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转角的一方洗手台,不仅是爱国卫生运动的生动注脚,也是城市精细化治理的微观体现。自2020年云南启动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以来,曲靖市累计建成近万座公共洗手台,以“便民利民”的初衷融入市民日常生活。如今,这些洗手台的运行情况如何?是否持续发挥效用?开屏新闻记者近日走访曲靖中心城区的公园、市场、街区、学校等场所,一探设施背后的民生体验与治理进阶。
记者直击:
清水流淌处,便民暖人心
![]()
清晨的经开区泰丰公园,阳光穿过枝叶,洒在整洁的公共洗手台上。市民王女士带着刚放学的孩子,一边熟练地伸手感应出水,一边教孩子搓洗双手:“每天散步都会过来洗洗手,孩子也养成了好习惯,特别方便。”在这里,感应式水龙头出水稳定,台面干净无积水,旁边张贴的“七步洗手法”示意图清晰可见。
![]()
临江公园入口处,一座造型别致的洗手台与周围景观融为一体。傍晚时分,刚刚结束锻炼的市民小张在这里接直饮水解渴,又用清水冲洗额头的汗水:“不仅能洗手,还能喝到直饮水,细节做得非常到位。”
![]()
何家屯集贸市场人流量大,但公共厕所旁的三座洗手台排列整齐。除一个儿童面盆因损坏正在维修外,其余均运转正常,出水量充足。负责清洁的魏大妈边擦拭台面边告诉记者:“市场里使用频率高,偶尔有水龙头损坏,但报修后很快就能修好。”
在医院、客运站、公园广场等地,记者看到大部分公共洗手台建设标准统一、标识清晰、配套完善。医院内配备洗手液和干手器,客运站设置高低水龙头方便老人与儿童使用,这些正常运行的设施已成为市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便民伙伴”。
痛点难点:
少数设施“沉睡”,管护仍存短板
![]()
与大多数正常运行的洗手台相比,少数设施却陷入“建而难用”的窘境。酒吧一条街旁,一座外观漂亮的独立洗手台因断水被长期闲置,洗手盆内堆积落叶杂物,无法使用。附近商户李女士惋惜地说:“以前常来洗手,现在只能看着它闲置。”
妇女儿童中心附近的广场上,一座洗手台的面盆下水管被整体拆解,留下空洞接口,台面布满灰尘污渍,与周边环境形成反差。附近居民反映,该设施损坏已久,一直未见修复。此外,麒麟区某公园入口处的三个水龙头中,两个无法出水,仅剩的一个水流微弱,难以满足使用需求。记者走访发现,这些“沉睡”的设施或因维修不及时,或因管护责任未落实,逐渐沦为“城市摆设”。市民王阿姨感叹道:“建好时觉得特别方便,如果大家都能爱护,加上有人长期维护就更好了。”她的期盼,道出了许多市民的心声。
部门回应:
排查整改已启动,长效管护待破题
针对走访中发现的问题,记者采访了曲靖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建科相关负责人,深入了解当地从高效建设到长效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今年我们组织了全市范围的系统性排查,确实发现了一些问题。”该负责人坦言。据排查数据,全市9668座公共洗手台中,有20座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中心城区4696座中,13座运行异常,问题主要集中在龙头损坏、管道渗漏、水电供应中断等方面。“全市洗手设施总体完好率为99.79%,中心城区为99.72%。对发现的20座问题设施,我们已建立台账,正在按计划修复或更换。”
对于管理中的症结,该负责人指出,常态化管理主要面临三大挑战:一是专项经费不足,设施维修、日常保洁、水电消耗等均需持续资金支持;二是责任落实不均,部分场所未明确具体管护责任人,出现“没人管、管不好”现象;三是多部门协同不够,教育体育、市场监管、文旅、城管等部门按职责分工管护,易出现标准不一、问题发现不及时的“监管缝隙”。
破局之道:
精细治理发力,唤醒“沉睡”设施
针对公共洗手台管护中存在的问题,曲靖市住建部门已展开系统性治理。今年以来,对全市学校、医疗机构、集贸市场、公园广场等十类重点场所的公共洗手台进行全面排查,建立起详细的设施台账,明确每座洗手台的位置、产权单位、管护责任人和运行状况。
“对排查发现的问题设施,我们实行整改销号机制,督促责任单位限期修复或更换,目前中心城区13座问题设施正在逐步整改。”该负责人介绍,为确保整改落地,部门组建了两个暗访组,对各县(市、区)91处设施进行抽查,下发整改通知并跟踪督办,通过“回头看”防止问题反弹。
为构建长效管护机制,曲靖市已出台多项文件,明确“属地管理、分片包干、部门负责”原则,制定统一的管理与作业标准,力争让每一处设施都“有人抓、有人管”。面对经费和责任难题,当地正积极探索创新模式:将公共洗手台管护纳入基层网格治理,整合社区、物业、志愿者等力量,使基层成为问题发现与上报的“前哨”;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管护,探索多元化保障模式,缓解资金压力。
“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一座公共洗手台持续发挥作用,让便民设施真正温暖市民。”该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强化常态化监督,细化日常维护与保洁规范,推动公共洗手台管护从“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让这些城市“小设施”承载起文明“大民生”,为全国文明城市建设贡献力量。
▶记者手记◀
一座城市的文明高度,往往蕴藏在最细微的民生细节中。曲靖近万座公共洗手台的建设与管护,既是爱国卫生运动的实践成果,也是城市治理能力的试金石。
从“建好”到“管好”,从99.79%的完好率向100%的民生满意度迈进,市民的真实感受与抽象数据之间的微小温差,正揭示了城市治理从“有”到“优”的最后一公里挑战。对于曲靖这样一座全国文明城市而言,破解“洗手台之困”,不仅仅是修复少数故障设施,更是一场关于精细化、可持续公共服务的深度考验。让每一项便民工程都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正是文明城市内涵不断丰富的体现。这场围绕“小设施”展开的治理答卷,正在持续书写着文明城市的温度与厚度。
开屏新闻记者 蒋琼波 摄影报道
一审 高伟
责任编辑 何丹
责任校对 猫恩泊
主编 林舒佳
终审 编委 李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