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州地铁新线建设热火朝天的背后
有这样一支默默耕耘的队伍
他们是新线设计质量的守护者
也是绿智融合技术的探索者
还是科研创优蓝图的描绘者
他们以专业为笔
作答“建设什么样的新线
怎样建设新线”的实践之问
他们,就是常州地铁建设的“智囊团”
建设分公司技术管理部

![]()
设计是地铁建设的“龙头”,是控制工程建设投资、保障安全质量、提优创新的关键环节。从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再到施工配合,地铁新线建设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技术管理部工程师们的参与。
团队联合协作
不同于传统设计咨询单位模式,常州地铁新线采用“建设单位主导+总体设计统筹+工点设计多院协同”的方式推进,设计团队集结了武汉、广州、上海等10余家设计院、300余名资深设计师,覆盖建筑、结构、供电等近20个专业,形成高效协作的“设计联合团队”。
设计更“懂”常州
![]()
为提升设计质量,技术管理部牵头系统剖析1、2号线工程建设经验和不足,提炼新线图纸设计质量提升要点,构建起一整套指导新线工程设计的技术标准体系。同时,他们走访国内先进地铁公司,跟踪行业发展最新动态,打磨出适合常州实际的新线设计方案。
![]()
聚焦车站规模控制和服务水平提升,开展5号线车站标准化、集约化设计,优化公共区布置、核减设备用房冗余、集成弱电设备用房。标准站规模相较于既有线标准减少500平方米以上,施工图阶段全线车站较初步设计占地面积减少约4.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减少约1.2万平方米。
![]()
![]()
针对常州富水软土地区的地质特点,结合车站基坑特点、周边环境等因素开展专项研究,形成成套基坑支护设计标准。在此基础上,团队组织编制《常州轨道交通深基坑支护设计指南》,指导新线建设,通过优化基坑插入比和围护结构配筋、合理处置地下沉压水等措施,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显著降低了建设成本。
![]()
![]()
锚定创建绿色地铁示范线路的目标,技术管理部牵头提出“绿色、智慧、融合、简约”的设计理念。团队筹备的“中等规模线网绿智融合城轨线路绿色建造示范项目”顺利通过专家评审,成为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首批通过的5个绿色城轨示范工程之一。
![]()
5号线设计团队围绕绿色策划、绿色设计、绿色施工、绿色交付和绿智融合5大专题,开展节能降碳、能效提升、智慧运维、绿色建材、装配式建造等7项技术研究,挖掘实际应用中的创新点。
截至目前,5号线绿色建造的前期策划工作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常州地铁绿色城轨发展行动方案》发布,形成了指导常州地铁绿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牵头编制的省团标《城市轨道交通绿色建造评价标准》通过审查并正式出版;省地标《江苏省城市轨道交通绿色设计标准》顺利通过送审稿评审,报批在即……
![]()
![]()
“打造国家优质工程”是常州地铁新线建设的目标之一。围绕5号线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技术管理部牵头梳理形成十余项支撑性科研项目,涵盖智能建造、绿色低碳、安全运维等关键领域,着力打造技术领先、管理精细的示范工程。
![]()
其中,《基于连续支承理论的新型特殊减振轨道研发与应用》《江苏省城市轨道交通全寿命周期碳核算及减碳关键技术研究》已在省住建厅正式立项,《常州地铁5号线建设弃置土资源化高效利用与应用技术研究》《富水软土地层盾构穿越风险源微变形智能主动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在地铁集团立项;其余科研项目均已完成选题,蓄势待发,为打造优质工程铺设坚实的科技基石。

以匠心守初心,以创新致未来。眼下,地铁5号线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建设“智囊团”将继续立足专业、务实创新,在技术突破与管理优化的道路上持续探索,为地铁新线建设注入澎湃动能。待新线开通之日,你感受到的每一份便捷舒适,都藏着他们的用心与坚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