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东又出手了。
11月17日,京东品酒会上,刘强东正式宣布推出独立的京东外卖App,同时发布“京东点评”和“京东真榜”,形成京东的“外卖三件套”。
![]()
这一动作经过了一年的筹备与思考。京东不再满足于只做交易平台,而是要构建“内容种草+即时消费”的闭环生态。
从外卖到点评,京东正在补全其本地生活服务版图的最后一块拼图。
1.三足鼎立
自今年3月京东推出外卖业务后,阿里紧接着以淘宝闪购加入战局,开启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外卖补贴大战。京东此次强势推出京东点评,绝非孤立事件,而是与美团、阿里形成三足鼎立之势的战略布局。
![]()
不久前,阿里旗下的高德地图高调推出“高德扫街榜”,直接对标大众点评的“必吃榜”。高德扫街榜主打“基于真实行为数据”,通过分析用户的导航目的地、到店频次、复购行为等客观数据筛选店铺。
面对挑战,美团不敢怠慢。就在高德发布“扫街榜”的同一天,大众点评宣布重启“品质外卖”服务,并发放了2500万张大额消费券。紧接着在11月5日,大众点评宣布未来5年将追加至少30亿资金,用于升级“本地生活信息基建”。
京东的入局让美团、阿里、京东的“决策入口”博弈正式形成三足鼎立的雏形。这是巨头们在流量见顶后的集体觉醒——谁掌握了榜单和评价,谁就掌握了流量的分配权。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字生活分析师陈礼腾认为,“京东点评”是京东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的重要布局,核心意图在于构建“内容种草+即时消费”的闭环生态,同时也是应对美团、阿里等平台竞争的战略防御。
2.从低频到高频
京东为何要死磕利润微薄甚至亏损的外卖业务?
答案在于培养更深的用户粘性。
根据相关报告,2025年,即时零售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5万亿元,成为电商领域最大增量。
各大平台争夺的“30分钟生活圈”已成为电商竞争的新焦点。本地生活服务不仅意味着巨大的市场规模,更是高频消费场景的入口。高频需求能有效带动低频交易,提升用户粘性,这正是京东这类以低频消费为主的电商平台所急需的。
长期以来,京东面临着“低频高客单价”的困境。用户买手机、买冰箱才会想起京东,平日里打开频率不高。而外卖是日频需求,可以有效提升用户活跃度。
![]()
数据显示,京东在第三季度财报会议上透露,外卖带来的新用户的转化率在逐季提升,最早一批外卖新用户的同期群转化率已经接近50%。也就是说,有近一半的人下单京东外卖后,转化成京东主站其他品类(如日百、家电)的消费者。
从京东最新第三季报数据来看,包含外卖业务在内的新业务板块,营收达到了155.92亿元,环比增长12.56%。
京东持续的巨额投入加上对流量的需求,使其不得不继续前行。
京东点评的推出,本质上也是与现有业务结合,成为一个新的流量入口,形成从“内容种草”到“即时转化”的消费链路。用户可分享点评内容,并直接跳转至购物链接。平台还接入相关门店的评价信息,京东官方也会设置话题引导内容创作。
3.“京东点评”的野心
在信息过载的时代,真实性成为最稀缺的资源。刘强东深谙此道,在京东点评与京东真榜的设计上,使出了差异化竞争的杀手锏。
刘强东在品酒会现场立下承诺,“京东点评”和“京东真榜”永不商业化。他毫不避讳地指出,“作为商业企业不应该什么事都以赚钱为目的。该去赚的钱可以赚,但是如果给用户提供排名和点评服务,还要再赚钱,那就一定不可能真实。”
![]()
“点评和排行榜一旦商业化,绝对不可能公平,一定导致劣币驱逐良币。”刘强东的这番话,直指行业痛点。
京东声称,其AI点评系统能够对全网几十万、几百万条的点评内容进行综合客观的分析,是全国乃至全球第一个基于人工智能的榜单。
同时,京东在全国范围内公开招募10万名京东求真官,用户报名后可参与专属线下品鉴活动,以确保数据的真实可靠。
京东这一举措,明显是针对现有点评平台的软肋。近年来,关于虚假点评、刷分刷单、排名可购买的质疑声一直不断,消费者对传统点评平台的信任度逐渐下滑。
当下,本地生活服务市场的竞争已从粗放的流量抢夺,转变为对用户信任机制的精细重构,真实评价体系已成为本地生活行业的新基础设施。
从功能看,点评业务可以为即时零售导流并提供决策依据。即用户通过点评内容产生即时需求,可直接跳转至平台完成下单,缩短消费链路。用户真实消费后的评价进一步丰富点评内容,形成“体验-评价-再消费”的正向循环,增强平台权威性。
京东点评并非简单的评价功能,而是一个全方位的生活服务内容社区。其页面采用双瀑布流信息展示形式,类似小红书等图文内容社区,强调“种草”。
![]()
具体而言,餐厅探店笔记下方直接关联京东外卖点单入口,用户感兴趣也可直接下单;而数码产品的种草内容则可一键跳转至京东自营店铺完成购买,实现了生活服务内容与电商消费的无缝衔接。
与京东点评同步上线的还有四大特色排行榜,涵盖外卖、酒店、景点、购物等领域。据了解,这些榜单基于京东的亿级商品数据和用户消费行为,综合销量、好评、回购率等多维度指标生成。
4.无界零售
京东的加码,让原本就硝烟弥漫的战场更加拥挤,然而京东点评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忽视。
在餐饮点评领域,大众点评有强大的用户心智和内容生态,京东需要培养用户通过“京东点评”做消费决策的习惯。
虽然本次的布局是在本地生活领域,但各家的竞争,已然不是具体某一业务的竞争。平台竞争已从明面的价格战转向更深层次的内容生态、服务协同与供应链能力比拼。
在用户增长见顶的压力下,通过本地生活服务提升现有用户的活跃度和消费频次,成为平台的必然选择。
京东的这一系列布局,让我回想起多年前对京东模式的观察。
京东是世界电商中最“重”的模式,它从仓储和供应链开始大力布局,这与其他的电商品牌截然不同。
在过去很长时间里,能把货铺多远以及能不能把钱收回来,可以说是快消核心能力,但到了今天,这两个能力都已不再重要。过去那种金字塔式的分销体系,在以京东为代表的电商的摧毁下,已经基本上被瓦解了。
如今,京东等电商企业更是打开了无界零售新局面。当送快递这件事在全国以蜘蛛网的形式进行时,电商则有可能把中国很多的集贸小店变成自己的前置仓。
京东不再只是那个你买家电和手机的平台,它正通过“京东点评”悄然重塑自身定位。从商品到服务,从交易到内容,从满足需求到创造需求,京东的边界正在模糊,而生态正在扩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