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晚,达安基因发布关于间接控股股东拟发生变更的提示性公告。公告显示,11月15日,广州金控集团、广州健康产投、广药集团签署了《框架协议》。
协议显示,广州金控集团拟将其所持的广永科技100%股权(含所持达安基因16.63%股份)、达安基因5%股份,转让至广药集团或广药集团指定关联方;广州健康产投拟将其所持的达安基因5%股份,转让至广药集团或广药集团指定关联方。本次协议转让的对价按照6.47元/股计算,合计为9.08亿元。
本次权益变动前,广州金控集团为达安基因间接控股股东,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合计持有达安基因31.63%股份;广药集团未持有达安基因股份。
![]()
权益变动前,达安基因股份构成
本次权益变动如实施完成,广药集团将成为达安基因间接控股股东,合计控制达安基因3.7亿股,占总股本26.63%。但达安基因的控股股东仍为广永科技,实际控制人仍为广州市人民政府,不会发生变化。
![]()
权益变动后,达安基因股份构成
01.
从营收超百亿到年亏九个亿
达安基因创立于1988年,前身是广东省科四达医学仪器实业公司,2004年8月9日,达安基因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成为广东省高校校办产业中第一家上市公司。
经过三十余年的积累,达安基因已发展成为国内分子诊断行业的龙头企业,其PCR技术全产业链贯通,包含研发生产、核心原料、质控品、仪器研发生产、检测服务。其业务范围涵盖了以分子诊断、免疫诊断、生化诊断、POCT等诊断技术为基础的医疗器械、医疗健康服务、养老保健、食品安全和产业投资等诸多领域,以传染病、优生优育、精准医疗、血液筛查、公共卫生、仪器耗材、科研服务等多条产品线全面布局体外诊断产业,不断延伸产业布局到大健康领域。
目前,该公司已经拥有以达安基因为核心的仪器及检测流水线、病理产品、化学发光免疫产品、时间分辨荧光免疫产品(TRF)等众多产品线,产品服务全国及全世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市场,拥有在行业内处于市场领导地位的“达安基因”品牌,以及在行业内处于市场领先地位的“达瑞生物”品牌和区域优势品牌“中山生物”,在生化诊断领域着力打造“达泰生物”品牌,建立并执行了多品牌并行和专业化发展战略,具有强大的诊断市场竞争能力。
2020年—2022年,借助于销售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产品,达安基因业绩迎来高增长。2022年,其营收高达120.46亿元,净利润达约54.12亿元,扣非净利润约51.76亿元。2020年—2022年,三年净利润合计约114.8亿元,约占其上市20年总盈利额的90%。
从巅峰到谷底,达安基因只用了两年。
2023年,达安基因还能勉强维持盈利,其年净利润约1亿元,但营收同比下降90.2%,净利润同比下降98.07%,扣非净利润降幅超100%。2024年,达安基因利润情况持续恶化,其2024年营收约8.53亿元,同比下降27.27%,净利润约-9.25亿元,同比下降983.98%。Wind数据显示,这是达安基因近20年来首次出现净利润为负,也是其自2004年上市以来首次亏损。
2025年,达安基因半年报显示,面对政策集采、市场竞争、技术迭代、管理复杂度提升等多重挑战,公司仍处于净利润亏损状态。其2025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39亿元,同比下滑15.4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2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3.99亿元有所收窄,同比增长54.37%。其净利润同比改善主要得益于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该部分属于非经常性损益。
从1988年到2022年,达安基因用了三十多年发展成为中国的分子诊断龙头,但2023年到2025年,其经营情况却急剧下降。曾经的细分龙头,如何借由这次股权调整逆风翻盘?
02.
全球首家以中医药为主业的世界500强
本次的收购方广药集团,是全球首家以中医药为主业的世界500强企业,主要从事中西药品、大健康产品、医疗器械、生物医药、医疗服务等与医药整体相关的产品研制开发、生产销售以及医疗健康养生服务的提供。在2025年7月底揭晓的《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制药分行业榜单中,广药集团是唯一一家入围的中国企业。这是广药连续三年入选制药分行业榜单,其今年位居第14位,仅次于葛兰素史克集团。
广药集团目前控股上市公司“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香港H股:00874,上海A股:600332),并通过广东神农氏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投资康美药业(上海A股:600518)。
其旗下共有成员企业30多家,包括王老吉、陈李济、敬修堂、潘高寿、采芝林、采善堂等13家中华老字号,其中11家已经逾百年历史,历史最长的陈李济始建于1600年,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是“全球最长寿药厂”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保持者。全集团拥有12件国家级省级非遗、10件驰名商标,打造了王老吉凉茶、白云山金戈、小柴胡颗粒、滋肾育胎丸、清开灵等大品种。
广药集团此次通过“股权受让+协议转让”两步计划,合计取得达安基因26.63%股份,成为新的间接控股股东。由于交易双方均受广州市人民政府控制,实际控制人不变,所以,本次收购表面看是一场广州国资在生物医药与健康领域的战略性资源整合;但若把镜头拉远,结合达安基因与广药集团双方的资源与产业周期,就能发现这是一次颇具战略深意的“价值链补位”。
其一,广药集团拥有中药、化药、生物药及疫苗四大板块,但在IVD与伴随诊断领域几乎空白;达安基因恰好具备PCR、NGS、质谱三大平台,且大部分营收来自传染病与肿瘤早筛,与广药抗肿瘤、抗病毒管线天然耦合。
其二,广药集团旗下有多家三甲医院可为达安新产品提供真实世界数据(RWD),缩短其产品研发与注册周期;此外,广药集团具有强大的自营队伍与医药流通网络,可降低达安基因产品的渠道推广费用,加速其产品市场化。
因此,达安基因通过此次股权变更,可与广药集团形成“药+诊”的产业闭环,上游药企可以直接掌握从分子检测到患者分层的实时数据,IVD企业则可以从分散的试剂红海走向“诊断-药物”共治的生态系统。期待达安基因从体外诊断供应商升级为综合诊断方案平台。
* 参考资料:《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简介》《达安基因近20年首亏》
*封面来源:神笔PRO
专题推荐
声明:动脉新医药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新医药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信息和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