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五个月大的小婴儿,心脏可能就没鸡蛋大,如此脆弱的重要器官手术……母亲七个小时的煎熬后,等来的却是孩子再也醒不过来的噩耗!
“孩子脸上还挂着泪,嘴巴都张着……”
邓女士声泪俱下的实名举报宁波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心脏科,在她看来,孩子死于“医疗事故”!
![]()
说老实话,这个画面谁看了谁心疼,对于这名年轻妈妈失去孩子的心痛感同身受,毕竟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啊。
才5个月大的宝宝,尚未体验到世间的美好,就先要闯心脏手术这类非常严重的手术关,孩子太可怜了。
邓女士之所以要举报,当然也是提出了自己的几点质疑:
1、手术的必要性被夸大。邓女士称孩子两处房间隔缺损处于自愈窗口期,但医生陈某贤强调 “必须紧急手术”,还断言不手术可能致脑瘫。
2、手术风险评估严重失实。医生将手术描述为 “入门级小微创”“风险仅 2%”,但实际术中出现大出血、二次开胸等严重状况,与术前轻描淡写的风险提示形成强烈反差。
3、专家承诺未兑现。手术前医生承诺会有上海专家参与会诊,但是邓女士称从未看到过专家的影子。
4、手术时间超过预期太久。术前预估 2.5-3 小时,实际耗时 7 小时 10 分钟。邓女士质疑手术时间延长是操作失误所致。
5、手术病例的真实性存疑。邓女士称,孩子死亡通知书上离世时间为 22 时 03 分,但病历却记录 “22 时 20 分生命体征平稳”,两个关键时间点明显矛盾。
![]()
确实,从孩子妈妈列举出的这些疑点来看,孩子的手术确实存在着一些不为人知的“内情”?至少作为毫无医学背景的旁观者来说,我们也看得迷雾重重……
在实名举报中,邓女士还称,涉事医生曾经牵涉进两例低龄婴儿手术死亡事件,都被医院低调处理,她质疑医院的做法违规!
五个月大的小婴儿,心脏比鸡蛋还脆弱,在这么重要的器官上动手术风险极大。
为什么2-3个小时的手术会做了7个多小时?在邓女士看来,手术室内或许存在什么操作失误、处理不当的问题,才会最终导致婴儿死亡……
但是,在这里笔者要公正的说一句啊!
心脏手术这类危重手术,术前给出的时间预估是在完全理想化的情况下得出的,但是手术过程中会出现突发状况,比如发现孩子心脏的新缺损等问题,所以时间延长也在情理之中。
但是,到底出现了什么突发状况?手术室是有 监控的,后期调查一定会跟进这部分证据,黑的不可能被说成白的!
![]()
此事之后,宁波卫健委的处理态度是积极的,目前已经依法依规地跟进调查,也就是说受理了患者家属的举报。
但是调查结果,大概率不会在短时间内公布,因为涉及到的问题专业性很强,不是表面上看一看,查一查这么简单……
在评论区看到一句话,突然就戳中了笔者的心坎:主要是公信力崩塌了,才会出现各种实名举报!
这话,确实不假。
做手术不可能没有风险,不然手术前那几页写满了“术前风险须知”的单子,也不可能让你看的头皮发麻……
但是出了问题,患者首先想到的还是“医院有问题”!因为过去确实有少数医疗事故伤了人心!
对邓女士来说,最该做的是申请医疗鉴定,让病历、手术记录、尸检报告(如果做了的话)说话;
对我们旁观者来说,别忙着骂 “医院黑心” 或怪 “家长闹事”—— 孩子的命不能白没了,但也不能让医生的努力被情绪否定。
![]()
孩子没了,当妈的怎么不肝肠寸断?
尤其是那么小的宝宝,躺在冰冷的手术台上7个多小时,难以想象脆弱的身体遭受了多么巨大的痛苦……
所以,父母愤怒到极致可以理解,但是质疑医院的失职需要冷静下来走证据调查流程。
被邓女士举报的那名心脏科医生到底有没有问题?我们说了不算,自由相关部门介入核实。
作为旁观者的我们,只能在悲痛情绪中,找回一些理智,理性的看待问题——
其实,任何手术中,医生都不敢打包票 “一定救活”!就像消防员冲进火场,没人能保证每次都全身而退。
邓女士的眼泪该被看见,婴儿小小心脏上那 7 小时的坚持,也该被正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