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稀土纠纷难道仍未作结?贝森特突然不怀好意地通知中方,暗示不给稀土后果自负,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
日前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接受采访时宣称,目前中美针对保障稀土供应的协议仍未完成,美方希望能在27号感恩节之前敲定,只要稀土生效,美国的稀土供应将恢复到4月4号之前的自由流通状态。与此同时,贝森特还威胁中国,中方如果变卦,美国有多种报复手段,他这就是暗示,中国如果不给稀土那就后果自负。
![]()
问题是中美难道还没有达成协议吗?相信在大部分关注中美贸易博弈的朋友认知里,两国继10月底先后在吉隆坡和釜山谈妥后,有关问题应该已经基本得到暂时控制了。而且从贝森特的说法来看,美国当下是很急于达成这份协议的,既然如此,现在中美还未能达成协议的关键原因可能是中国还没有签字,如果确有其事,这又是为什么呢?中美又会不会谈崩呢?
考虑到目前有关事项仅仅出自美方之口,美国肯定不会承认自己有问题,所以外界不能够就此将矛头指向中方,并且中美谈妥以前,两国在贸易问题上其实积累了很多分歧,因此无论是围绕稀土还是其他争议,有关协议的达成理应伴随着双方的共同让步或者付出,这才是“协议”二字的精髓。两国的协议不应该出现在一些问题上只有中方让步,美方什么都不干这类情况。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请问中方此前的准备和应对又是为了什么呢?大家说对不对。
![]()
所以,如果这次稀土协议真是因为中方没有签字而未能达成的话,那么最有可能的解释就是,美国并没有拿出相对应的价码作为交换。这样一来,中美哪怕最终看似谈妥,实则也不过是中方单方面承担义务,美国全面享受利好,这对中国是不公平的。因此,中美当下未能达成稀土协议,看起来是中国没有签字,实则很有可能和美国想占便宜有关。
至于谈崩与否,当下中美两国还没有公开批评、指责对方,因此两国当下的分歧应该还没有很大,双方还处于一个探讨的阶段。所以虽然美国财长在这里变相喊话中国,他甚至不惜提到他们有很多报复手段,只为了逼中方交出稀土,但事情应该还没有到那么严重的地步。只要双方能维持基本的对话框架,并愿意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谈,那么再大的分歧,总有谈妥的一天。
![]()
当然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特朗普这个人是没有什么耐心的,而且遇事喜欢走极端,并且从他调停俄乌一事上的表现来看,他在对外问题上的判断力也不算特别出色。万一他对局势发生误判以至于他突然掀了桌子,客观来讲这其实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因此当下中美谈崩的可能性只能说不大,但不能说没有。在这里,我们有一个标志性的时间点,可以作为判断美方是否会掀桌子的信号,那就是贝森特提到的感恩节。
![]()
贝森特提到希望中美在感恩节之前敲定,这个信号不排除是特朗普要求他借受访机会释放给中国的,或许美方已经将感恩节视为给中国的最后时限,如果到这个时间中美还未能就稀土供应问题达成协议,美国可能就会改变对策。所以,在这个最后时限将至之际,中方也需加强警惕,在确保本国利益的当下,也不能给美国针对我们的机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