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一部名为《都是她的错》(All Her Fault)的美剧悄然登场。
别看名字普通,故事却一点都不普通。
豆瓣1.8万人打分9.2,炸裂的口碑迅速霸占各大影视榜单TOP3。
但是二刷看下来,我从这部剧里看出的,绝不只是一个峰回路转的寻子故事。
![]()
01
故事有一个足以让所有家长脊背发凉的开场。
按响陌生人的门铃后,开门的女人声称她搞错地址了。
联系上儿子同学的母亲珍妮,对方声称从未邀请过她的孩子。
短短几分钟,一个富人家庭的完美生活瞬间崩塌。
五位家庭成员迅速团结在一起。
包括玛丽莎的丈夫彼得、彼得有药物依赖的妹妹莉亚、坐轮椅的弟弟布莱恩、和玛丽莎有赌瘾的公司合伙人科林。
![]()
绑匪既与家庭成员没有交集,又未索要赎金,案件陷入停滞。
而玛丽莎慢慢发现,她身边最亲近的几个人,都背着她有自己的秘密。
失踪当天,保姆凯莉刚巧请假失联。
儿子同学的保姆有重大的嫌疑,却毫无动机。
合伙人科林的赌瘾又犯了。
丈夫彼得与弟弟妹妹的关系也暗藏危机。
![]()
《都是她的错》的开场堪称悬疑剧的教科书。
直接丢出案件,并将悬念一直保持到结尾。
故事像一张慢慢收紧的网,没有依靠一惊一乍的反转,而是把“失控感”融进生活细节。
剧中伏笔无处不在,且都得到完美回收。
比如对绑匪约瑟芬的刻画,直到第七集结尾我都以为她是神经质的疯子。
可当观众品凑起完整的故事,才理解她行为的合理性。
![]()
02
***以下内容涉及剧透***
跟大部分精彩的悬疑剧类似,《都是她的错》最出色之处在于对人物形象的颠覆性塑造。
剧集里那些看似有缺陷的角色——有药瘾的莉亚、坐轮椅的布莱恩、有赌瘾的科林——在大是大非面前都没有做出离谱的错误决定。
相反,表面光鲜亮丽、被外界视为“好男人”的彼得,才是真正的心理扭曲的控制狂。
他不仅让妹妹莉亚为弟弟布莱恩的残疾背负了几十年内疚,还向布莱恩隐瞒脊柱手术的可能性。
更是整个绑架悲剧的始作俑者。
他表面看来无懈可击,但每一个决策都自私且极端。
加上《都是她的错》的片名,讽刺意味就很明显了。
我认为这也是剧集核心要讲的主题。
第一集警方询问米洛失踪时的细节的时候,玛丽莎能清楚描述儿子的穿着,彼得则只能说出金发这一个特征。
玛丽莎也是职业女性,却在孩子身上付出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而孩子失踪,做得多的一方反而承受了最大的心理压力。
![]()
反观彼得,他的恶并非突如其来。
他小时候酿成了大祸,选择隐瞒和逃避。
而这些特质像滚雪球一样膨胀,最终导致了六年前那次换子事件。
彼得驾车与约瑟芬的车相撞。
当他发现自己的孩子死了,而约瑟芬的孩子还活着,于是调换了两个婴儿。
因为他以为约瑟芬也死了,而调换婴儿能解决所有人的问题,那个活着的婴儿也从此有了完整的家。
可约瑟芬没有死,彼得也只好把这个谎言继续下去。
跟弟弟残疾事故同样的行事逻辑。
更具冲击力的是女主玛丽莎在最后时刻的抉择。
她一方面不想因报警失去米洛,另一方面也不想与杀人犯丈夫共同生活。
最后竟然选择将彼得毒死。
约瑟芬临死前相当于同意玛丽莎抚养米洛。
所以杀人行为在法律上无疑具有瑕疵,但在情理上却又能被观众理解,形成了复杂的道德张力。
![]()
03
《都是她的错》不仅满足于讲述一个悬疑故事。
更是通过多个配角的故事线,描绘了涵盖美国从顶层到底层的全社会图景。
剧中警探阿尔卡拉斯有一条揪心的副线。
他有一个特殊需求的儿子,为了给儿子在特殊机构争取一个宝贵名额,他最终选择销毁了一份物证。
进入机构对于特殊儿童来说本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但阿尔卡拉斯赌上了职业生涯才能换来。
普通人获取基本需求的成本之高、风险之大,完全不成比例。
可就像玛丽莎所说,父母的工作,就是为了孩子不惜一切。
这一设定与玛丽莎的困境形成镜像,却顺带讲了一个我们可能忽略的表达。
表面上看,机会面前人人平等。
但即便对于警探这种中层阶级,也要冒着巨大的风险去获得很小的收益。
![]()
更不要提约瑟芬这条线。
她与男友本来对生活充满希望,可是无论他们怎么努力,连别人的起点都够不到。
剧中有一个强烈对比。
同样的联觉症,在家境优渥、受父母疼爱的米洛身上被视为“天赋”,而在贫穷的凯莉那里却成了“精神不正常”的佐证。
这时候我们再回头看成功的富一代彼得。
也许正是因为他的低道德感,不停的做铤而走险的决定,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就。
当阿尔卡拉斯弄清全部真相后,他选择结案, 程序上默许了玛丽莎的法外正义。
他为了儿子的冒险举动也没有产生任何短时的后果。
这种叙事安排即便在美国社会,也是相当激进的。
![]()
04
我还想单独聊一下珍妮这个角色。
第一遍看的时候,我没有明白她戏份吃重的意义。
既浪费了达科塔·范宁这名演员,也分散了悬疑故事主线。
直到结尾处她与玛丽莎相视一笑,我才恍然大悟。
那一笑,是心照不宣的默契。
无论珍妮是否直接参与了玛丽莎杀夫的计划,她无疑知晓真相并选择了沉默。
两个因孩子失踪案而连接在一起的女性,最终形成了坚实的同盟。
![]()
珍妮在生活上面对着跟玛丽莎差不多的困境。
她拼命平衡家庭和事业,丈夫却视作理所当然,不愿做出任何自我牺牲。
如果说玛丽莎这条线是负责悬念推进,则珍妮的角色更代表普通女性。
作为一个对照组,她虽然没有经历玛丽莎那种极端的困境,却同样面临着生活中的重重阻力。
最终,两位女性都离开了束缚自己的男性,过上了理想的生活。
所以《都是她的错》这个剧名本身就是一个反讽。
剧情引导观众先后指责玛丽莎、珍妮和约瑟芬,甚至是莉亚。
最后才揭示彼得的所作所为。
这种结构性的反转不仅是情节上的,更是主题上的。
它迫使观众反思,女性是如何轻易地把自己置于母职旋涡中央的。
![]()
好的悬疑剧的评判标准从来都不只是悬疑。
《都是她的错》除了精准的叙事节奏,也带来了复杂的人物刻画和深刻的社会洞察。
内容庞杂却处理得游刃有余,为悬疑剧设立了新标杆。
当之无愧,《都是她的错》展现了悬疑剧该有的样子。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