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岂止斑斓:色彩里的中国》
李晓进 著
现代出版社 2025.9
第一章 玄•纁
玄衣纁裳:历代皇帝登基大典冕服为何采用“上玄下纁”配色?
太阳落山前,海平面上落日余晖中的晚霞呈现橙红色,是由于太阳光在穿越大气层时,波长较短的蓝光等被大气强烈散射,而波长较长的红光和黄光则能穿透大气层被我们观察到。
与此同时,云朵也因反射落日余晖而呈现橙红色。当阳光(此时主要含红光和黄光)照射到云中的水滴或冰晶上时,光线被散射向各个方向,从而使云朵染上橙红色调。这就形成了地平线上壮丽的晚霞,宛如炽烈燃烧的火焰,绚烂夺目。
中国古代诗人最善于捕捉这“落日余晖映晚霞”的美景了。如南北朝诗人谢朓(tiǎo)于齐明帝建武年间出任宣城太守途中,在《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中写下:“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唐代诗人王勃探亲路经南昌时,于滕王阁宴席上挥就《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白居易赴杭州上任途中,也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暮江吟》)描摹春色——这些诗人都将晚霞映照下的天地之美,抒写至淋漓尽致。
而令人惊叹的是,那抹令历代诗人心驰神往的落日晚霞之色,竟与西周以来天子冕服的核心配色——纁(xūn)色如出一辙。这抹既闪耀于自然天象又凝聚于礼制衣冠的色彩,不仅展现着晚霞的瑰丽幻变,更被赋予至高象征意义,用以昭示天子的威严与尊贵。
礼制初立,冕服始兴:从祭祀到皇权的华服之路
小时候看古装电视剧,对皇帝登基大典时穿的服装特别着迷。皇帝头上戴的帽子前后垂着许多小玉串,每次皇帝一说话,那些玉串就会微微晃动,显得特别威严霸气。
皇帝身上的礼服分为上下两部分,但款式跟今天很不一样,衣服的配色也让我觉得有点“怪异”:上身像“外套”的部分,是接近黑色的深暗色;下身像“裙子”的部分,是种红中透黄的橙红色;腰间挂着一条又长又宽的赤红色“布条”,脚下踩着一双赤红色厚底鞋,衣服上还画着神秘的花纹……后来,等我学了点古代服饰知识才弄明白,古装剧里皇帝穿的这种行头,有个专门的名字——冕服。
冕服是古代皇帝在登基、祭祀等重大礼仪场合所穿的礼服。冕服制度最早可追溯至夏商时期,于西周时期形成完善规范,此后历经两汉、唐宋演变,一直沿用至明代,最终在清代被废除。
《周礼·春官宗伯·司服》篇详细记载了冕服的规格与使用场合:“王之吉服:祀昊天上帝,则服大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享先王,则衮冕;享先公,飨、射,则鷩冕;祀四望山川,则毳冕;祭社稷、五祀,则希冕;祭群小祀,则玄冕。”这就是古代所说的“六冕”制度。
![]()
图1-9唐 阎立本 北周武帝宇文邕像 波士顿美术博物馆藏
画中北周武帝头戴玄色冕冠,身着玄衣,下着纁裳,足踏赤舄(赤色重木底鞋)。
根据使用场合等级的不同,周制冕服由高至低分为六种规格——大裘冕、衮冕、鷩(bì)冕、毳(cuì)冕、希冕、玄冕。其具体对应关系为:祭祀昊天上帝(天帝、老天爷)用大裘冕;祭祀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也用大裘冕;祭祀先王(商汤以后的祖先)用衮冕;祭祀先公(商汤以前的祖先)、行飨礼(宴饮宾客)、行射礼(举行射箭之礼)用鷩冕;望祀四方名山大川(向四方遥祭山川)用毳冕;祭祀社稷(土地神和谷神)、五祀(最初指五行之神,后常指户、灶、土、门、行五神)用希冕;祭祀山林、川泽等群小祀则用玄冕。
大裘冕作为天子祭天所穿冕服,在六冕中地位最为尊贵。然而,与其他冕服相比,大裘冕的设计却极为简单质朴:冕冠上没有垂挂的玉珠串(旒),衣服上也没有繁复的花纹装饰。这种独特的设计与其用于祭天的特殊场合直接相关——在这个最重要的仪式中,帝王需要通过最为庄重、不加修饰的服饰,来表达对上天的至高敬畏。
![]()
图1-10 大裘冕、衮冕、毳冕、鷩冕、玄冕样式图 日本早稻田大学图书馆藏
这四张图片均出自宋人聂崇义所撰《新定三礼图》。首图展示祭天时穿着的大裘冕,其形制极为古朴简素。
需要指出的是,周代冕服并非帝王专属,贵戚功臣在重要场合也可穿戴。周制六冕中,除大裘冕为帝王专用以外,其余冕服贵戚功臣可参照爵位等级穿戴:“公之服,自衮冕而下,如王之服。侯伯之服,自鷩冕而下,如公之服。子男之服,自毳冕而下,如侯伯之服。孤之服,自希冕而下,如子男之服。卿大夫之服,自玄冕而下,如孤之服……”(《周礼·春官宗伯·司服》)
自西周确立冕服制度以来,历代王朝的规制多有演变,但多数朝代记载残缺不全。只有明代冕服制度不仅文献记载最为完整系统,其形制演变也最为显著。《明史·舆服志》记载,明洪武初年,朱元璋认为西周以来的礼服规矩过于繁缛,于是将周制六冕合并为“一冕”,即仅保留衮冕。但为了区分身份,同时规定:天子、皇太子、亲王、亲王世子与郡王都穿戴衮冕,不过冠冕的旒数、旒长以及衣裳纹章都存在等级差异。具体而言:皇帝用十二旒冕、十二章服;皇太子与亲王用九旒冕、九章服;亲王世子用八旒冕、七章服;郡王则用七旒冕、五章服,自天子至郡王,依次递减,等级森然。
![]()
图1-11 明太子朱檀墓九旒冕王冠 山东省博物馆明十三陵陈列馆藏
九旒冕被认为是目前唯一保存完好的明代初期的亲王冕冠实物,出土于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子鲁荒王朱檀的墓中。这件冕冠以藤篾编制,表面敷罗绢黑漆,并镶有金圈和金边,冠的两侧还有梅花金穿,贯以一金簪。
![]()
图1-12 清太祖天命皇帝朝服像(特写) 原图为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图中清太祖努尔哈赤头戴满族王冠马哈拉冠(又名“晨冠”)。清代王冠不仅式样与明代冕冠大不相同,主导色也由原来的玄色变成了红色。
制作:凌小凡
初审:凌小凡
复审:司丽丽
复审:李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