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用实际行动回应日本,日本有事就只是日本有事,别想拖美国下水。
![]()
(美军突然撤走堤丰)
11月17日,在中日因高市早苗涉台海言论闹得最凶的时候,美国从日本撤走“堤丰”了。
日本共同社放出消息,美国从日本岩国基地撤走了“堤丰”陆基导弹系统。日本防卫省已于当天通知了当地市政府这一情况。
![]()
美争议言论背后的日本算盘
美军撤离“堤丰”的时机,恰好与日本政客高市早苗的涉台言论引发的风波形成鲜明呼应。高市早苗在近期公开表态中提及“武力涉台”,并特意设定了一个前提:若美军下场介入台海事务且遭到中方反击,将触发日本的“集体自卫权”。
这一言论看似是在强化美日同盟,实则暗藏“拖美国下水”的小心思——美国政府从未明确承诺会“武力保台”,高市早苗的表态相当于变相替美国做出承诺,试图以同盟名义绑架美国的战略决策。
![]()
这种“尾巴摇狗”的外交策略,源于日本对美国战略收缩的深层担忧。近年来,随着亚太地区势力格局的变化,国际社会始终存在关于“美国是否会逐步撤出第一岛链”的讨论。对日本而言,若失去美军的直接军事支撑,其在东亚地区将面临更大的防卫压力。
尤其是日本右翼势力,长期希望通过强化对中国的强硬姿态,让美国意识到日本在遏制中国中的“不可替代性”,从而将美军更牢固地绑定在亚太地区,为日本的地缘政治诉求背书。
![]()
高市早苗的言论并非孤立事件,而是日本右翼势力近期密集发声的一个缩影。此前,日本防卫省年度预算连续多年增长,2025年防卫相关费用占GDP比例已接近2%,创战后新高。
在军事合作方面,日本与美国频繁开展联合军演,试图通过“秀肌肉”的方式彰显同盟稳固。但这些动作始终未能完全打消日本对“被美国抛弃”的顾虑,高市早苗的激进言论,正是这种焦虑情绪的集中爆发。
![]()
美军撤离的深层逻辑
美军选择在中日摩擦升级时撤走“堤丰”,绝非临时起意,而是基于自身全球战略优先级的理性判断。当前的美国正面临内外多重压力,根本无力在东亚地区陷入与中国的直接冲突。国内层面,美国两党博弈日趋激烈,民主党在近期三场重要选举中接连获胜,对共和党形成压制,特朗普领导的内阁团队需要将更多精力投入国内政治博弈。
特朗普本人更是深陷多重困境:不仅面临与爱泼斯坦相关的指控,其推行的关税政策还正在接受美国最高法院审理。有法律专家分析,若最高法院最终判决该关税政策无效,美国政府可能需要退还高达1万亿美元的相关收入,这一潜在风险让特朗普政府焦头烂额。在这样的国内政治环境下,美国根本没有意愿为日本的激进言论“站台”。
![]()
国际层面,美国的战略注意力被多个热点问题分散。加沙地带的停火协议谈判仍在艰难推进,美国需要协调各方立场;俄乌冲突进入僵持阶段,对乌克兰的援助政策引发国内争议;针对委内瑞拉的军事打击提议,也让美国在拉美地区面临外交压力。相比这些涉及美国核心利益的议题,中日之间因政客言论引发的摩擦,不在美国的优先处理清单上。
更关键的是,高市早苗的涉台言论触及了二战后国际秩序的底线,让美国陷入“道义困境”。中美同为二战胜利国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而高市早苗的言论本质上是在试图颠覆二战后形成的地缘政治格局,推翻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果实。
![]()
作为二战胜利国,美国若公开支持日本的这一立场,将违背自身历史定位,也会引发国际社会的广泛质疑。因此,以撤军的方式与日本的激进言论保持距离,成为美国最稳妥的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驻日大使格拉斯同期虽表态“美日同盟致力于维护台海和平稳定”,但这种口头声援与撤走“堤丰”的实际行动形成鲜明反差。在国际政治中,军事部署的调整远比外交辞令更能反映真实战略意图,格拉斯的表态更像是对日本的“安抚性回应”,并未改变美国不愿介入的核心立场。
![]()
撤军背后的三个真相
“堤丰”系统的撤离,看似是一次常规军事部署调整,实则揭穿了美日同盟关系的深层矛盾,暴露了三个残酷真相。第一个真相是,美国在全球战略布局中,从不吝惜抛弃“棋子”。
同盟的本质是美国主导下的利益交换,当日本的诉求与美国的全球战略发生冲突时,美国会毫不犹豫地牺牲日本的利益。此次撤军发生在中日摩擦升级之际,相当于直接否定了日本“以同盟之名牵制中国”的策略,让日本的地缘政治博弈陷入被动。
![]()
第二个真相是,日本从未成为亚太地缘政治博弈的“执棋者”,始终只是“棋子”。高市早苗等右翼政客试图通过“尾巴摇狗”的方式绑架美国战略,本质上是对自身定位的误判。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核心目的是维护自身霸权,而非为日本的利益“保驾护航”。当日本的激进行为可能将美国拖入与中国的直接冲突时,美国必然会选择“割席”,让日本独自承担后果。
第三个真相是,避免与中国直接冲突已成为美国两党的共识。尽管美国在亚太地区推行“印太战略”,但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提升,美国国内无论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都清楚与中国发生直接军事冲突的风险和代价。从国会到白宫,“战略克制”成为处理对华关系的主流思路,这也是美国不愿被日本拖入中日摩擦的根本原因。“堤丰”的撤离,正是这种共识在军事部署上的具体体现。
![]()
日本的前路选择
美军的撤军动作,让此前叫嚣“倚美抗中”的日本右翼势力陷入被动。日本共同社的民调显示,撤军消息公布后,日本民众对“美日同盟可靠性”的信任度下降12个百分点,有62%的受访者认为“日本不应追随美国的亚太战略,应保持外交独立”。这一数据反映出日本国内对美日同盟的幻想正在破灭,也给日本政府的外交政策带来压力。
当前,日本正面临关键的外交抉择。一条路是继续追随右翼势力的激进路线,不断强化军事力量,试图以自身实力与中国抗衡。但这一路线违背了日本和平宪法的精神,也会引发周边国家的警惕,最终可能让日本沦为亚太地区的“地缘政治孤岛”。近年来,韩国、东南亚国家对日本军事扩张的担忧持续升温,若日本继续激进路线,将进一步孤立自身。
![]()
另一条路是回归理性,正视二战历史,践行和平宪法精神,以对话协商的方式处理与邻国的分歧。作为东亚地区的重要国家,日本若能摒弃冷战思维,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和安全对话,将更有利于自身的长远发展。事实上,日本与中国在经贸、环保等领域存在广泛共同利益,理性处理双边关系,符合日本的核心利益。
“堤丰”系统的撤离,为日本的外交政策敲响了警钟。在亚太地区势力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试图依靠外部力量实现地缘政治诉求的做法早已过时。唯有认清自身定位,尊重历史事实,以和平方式处理国际争端,才能让日本在亚太地区找到真正的立足之地。军突然撤走“堤丰”,显然不简单。毕竟,美国什么时候这么老实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