时候,还在菜市场跟卖西红柿的大哥扯:“你说这价是不是合理?”大哥一抬头:“合理不合理我不懂,我只知道这戏我家里人都在追,Man姐说话那个稳劲,比我们管账的经理还来劲。”你看,戏火,片酬自然跟着变,这逻辑能懂。
![]()
具体细节给你捋一下。那天《新闻女王2》一个宣传活动,佘诗曼当众跟黄宗泽打趣:“你片酬多少?”黄宗泽笑得像个无辜大男孩:“不知道!因为我从来都不过问片酬。”这话一出,现场一片好笑。说实话,这种松弛感,跟他在剧里“钻石王老五”的职场硬派形成了反差,就这种反差吧,观众爱看,宣传也就好看了。
网友的热度就更直接了:有人说‘香港演员性价比高’,有人说‘市场决定价格’,也有人说‘港剧制作费有限,不能跟内地的盘子比’。评论区我还看到一句挺扎心的:“不少内地明星不是一线也能拿到天价片酬,这样一比,香港演员简直太接地气了。”这话不一定全对,但情绪是真实的。你把佘诗曼的履历摊开看,演技、台词、镜头感,职业素养一点不虚。她自己也讲过,“在内地拍三部戏的片酬,差不多等于在TVB十年的收入”,这不是炫耀,是行业结构的差异,同样的能力,放在不同市场,就是不同的定价。
![]()
我还记得梁思浩在网上节目打趣,说佘诗曼接《新闻女王》的片酬,“恐怕不够她开工‘万岁’(请剧组吃饭)”。这玩笑很港式,轻轻一戳,大家都懂——TVB盘子小,艺人靠口碑和作品续命,价钱不可能随便飙。
![]()
那为什么这份网传表会让人这么上头?我觉得一个是对比太狠,另一个是“真实感”。上一季《新闻女王》在内地爆红,续集又被追着看,演员片酬自然会涨,这是业界常态。但当你把100万、50万、35万这些数字摆在一起,忽然就会冒出很多代入感:我在地铁刷短视频,看到黄宗泽在镜头里沉着冷静,台词像锤子一样落在地上;再想起他那句“不知道片酬”,那种不用在钱上纠结的职业状态,居然挺撩人的。
反过来,仍在TVB效力的演员,有人说是按“骚钱”计,片酬结构也不一样。这属于各家公司的内部制度,我们外界很难完全搞清楚。你可以把它当作一张“不同算法的账单”,同样是几十万港币,拆分到集数、宣传、活动、交通、日常补贴,算出来就是另一个世界。所以我很愿意提醒:这一份“片酬表”,真伪仍有待进一步确认,但它至少激活了一个有意思的讨论——香港演员的职业能力与价格体系,究竟值不值得被重估?
![]()
我这两天跟粉丝聊天,感觉到几股情绪交织。有人说:“黄宗泽、马国明这批人,台词基本盘稳,戏一出手就有味儿,真的不需要天价。”有人补刀:“性价比高是优点,但也别太‘佛’,该涨的涨,该争的争。”也有人很务实:“赚不到那种大钱,北上是正常选择。”我对这几种声音都不排斥,市场是一个巨大的秤,演员的选择也是职业规划,不用神化,也不必苛责。
要说带给我冲击的画面,还是Man姐在镜头里的那种“新闻台前一步不退”的稳,走廊里脚步干净,视线像标尺;黄宗泽那种“不紧不慢”的都市成熟;李施嬅在一场戏里眼神一收,差不多就把场子压住了;高海宁这次的职业状态也更俐落。你把这些具体的东西摘出来看,这群演员的专业度,确实撑得起讨论里的“性价比”三字。
![]()
说点直给的态度。我不反对涨片酬,但更关心涨的是“作品可信度”。演员拿多少,跟市场热度、平台投入、剧集影响力挂钩,这没问题。可一旦片酬跑得快,作品质量跑得慢,路人会很快失去耐心。像《新闻女王》这种靠口碑打出来的项目,二季的成长,最好是跟价格一起稳稳站住,而不是满屏“谁拿了多少”的八卦。话题归话题,台词、镜头、节奏、人物成长线,才是硬货。
我也理解大家“爱看数额”的心态,谁不想知道职场里别人到底拿了多少?你我在公司里,有时候也会好奇隔壁工位的绩效奖金。人性嘛,很正常。但就这份网传表,还是那句话:暂时没有获得权威认可,更多细节有待官方确认。先把闹腾的热度当成茶餐厅里的一道加料,归根结底,我们仍在等的是剧的表现力。
![]()
说到这,我丢几个问题给你们:
![]()
我准备把这些评论好好看看,毕竟大家的想法,能逼着我们把这个行业看得更立体。我也继续追《新闻女王2》,看戏里的新闻场,听台词里的风暴,顺带瞧瞧这波片酬风浪,能不能把行业的“价格与价值”重新摆正。
感谢大家的阅读,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