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7日,阿里巴巴扔出AI圈重磅炸弹。不仅正式官宣“千问APP”公测上线,旗下夸克APP还同步升级,上线了搭载阿里Qwen最强大模型的“千问助手”。
而就在几天前的11月13日,百度世界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二期开讲。创始人李彦宏带着“效果涌现”的主题,把百度从底层芯片到上层应用的全栈实力,完完整整地展示了出来。两大科技巨头在短短几天内接连发力,一边是阿里“双产品协同”的双线攻势,一边是百度“全栈渗透”的深度布局,AI行业的C端大战这下是真的拉开了序幕。这也让大家看得明白:AI早就不是实验室里的技术探索了,现在拼的是实打实的落地效果和用户体验。
01 两种AI范式的交锋
与百度的全栈打法不同,阿里采取了“双拳出击”的策略,核心就是千问和夸克的“协同作战”。千问隶属于阿里云智能事业群,主要负责大模型技术研发和B端应用(如通义千问、通义APP)。夸克隶属于智能信息事业群,聚焦搜索、效率工具等C端业务(如夸克App、夸克大模型)。
11月17日上线的“千问助手”,正是阿里协同战略的关键落地,夸克直接把千问的强大能力搬了进来,用户在夸克里查资料、写报告、做题目,都能直接调用AI帮忙,形成“千问供能+夸克落地”的互补模式。
其实早在2025年10月24日,夸克正式官宣系列大动作——上线“对话助手”功能、同步开启夸克AI眼镜开售,传言已久的代号“C计划”也随之浮出水面。
夸克的“C计划”远不止单一产品,核心是通过“搜索+对话”的软件入口,搭配AI眼镜的硬件载体,抢占下一代人机交互话语权。这款被定位为“随身AI超级助手”的眼镜,深度集成夸克AI能力与阿里生态,可实现高德导航、支付宝“看一下”支付、淘宝搜同款比价等功能。
另一边,百度选择的是让AI“无处不在”的全栈渗透路径。李彦宏在百度世界大会上提出一个鲜明观点,AI产业结构正在从过去的“正金字塔”型,转变为更加健康的“倒金字塔”型。
在原来的“正金字塔”结构中,底部芯片层占据了AI产业的绝大部分价值,往上的模型层、应用层能获得的经济效益却逐步递减。而“倒金字塔”结构恰好反转了这一格局,模型层能产生十倍于芯片层的价值,基于模型开发的AI应用更能创造百倍价值。这说法一下子点透了AI产业价值分配的关键问题,也给行业发展指了条明路。
要实现这种新结构,技术底子得打牢,百度也确实这么做了,亮出了从算力到模型的全链条布局。新一代昆仑芯专门出了M100和M300两款产品,分别适配不同的使用场景;同步发布的“天池”超节点性能特别强,单个节点就能完成万亿参数模型的训练,还能给中国企业提供便宜又好用的AI算力。
模型方面也有大动作,百度正式推出文心大模型5.0,还把它定位成“统一的原生全模态模型”。这款模型在全模态理解、创意写作、智能体规划、指令遵循这些核心能力上,达到了全球领先的水平。
技术最终得用在实处,这也是百度AI“内化”战略的核心。百度推出了全球第一个能商用的自我演化超级智能体“伐谋”,它不光能快速给复杂问题搭好模型,还能根据情况变化自动调整优化,给出最适合的解决方案。
百度和阿里这两种截然不同的AI发展路径,到底谁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更胜一筹,还得靠时间和用户来给出最终答案。
02 成果与挑战并存
在AI领域的成果层面,阿里与百度各有亮眼表现。
先看阿里,千问APP上线即凭借Qwen模型的技术积累(全球下载量破6亿次)和“免费开放”策略快速起量,其“办事型AI助手”的定位与单纯对话工具形成差异;更关键的是,就在今天,夸克同步宣布上线“千问助手”。这个动作极具象征意义:它意味着夸克将自己定位为千问这个大模型最重要的应用场景和落地出口之一,用户可以在夸克内直接调用最先进的Qwen模型能力,处理复杂任务,这极大地增强了夸克作为工具的价值。
此外,夸克本身的表现也很能打,它走的是“入口”路线,推出的AI眼镜一上线就势头很猛。10月24日凌晨开售后,才7个小时就冲到了天猫双11智能眼镜销量第二,热度特别高。
最核心的优势还是阿里的生态协同,高德近眼导航、支付宝“看一看”支付、淘宝搜同款比价这些常用功能都能直接用。同时,夸克也没掉队,升级了“AI超级框”,还有国内首个“深度搜索”,现在月活用户已经超两亿,还在往上涨。
再看百度,在AI领域的成果很实在,底层算力上有新一代昆仑芯和“天池”超节点撑着。昆仑芯M100适配大规模推理、M300聚焦超大规模多模态模型,单个“天池”512超节点就能完成万亿参数模型训练,还能给中国企业提供低成本算力。
模型方面也不落后,文心大模型5.0是原生全模态的,文本、图像、音频这些都能处理,40多项权威评测里,跟全球顶尖模型比也不落下风。
