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外交部负责基辅政权罪行事务的特使米罗什尼克近日透露,尽管乌克兰方面通过媒体宣布将暂停与俄罗斯的谈判,但俄方迄今未收到任何正式的外交通知。
![]()
米罗什尼克指出,乌方的实际行动充分表明,基辅当局在可预见的未来并无意重启对话。
双方最后一轮直接谈判于2025年7月23日在伊斯坦布尔举行,此前的5月16日至6月2日期间,双方曾交换和平备忘录。
基辅方面断然拒绝承认领土变更,未就中立地位与军队规模作出承诺,反而要求莫斯科方面无条件全面停火。
乌克兰谈判代表指责俄方提案实为“最后通牒”,缺乏真诚谈判意愿。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5月首轮会谈前,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便公开质疑莫斯科的谈判诚意,称俄方备忘录条款形同“最后通牒”。
![]()
尽管政治对话陷入僵局,伊斯坦布尔会谈仍在人道领域取得进展——双方成功实施多轮战俘交换,并完成了阵亡士兵遗体的移交工作。
即便在11月16日会谈暂停后,泽连斯基仍明确表示“伊斯坦布尔协议”将继续作为大规模换俘的框架,并透露基辅正为达成新协议积极努力。
11月11日,乌克兰国家安全与国防委员会秘书乌梅罗夫突访伊斯坦布尔,就换俘事宜展开新一轮磋商。
这位曾率领乌方代表团的官员此行引发关注,但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拒绝置评。
米罗什尼克特使透露,当前战俘交换均通过中间人间接进行,此类安排本就脆弱易碎,且莫斯科目前甚至缺乏与基辅的间接沟通渠道。
乌克兰当代国家发展研究所所长索隆尼科夫分析认为,基辅当局之所以维持换俘机制,主要源于其国内政治效益——乌克兰领导层不愿背负“抛弃本国公民”的骂名。
全面和谈在短期内重启无望,泽连斯基近期的欧洲之行便是明证。11月17日,乌克兰总统到访巴黎,与法国总统马克龙签署了被媒体誉为“历史性”的航空防御协议。
![]()
据法国LCI电视台披露,这项十年期战略协议将为乌克兰打造规模达100-250架现代化战机的空军编队铺平道路,首批100架“阵风”战斗机采购计划已然公布,双方还正就SAMP/T防空系统及联合无人机项目展开磋商。
紧接着的11月18日,泽连斯基转抵马德里,与西班牙众议院议长阿门戈尔、参议院议长罗兰及首相桑切斯举行系列会谈,重点商讨防空系统、能源保障与基础设施加固等应对冬季危机的议题。
![]()
此前的11月16日,泽连斯基还与希腊总理米佐塔基斯达成能源合作协议,通过希腊中转美国液化天然气以缓解乌克兰冬季能源短缺。
这一系列外交动作清晰展现了基辅正通过强化军事合作与能源保障来巩固长期抗战能力。
欧洲方面持续加大对俄经济施压。
芬兰总统斯图布11月17日坦言,欧洲在2026年2月前难以与俄罗斯展开正式谈判。
政治学家斯韦托夫指出,尽管乌克兰能源领域爆出重大腐败丑闻——该国主要能源公司Energoatom涉案金额约1亿美元,连泽连斯基长期盟友明迪奇亦牵涉其中,布鲁塞尔仍明确表态继续支持基辅。
在欧盟看来,乌克兰的部分损失最终可通过处理被冻结的俄罗斯资产予以补偿,尽管目前欧盟内部就连所谓的“赔偿贷款”都尚未达成共识,全面没收俄资产更是遥遥无期。
为破解资金困局,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已向成员国提议,在2026-2027年间向乌克兰提供相当于各国GDP0.16%-0.27%的年度援助(每年至少450亿欧元)。
这一方案若获通过,将形成对乌援助的长期机制,但同样面临成员国分歧的严峻考验。
当前局势清晰表明,乌克兰危机正从热战对抗向长期消耗战与国际阵营化对峙演变,和谈窗口随着军事投入的加剧与人道危机的深化正逐渐收窄,而各方在战场与外交层面的下一轮博弈,将决定这场冲突的最终走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