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内蒙古自治区金融办常务副主任、地方金融管理局局长罗艳君一行赴阿拉善盟:聚焦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开展专题调研。从这则消息可以得知,罗艳君已担任内蒙古自治区金融办常务副主任、地方金融管理局局长。
公开资料显示,罗艳君毕业于中央财经大学保险专业,曾在中国人民银行和保监会工作,曾经担任原天津市保监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银保监会成立后,她先后担任资金部副主任、主任;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成立后,担任总局人身保险监管司司长。如今罗艳君“空降”内蒙古自治区,不仅是个人职务调整,更是厅级干部跨省际交流的一次生动实践,为优化地方政治生态,进一步激发地方的治理活力注入了新风。
![]()
罗艳君“空降”内蒙古自治区任职并非首位,此前已经有重庆、江苏、山东等多位发达地区的地厅级干部交流到内蒙古的包头市、乌海市、赤峰市担任党政“一把手”。坦率地说,地厅级领导干部跨省市交流有助于打破地方“小圈子”。我国历史上早有“异地为官”的传统,如今地厅级干部跨省市交流就是这一智慧的现代升级版。罗艳君从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到内蒙古地方金融管理局任职,对地方经济发展具有显著意义。首先是切断了“熟人社会”的羁绊,在新的工作环境中无需顾及地缘和亲缘关系网,更能放开手脚依法履职,毕竟时日尚短,可能连羊肉烧卖和奶茶都还没认全,哪来得及搞什么“小圈子”?其次是重塑权力运行逻辑,跨省市干部往往带着“外来者”的清醒,对潜在利益纠葛更具免疫力,这就好比是给地方政务系统安装了“新版杀毒软件”,有助于扫描清除存量风险,同时也有助于规避新的“病毒”入侵。
![]()
地厅干部跨省交流还有助于经验互补。我们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于地厅级干部的成长而言,这种跨省市交流无疑是增长见识和才干的绝佳实践课堂。罗艳君从总局到地方局,带来的不仅是她更高层次的眼界的经历,更是一套已经验证过的成熟经验、先进理念和丰富资源。简单来说就是,内蒙古自治区可以借鉴她在总局工作时掌握的先进的金融监管科技和高效的风险防控手段,而罗艳君也能深刻地感受在内蒙古这片广阔地域上发展普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独特路径,对双方都是1+1>2的双赢。
地厅级干部跨省市交流有助于打破思维定式和路径依赖。在一个地方待得太久了,思维难免会形成一些“路径依赖”,看问题想办法总会在不自觉中套上一些无形的“框框”,而跨省市交流干部最大的优势就是没有“框框”。就好比一个房间住久了,难免有一些陈旧的东西舍不得扔,新房客来了就会给房间做一次彻底的“断舍离”和大扫除,把那些用不着又占地方的“旧家具”清理出去,才能迎来更敞亮、更现代化的新格局。如今,罗艳君初到内蒙古自治区,看任何问题都是新鲜的,这种“新房客”视角,是打破思维定式、推动改革创新的宝贵财富。
![]()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地厅级干部跨省交流,远不只是一纸任命那么简单,它是一次精妙的制度设计,一场生动的人才互动,更是一盘着眼于长远发展的大棋。让地厅级甚至县处级干部像活水一样流动起来,在流动中保持清澈,在交流中激发活力,在交流中碰撞火花,在交流中实现创新,这样的发展道路,自然会越走越宽,越走越好!
(此文为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图片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作者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