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他的季节相比,冬季仿佛少了一些前奏或者说是过渡的时间,立冬一过,天就冷起来了。尤其是这两天,大风寒潮齐发,冷得让人无处躲藏,冬天的雪地靴也有点扛不住了。这寒冷的气候仿佛正是大自然为寒衣节所渲染的氛围。俗话说“十月朝,冷断腰”,其所描述的正是这个季节的气候,也正是如此,才有了送寒衣这个习俗。
《诗经》中有云“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这正是寒衣节早期的形态,不过最初送衣的对象主要是戍边的人以及服徭役的人,后来人们觉得九月的气候刚开始转凉,准备棉衣还早,便将日期调整到十月,同时授衣的形式也进一步丰富,发展成为故人送寒衣的日子,而传统意义也得到升华,转变为对孝文化的传承。
![]()
时光流转至今,寒衣节已经传承了数千载,在这漫长的岁月里,衍生出了很多的习俗禁忌,让这个节日显得更加完善,仪式感中更彰显出庄重,值得我们去了解和延续。下面就来看看相关内容吧,牢记:1要洗,2不晒,3不回,4要吃,传统习俗要重视,图个人旺家兴事事顺。
1要洗
洗手洗脸,这是老人们经常会提醒的,在祭祖完毕后,回到家里前,要在门外把衣服从头到脚都扫一扫,并且要把外衣脱下来,进屋后的第一件事也是先洗手洗脸,也可以洗个澡。尤其是家里有小孩子的,不能直接上手抱。人们认为通过清洗可以把不顺,不吉利的东西都洗掉。同时这个仪式也是对节日的尊重。
![]()
2不晒
不在户外晒衣服,这个节日是与衣服有关的,不过为先祖送的是特定的衣服。这一天讲究不家里晒衣服,尤其是院子里,户外,避免与先祖的衣服“弄混”。同时这一天是人们送寒衣的正日子,那么空气中可能会有灰尘等,沾到衣服上也不太好。所以说不在户外晾衣服,如果洗了,最好挂在屋里,并将窗户关好。
![]()
3不回
不直接回家,十月一送寒衣,一般是要到坟前进行的,这其实是冬日祭祖的一种形式,届时也会感怀先祖,想起过往,心生感伤之情。所以祭祖一般都要与家人一起进行,从而互相安慰。同时在祭祖之后,不能直接回家,而是要去人多热闹的地方逛一逛,这样可以感受生活的烟火气,帮助平复悲伤的情绪。
![]()
4要吃
糯米饭,其是这个节日的传统食物,一般以当季的新米来做,有着尝新的含义。同时其软糯甘香,有助于健脾暖胃,补虚强身。还蕴含着五谷丰登,吃喝不愁的好兆头。
![]()
1、一碗糯米先洗两遍,接着倒上清水,浸泡三十分钟左右。
2、这期间来处理其他的食材,先洗一个贝贝瓜,把顶部切开,舀出里边的东西。
3、另外切点胡萝卜,香菇,火腿肠,都切得碎一些。
4、接着起锅放油,先把搭配菜倒里边,反复炒一会儿,接着把糯米捞出来也放进去,继续炒匀。
5、把所有的食材都装到南瓜里,放到蒸屉上,大火加热四十分钟,彻底蒸透即可。
![]()
鸡蛋,它是这个季节里的营养品,也是节日里常见的传统食物,代表着圆满,安康,团圆等意头。这个节日里可以炒一盘,鲜香可口,好吃又滋补。
![]()
1、准备鸡蛋三四个,依次磕到碗里,淋上淀粉水,用蛋抽来搅拌,调成细腻的状态。
2、切上一些葱花,在碗里准备个料汁,生抽,醋,辣椒面,糖,盐,调好味道。
3、锅里倒油,充分烧热后淋进去,先用铲子摊开,继续扒拉炒熟,淋上料汁,继续扒拉几下,充分入味,撒些葱花即可装盘。
![]()
红烧肉,祭祖的日子要吃的丰盛一些,以示对先祖的尊重,也蕴含着后代兴旺,日子红火之意,所以红烧肉一般都要有,而且这个季节炖上一锅,家里人都爱吃,越吃越热乎。
![]()
1、前腿肉或是五花肉切得稍微大一些,放到锅里,倒上宽水充分煮透,届时捞出来。
2、将锅洗干净,重新烧热,一点油,肉倒里边,多炒一会儿, 这样炖出来更香。接着调入酱油,放上香料炒匀,添上热水。丢几个山楂,一把葡萄干。
3、小火咕嘟俩小时,撒些盐,把味道调整好,即可关火。
![]()
香蕉,这个节日里也不能缺少了水果,比如可以吃些香蕉。首先来说这是个比较悲伤的节日,香蕉可以帮助我们平复情绪,同时其富含糖类,钾等,有助于恢复体力,缓解虚乏。当然其色泽金黄,弯弯的形状宛如元宝,又代表着招财进宝,财运旺盛。
![]()
本文系小茉莉美食记原创,拍图码字不易,严禁不良自媒体抄袭、搬运。欢迎大家点赞,收藏和转发!感谢您的支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