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连云港市委常委、副市长吴冈玉文章:以优良产业生态提升区域竞争力

0
分享至

产业发展,本质是一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赛跑。近年来,连云港市始终坚持“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不动摇,以精准科学的招商引资汇聚源头活水,以全生命周期的服务护航项目成长,以开放协同的创新生态厚植转型沃土,努力探索实践以优良产业生态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新路径。



突出精准招商,打造产业培育“强引擎”

牢牢抓住招商引资这一生命线,从注重规模速度转向注重质量效益,从依赖资源要素拉动转向依靠创新驱动引领,推动招商引资工作迈向系统化、精准化、生态化的新阶段。

一是坚持高位推动。市委、市政府将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第一要务”,连续数年“新春第一会”聚焦招商引资,牢固树立大抓招商、重抓项目的鲜明导向。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系统谋划6大主导产业、10条重点产业链、52条细分产业链,接续实施“432”“十百千”招商引资行动。2025年1—8月,全市新签约项目861个,计划总投资2226亿元;新开工项目409个,计划总投资923亿元。

二是构建产业生态。聚焦“龙头+链条”,围绕主导产业开展“补链、延链、强链”招商,形成“一企带一链,一链成一片”的集群效应。石化产业随着盛虹石化、卫星化学等龙头企业投产达效,初步形成“油头化尾”全产业链,综合实力在全国695家重点化工园区中排名第9。医药产业围绕“四大药企领航、专精特新企业跟进”的发展格局,新引进超超临界流体中药萃取项目、长链多肽药物规模化生产项目,获批I类新药数量居全国地级市首位。新能源产业呈现“风光领跑、多元突破”的蓬勃发展态势,投资102亿元的全国最大单体滩涂光伏项目开工,总投资710亿元的核能供热发电厂成功落地。新材料、海洋经济等产业不断跃升,2025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中重点产业链项目占80%以上。

三是重塑招商体系。优化招商机制,重构“1+7+N”立体化招商网络,组建精干驻外招商队伍,以“嵌入式”招商的方式,形成辐射全国的招商网络,七大驻外招商中心2025年1—8月份新增签约项目26个,计划总投资137亿元。强化基金招商,创新资金投入方式,组建各类基金43只,总规模达350.9亿元,精准锚定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的优质项目,通过“投早、投小、投科技”,有效撬动社会资本,解决创新企业融资难题。细化场景招商,定期创设发布招商场景,撬动前沿新材料、海洋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集聚,总投资60亿元纳米笼硅基材料、总投资50亿元储能集控中心加动力电池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落地。



紧扣全周期服务,筑牢产业壮大“硬支撑”

牢牢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聚焦项目急难愁盼,提供精准化、个性化服务,全力以赴推动项目快开工、快建设、快达效。

一是统筹协调强推进。开发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定期开展全市重大项目推进会,实时掌握项目建设动态、提升服务效率。通过召开企业家座谈会、重大项目月通报等,及时掌握项目推进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逐一核查解决困难问题,确保项目投资序时进度。截至2025年8月底,21个省重大实施项目完成投资207亿元、超序时4.5个百分点;562个市级重点产业项目完成投资1069亿元、超序时6.8个百分点。

二是保障要素快建设。用好“两重”“两新”等一揽子增量政策,7个项目获批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2.85亿元。建立重点项目融资需求清单常态化发布机制,截至2025年8月末,市级重点项目获授信2633亿元,政府投资基金累计直投项目46个。大力推行“拿地即开工”,在全省率先实施分段施工许可、分段竣工验收,重大项目建设审批时限全省最短。环境容量要素方面,运用指标统筹、区域置换等创新举措,保障维派顿生物科技等重点项目顺利开工。

三是精准服务早达效。统筹水、电、气等关键要素供给,非居民供热价格同比降低6.9%,创新将化工企业低温水余热接引至热电、仓储等企业,实现年综合效益4800万元。整合35个市级部门337项检查事项,从根源上解决重复执法等问题,入选国务院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典型案例。线下打造“1个市级+8个县区+49个乡镇(园区)”为企服务中心,提供政策咨询、专精特新企业培育等服务;线上打造智慧服务网络,构建惠企政策“一网聚集”等全流程服务模式,推动向企业兑付相关政策资金1.36亿元。



聚焦创新合作,厚植转型发展“新优势”

牢牢抓住科技引领与产业支撑协同发力这个系统观念,充分激发企业主体创新活力、园区平台承载能力、开放科创业态动力,持续推动传统产业转型、新兴产业壮大、区域协作深化。

一是抓传统产业升级。石化产业积极推广应用绿色低碳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探索“碳捕集”升级改造,形成“二氧化碳捕集利用—绿色化学品—新能源材料”负碳产业链;钢铁产业加快转型升级,亚新钢铁煤气发电项目年节约标煤8万吨。开展新一轮“智改数转网联”行动,新增基础级智能工厂430家、省级智能工厂46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卓越级智能工厂2家。2025年实施工业重点技改项目100个,已完成投资191亿元。

二是抓新兴赛道拓展。放大全球公共安全合作论坛(连云港)溢出效应,将安防产业作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赛道,组建10亿元的省安防产业母基金,构建“产、学、研、用、展、销”一体化安防产业新生态,2025年以来招引安防项目96个、总投资282亿元。抢抓低空经济发展新机遇,加快推进东海和灌南通用机场建设,灌南获批苏北第二家民用无人机试飞基地,景区游览直升机年接待游客超2万人次,无人机送血专线成为苏北首条医疗物流航线,首个跨省无人驾驶航空器低空物流航线正式投入运行。全力提速发展海洋产业,全球首艘自航封闭式三文鱼养殖工船成功交付,全国首例船式靠岸酒店投入运营,全市海洋生产总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25%以上,初步形成4个涉海省级开发园区和5个特色海洋园区产业发展格局。

三是抓共建合作开放。深化锡连共建,推动苏南优质要素与本地产业深度融合,与无锡共建4家科创飞地,总投资35亿元的锡连专精特新产业园加快建设,累计入驻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优质项目89个。深化沪连合作,全面推进与上港集团战略合作,“连申快航”2025年1—8月完成10.5万标箱,同比增长23%。新开加密红海、东南亚、日本等地集装箱航线6条,“冰上丝绸之路”北极航线实现首航深化双向开放,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中欧(亚)班列运量累计突破236万标箱,中哈共建的阿克套港集装箱枢纽项目先导区启用,“霍尔果斯—东门”无水港10条宽轨铁路线投入运营,承担全国65%中欧(亚)班列换装业务量,“三节点枢纽一体化”运作格局加快形成。

来源:《群众》杂志2025年第21期,原题为《以优良产业生态提升区域竞争力》

作者:吴冈玉(作者系中共连云港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责任编辑:陈学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今日美食分享
今日美食分享
看不同电影 品百味人生
488文章数 754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