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拥抱里被认可,在掌声里被质疑。一个人同一张脸,两种光,一边是白玉兰的“你就是她”,一边是金鸡奖的“你凭什么”。宋佳,拿着《山花烂漫时》站在一群演员中间被紧紧抱住,然后又用《好东西》两次封后让全网不服。
![]()
先说那场所有人都觉得“真干净”的时刻。第三十届白玉兰,五个女人的作品都扎在骨子里,谁都不弱。宋佳的张桂梅,不是摆姿势,是一口一口把自己揉进角色里。评语说她收放自如,也说她真诚。你不需要懂所有的术语,连她的呼吸都像角色的。
![]()
场上有一个小设计,给每个获奖女演员一束代表角色的花。闫妮把自己的“木棉花”递出去,眼睛亮,手稳。拥抱不尴尬,掌声不虚假,大家像是替对方点了个头。那次的现场,人们说久违的惺惺相惜。不是为了镜头,是彼此知道对方在戏里真的跑过那么远。
![]()
这一边是温柔。这一边是锋利。第3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名单很亮,卫诗雅、宋佳、咏梅、段奥娟、徐海鹏。名字一放出来,就知道不会平静。最后结果给到《好东西》,宋佳第二次拿金鸡。
![]()
她穿一身黑裙,很安静。台上谢谢评委老师,谢谢导演和剪辑,说这份荣誉属于所有人。也谢谢愿意走进电影院的人。那天还是中国电影120周年,她说在这个日子里能拿到奖很特别。字不多,句子短,指向很清楚。
![]()
有人盯着台下。咏梅的表情被放大,笑里有东西,心里也有东西。她的《出走的决心》演的李红,情绪细细地拢,豆瓣到8。8。她拿过柏林最佳女主,也在第32届金鸡站过顶点。很多人以为这次她会再拿一次。
![]()
结果是宋佳。评论区立刻炸了,说失望,说这届怎么回事。也有人猜测是不是有黑幕。真相当然不在我们手里。但这种热度不是偶然,不是一个人喜欢另一个人那么简单。它像一条线把所有争议拉在一起,拖着每一个名字走。
![]()
这不是第一次。第一次她靠《萧红》拿金鸡的时候,对手是章子怡和颜丙燕。那一年《一代宗师》铺天盖地,“宫二”走路都带风。这部片子奖项拿到手软,章子怡却没拿到金鸡最佳女主。这个空白,让人心里有刺。
![]()
颜丙燕在《万箭穿心》里是很难受的母亲,丈夫走了,儿子也走了。她的戏不是喊,是沉,压着走,观众看的时候手心都抠紧。她也没拿到奖。那次有很多声音说《萧红》里宋佳不如配角汤唯,被拿出来对比,然后一句一句把不服写在屏幕上。
![]()
你要认清这件事。喜欢谁,觉得谁该拿,看的是你自己的心。评委怎么选,看的是他们那一套世界。
![]()
核心句放在这里。
奖项不是公证处。
![]()
你以为在比演技,其实在比叙事、制作、气候和时间。一个角色的好,很像一条绳子,有人看的是绳子本身,有人看的是这条绳子绑住了整个故事的稳不稳。宋佳这次有人说《好东西》里她的表演没长进,还一般。但作品不是一张脸,作品是一个屋。表演是窗户,剧本是梁,剪辑是门,摄影是光。你进屋的感受好,可能窗户就不那么重要。
有人骂的时候忘了一句,电影是集体的活。宋佳在台上反复说“属于整个剧组”,那不是客套,那是事实。一个人站到最后拿到那座奖,靠的是很多人把她推到那个点。你不服的,是这条推力的方向。你觉得该往左,他们觉得要往右。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白玉兰的拥抱那么动人。那晚不在比谁更高,而是在承认对方的路都很难。从演员到角色的跨越不是一句话,是一身的刺和一身的血。一束花放在手里,是一个剧组往外递出来的谢谢。闫妮递出去的是心里的认可,不是舞台的规矩。
回到金鸡。咏梅的“二拿”没发生,宋佳的“二封”成了现实。有人说公平,有人说不公平。公平这种词很大,很容易摔倒。你问评委,他们会讲自己的条线。你问观众,他们会讲自己的泪点。两边都没错,两边都不可能完全对齐。
重要的是,我们在争的时候有没有把作品看完。有没有在影院坐过,那两个小时有没有真的把手机放下。有没有听到角色的呼吸,有没有看见角色的眼神。你愿意被这部片子带走,还是你更愿意留在你自己的故事里。你的选择,决定你是不是愿意给一个奖多一分钟的耐心。
宋佳不是无缘无故站在这里。白玉兰的评语不能当护身符,但它能说明一件事,她在某个时刻做到过真正的转变。金鸡的质疑也不是无缘无故出现,它说明另一件事,这个舞台上没有一劳永逸。你昨天赢了,今天也可能被问“你配吗”。
有人把这件事当圈子的真实处境。我同意这句话。这不是阴影,是日常。你在一个行业里做事,所有认可都带着前提,所有质疑都带着证据。奖在天上,剧在地上。你要让两边靠拢,靠的不是一次运气,是后面的作品能把不服打掉。
把话说得更直白一点。
你如果再不调整,后面再拿奖,会更难让人信。你如果把每一次争议当成提醒,下一次登台就是反击。不是在微博上回,是在戏里给答案。你想要所有人的拥抱,就让所有人无话可说。
这也是为什么我不站谁的队。我看的是你下一部能不能让我坐直。我看的是你能不能把角色的痛变成我的痛。我看的是你离开舞台的那一刻还有没有戏。你在台上会感谢很多人,我在台下只谢谢一件事,真实。
有人说这届金鸡把我们看烦了。我不觉得,争议是呼吸。没有争议的奖是玻璃,没有温度。争议让我们把目光从表面挪开,去看作品到底在讲什么,去看演员到底在做什么。哪怕最后你仍然不服,你也多看了一部片子,多想了一件事。
这件事就到这里。你心里有答案,不需要我给你结论。你问我更喜欢谁,我不说。你问我认不认可这个结果,我也不说。我只把这一句放在最后。
走回片场,走进角色,把奖留在后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