应用落地更是拿得出手,百度推出全球首个可商用的自我演化超级智能体“伐谋”,可快速针对复杂问题抽象建模,根据条件变化自动迭代,给出动态的最优方案。慧播星数字人在双11彻底火了,83%的主播都在用,直播间数涨了119%,GMV也提了91%。百度搜索的AI化改造特别激进,首条结果的富媒体覆盖率都到70%了;萝卜快跑自动驾驶覆盖了22座城市,出行服务次数超1700万,稳稳拿住全球第一。
不过,两家巨头虽然成绩亮眼,但各自面临的难题也不少。
阿里的挑战集中在落地适配与生态协同层面,有消息称,千问APP上线首日便遭遇流量洪峰,部分服务出现拥堵中断,用户反馈指令输入后无法响应、应用显示“入口拥堵”,暴露了大规模用户承接能力的短。
夸克的难题也不小,大家早就习惯用手机了,想让用户改成用AI眼镜、习惯对话式交互,可不是件容易事。而且技术上还有不少坎,续航、量产、成本控制都是难题,这些也推高了生产成本,短期内想大规模普及很难。
另外,阿里生态内部的协同本来就复杂,夸克要整合各种应用,跨业务的数据打通和协同都是硬骨头,内部磨合可能会拖慢迭代速度,还会影响使用体验的一致性。
百度面对的困难也不少,“伐谋”这类复杂方案市场教育和交付门槛都高,企业客户要看到实打实的回报才肯买,规模化扩张不容易。全栈模式看着厉害,却特别烧钱,百度过去十年AI研发投入已超1800亿元,从昆仑芯研发、算力集群搭建到应用落地全链路均需巨额资金支撑,当前AI推理领域价格战激烈,文心4.5 Turbo推理价格仅为DeepSeek V3的40%,高投入能不能持续盈利是个大问题。
从C端市场表现来看,文心大模型的相关应用也有待发力,其C端产品“文小言”2025年三季度月活约530万,距离头部阵营尚有不小差距,市场竞争力亟待增强。
其实百度和阿里虽然路子不一样,但在C端布局上有个共同点,均以“网盘+AI工具”为核心。夸克全程基于浏览器搭建服务,主打干净无广告,网盘与浏览器深度绑定且支持多端同步;百度依托搜索技术搭建综合平台,旗下网盘拥有庞大用户基础,其APP月活表现亮眼,接入AI后相关功能进一步拉动用户活跃度,成为重要增长引擎。
但两者也面临共同挑战,功能都差不多,AI写作、做PPT这些大家都在做,得找出别人替代不了的优势。夸克尽管通过“AI超级框”进行了重磅升级,但很多用户还只把它当浏览器或网盘,怎么从“工具”变成“智能助手”,让用户真正离不开,是接下来要解决的关键。
03 不止于百阿之争
2025年AI行业早就不按以前的路子走了,不再光比算法多牛,而是得面对现实中的硬问题。能源和供应链都快扛不住了,AI数据中心耗的电堪比一座小城,想让AI接着高速往前跑,电网真得顶住巨大压力。
更让人头疼的是,现在AI行业“砸钱不少、赚钱不多”的情况特别明显。麦肯锡2025年的报告就显示,88%的组织都在用AI,但真正能拿到实实在在财务回报的只有39%。说白了,AI带来的大多是“感觉上效率高了”,并没真让企业的利润涨多少。
即便如此,巨头们还在一个劲砸钱。例如,阿里计划未来三年投3800亿元到AI和云基础设施,百度也一直在研发和全球扩张上不停花钱。
如今AI竞争不只是百度和阿里两家的事儿,早就变成多方混战了。整个AI产业的竞争都特别激烈,截至2025年8月,互联网及AI科技企业的原生APP用户有2.77亿,应用插件用户6.22亿,两大AI应用整体规模达6.45亿;手机厂商的AI助手用户有5.29亿;PC端应用用户也有2.04亿,大家都在抢这块市场。
就在巨头们打得火热的时候,开源力量突然冒了出来,成了搅局的“奇兵”。DeepSeek就是典型,靠开源策略和极致的成本控制快速积累起庞大C端用户基础。它的崛起不仅印证了“基础模型能力趋同下,AI行业并非只有一条成功路”,更让行业竞争变了味——从以前“拼算力的军备竞赛”,变成了“拼应用效率的革命”。
而腾讯恰好踩中了这波开源风口,走出了一条差异化路线:一边自研混元大模型,一边果断接入DeepSeek,布局多模型生态。旗下AI应用“元宝”作为首个接入DeepSeek的互联网大厂产品,借着后者2月爆火的流量,从默默无闻到一个月内日活暴涨20倍,成功跻身AI本地移动应用日活前列。
字节跳动则以另一种姿态切入战局,靠极致性价比策略颠覆市场格局:火山引擎通过低价快速抢占MaaS市场份额,2024年5月亮相的豆包,也把性价比当作吸引客户的核心卖点,成为搅动市场的重要力量。
在AI的深水区里,百度要做“无声的电”,让智能渗透产业肌理;阿里凭借千问与夸克的“双拳出击”,要当“有声的伙伴”,重塑人机交互边界。开源力量、多模型生态、性价比玩家纷纷入局,AI行业的竞争早已超越单一维度的对决。最终谁能真正破解“价值转化”的核心命题?答案藏在技术落地的细节里,也握在每一个用户的选择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