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导弹行业核心投资逻辑在于其“消耗品”属性带来的中长期高景气需求。内需方面,实战化训练加大消耗,新型号陆续列装;军贸出口成为强劲增长极。产业链产能扩张将于“十四五”末至“十五五”初进入爬坡期,业绩拐点可期,制导系统等关键分系统价值突出。
1.导弹:重要消耗型武器装备
导弹在国防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国家综合国防实力的重要体现。一方面,导弹武器系统非常复杂,是推进剂学、电子学、金属材料学、自动控制学、无线电学、光学、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和发动机学等多学科先进科学技术结合的结果;另一方面,先进的导弹装备技术水平需要大量的经费支撑,是一国综合国防实力的体现。
我国导弹技术已处于世界前列。目前我国的导弹武器已形成系列,具有先进性能的多种型号导弹,导弹系列齐全。我国导弹谱系齐全,战略威慑强劲,包括反舰导弹、巡航导弹、高超音速导弹与核导弹等,其中核导弹包括 “惊雷-1”空基远程导弹、“巨浪-3”潜射洲际导弹、“东风-61”陆基洲际导弹、“东风-31”新型陆基洲际导弹等,集中展示我军陆、海、空基“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是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的战略“王牌”;并且核导弹第二方队展示的“东风-5C”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是我国战略反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打击范围覆盖全球,为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提供坚实战略支撑。
![]()
2.导弹产业链
导弹产业链分为上中下游:上游原材料包括原材料以及加工(高强度钢、石英纤维等)、基础元器件(连接器、容阻感等)等;中游包括制导系统(卫星制导、雷达制导、惯性制导等)、战斗部、动力系统等;下游为导弹整机等。
![]()
3.全球导弹市场预计保持较快增长
导弹的耗材属性,产品效果优势和扩产难度低三方面决定了导弹产业是当前军工板块的较优投资细分赛道。首先,从产品属性来看,导弹属于一次性耗材,使用即消失。为了应对战争需求,需要维持一定规模的安全库存;同时导弹一直是国际军火巨头的主要收入来源,也是国际军贸上的最主要的贸易品种之一。目前导弹的消耗方式除正常战争需求外,还有实弹演练以及日常因老化等原因的销毁等,当前我国的导弹消耗集中在后两者。根据 Market data forecast 于 2025 年 9 月发布的《2025-2033 年全球导弹市场预测》,2024 年全球导弹市场规模达 598.2 亿美元,预计2025-2033 年从642.6 亿美元增长至1140.2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7.43%。
![]()
导弹是军贸市场的重要交易产品,近年来交易量提升明显。根据 SIPRI,2020-2024 年,全球军贸市场各类武器装备中导弹(包含各类具备制导能力的炸弹和炮弹)交易量占比为17%,仅次于飞机的44%;在我国对外出口的各类武器装备中,导弹交易量占比约为14%,排名第四。以2022年为分界点对比俄乌冲突前后三年的军贸市场销售情况,能够发现导弹的需求和交易量提升明显,根据 SIPRI 数据,2019-2021 年导弹累计交易量为 105.77 亿TIV,2022-2024 年累计交易量为168.82亿TIV,同比增长59.61%,在所有装备的交易量增速中排名靠前,充分说明在国际环境恶化的背景下,弹药需求提升明显。
![]()
4.导弹行业投资逻辑与个股梳理
导弹行业核心投资逻辑在于其“消耗品”属性带来的中长期高景气需求。内需方面,实战化训练加大消耗,新型号陆续列装;军贸出口成为强劲增长极。产业链产能扩张将于“十四五”末至“十五五”初进入爬坡期,业绩拐点可期,制导系统等关键分系统价值突出。
相关个股:振华科技、鸿远电子、菲利华、高德红外、睿创微纳、中兵红箭等。
风险提示:军品订单和收入确认不及预期;研发进度及产业化不及预期;竞争格局及份额波动风险;产品价格下降风险等。
参考资料:
1.2024-11-24国金证券——军工行业 2025 年度策略:承前启后关键年份,景气加速可期
2.2025-6-27华泰证券——军贸强化信心,行业迎接仲夏
3.2025-9-7东方证券——9 月阅兵品示中国装备自信,看好内需景气恢复及新质生产力方向
(风险提示:四川大决策投顾分享的内容旨在为您梳理投资方向及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不作为买卖依据,您应当基于审慎原则自行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