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业农村部在全国乡村工匠培育暨脱贫人口务工就业“两稳一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继续实施好返乡回流脱贫人口促就业专项行动,防止形成规模性返乡滞乡。要加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和受灾地区就业帮扶工作力度,着力稳定脱贫人口务工规模和务工收入”。
很多人讨论这句话背后的含义,大多数人都认为说的是农民工,其实不完全是这样。当然包括农民工,但也包括那些农村出身的在城市定居的70和80后,因为这些人在城市已经没有就业竞争力了。
![]()
01
先说说农民工这边。以前大家进城打工,图的是多赚点钱养家。可现在城里活儿不好找了,钱难挣,有些老乡一合计:反正老家有房住、有地种,菜自己种,米自家产,再搭把手照顾年迈的父母,总比在城里租地下室、吃外卖强吧?这两年浙江不少县城就出现了这种苗头——在高中同学群里,以前晒工资条的现在晒钓鱼照,以前聊加班的现在聊怎么拍短视频卖山货。
02
但问题来了,要是这股风潮刹不住,会咋样?国家最担心的是两件事:一是社会价值观要变。要是大家都觉得“反正回家有饭吃,干嘛拼死拼活”,那年轻人还奋斗个啥?二是经济要停摆。70后80后正是社会的“中流砥柱”,他们要是一股脑儿回乡“躺平”,城里工厂没人干活,商场没人消费,连快递都可能没人送了——经济还咋转得动?
03
所以说,这政策压根儿不是只盯着农民工。那些在北京漂了十几年、现在手头有点积蓄的70后80后,也在考虑“回老家歇几年”。他们算过账:北京房租三千,老家自建房不要钱;北京吃外卖二十,老家菜地里拔把青菜就炒;更别说还能陪陪逐渐老去的父母。可要是这批人全回去了,谁在城里当“主力军”?90后00后是能顶上,但经验、技术、人脉这些软实力,可不是一天两天能补上的。
总结
国家这政策是下了盘大棋——既要保住农民工的饭碗,让他们在城里能稳定赚钱;又要稳住城市中年人的心,别让他们觉得“回乡躺平”比在城里奋斗更划算。毕竟,社会要活起来,得有人愿意干活、愿意消费、愿意创造;经济要转起来,得有不同年龄段的人各司其职、互相补台。要是大家都往老家一缩,那才真是“城市空了、乡村满了”,最后谁都得喝西北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