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车家竹
11月18日,在《四川省科技成果转化尽职免责工作指引(试行)》(简称《工作指引》)新闻发布会上,《工作指引》将四川省属医疗卫生机构纳入适用范围,为相关单位的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容错保障”。
具体在推动全省医疗领域科技成果从“实验室” 走向 “临床应用”、切实转化为健康服务能力方面,有哪些具体的工作安排或推进计划?“医疗卫生服务关系到千家万户健康福祉,医学科技成果转化是连接科研与临床应用的关键环节,对提升医疗水平、改善民生、引领和推动医药健康产业发展,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省卫生健康委二级巡视员江涛介绍道。而接下来,将主要从三个方面发力。
江涛
持续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环境。首先,指导医疗卫生机构认真学习贯彻五部门印发的《四川省科技成果转化尽职免责工作指引》,结合实际完善相关制度机制,把政策转化为支持科研人员创新的实际动力。其次,强化省级层面科研策源和成果转化统筹,持续推进全省卫生健康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库建设,努力实现体系化实施重大科研攻关和系统化推进成果转化的格局。再次,推进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建设,今年已经依托四川省医学会挂牌省医学创新转化研究院,后续将进一步明确其功能定位,健全运行机制,引入职业经理人,为全省医学科技成果转化助力赋能。
培育研发转化一体化平台。“今年10月,我们立项公布了7家研究型医院和6家研究型病房建设单位,主要目标就是建设高水平医学科技创新高地、新技术新产品转化应用高地、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发展高地,推动新技术、新方法、新药品和新器械创新和应用,努力建成集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为一体的研究型医疗机构。”江涛表示,下一步,将支持建设医研企联合实验室,探索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新路径,促进临床需求、技术研发与产业转化顺畅衔接。
推动科技赋能基层医疗卫生。“我们还将编制适宜技术推广目录,培训适宜技术推广骨干,每年分批次遴选新技术推广应用。”江涛表示,同时,以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为载体,聚焦数字诊疗、疾病监测、慢病医防融合和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等领域,新建一批适宜技术推广基地,推动一批新技术在医联体内试点应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